閻晨
[摘 要]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企業的快速發展能夠促進國家經濟的高效增長。因此,企業在注重自身的經營與發展的同時,還應加強企業內的財務管理,財務管理對保障整個企業的正常運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采取精細化管理模式能夠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顯著提升,借助新型的管理理念促使企業得到良好發展。文章對精細化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進行分析,并探討其運用價值。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企業財務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1)03-0044-03
在企業中,做好相應的財務管理工作是提高其競爭力的重要環節,因此積極完善財務相關工作,對于企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精細化管理已被較多的管理者所采納,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機構中均已得到廣泛應用,且取得較好效果[1]。但是,對企業中的財務管理及經費使用情況的調查顯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較多問題。
一 、精細化管理的概述
在企業管理中精細化管理模式的采用使得傳統管理中的不足得到有效彌補,有助于管理目標的實現。另外,采取精細化管理模式也能夠使企業中財務相關工作的每項內容的負責人員均得到明確,進而可以為管理人員提供較為可靠且科學的管理依據,使得財務管理的質量及工作效率均得到進一步提升,加速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提高的同時有助于促進預期發展目標的早日實現。
近年來,伴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精細化管理的理念逐漸在各方面得到應用及推廣,同時也使其在當前的財務管理中占據一定地位。企業各項工作均有據可循,在促進企業綜合實力得到顯著提高的同時,有助于加速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就當前形勢而言,雖然我國大多數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均以社會經濟效益的競爭為主,但就其本質而言,大多數為管理層面的競爭。因此,企業應采取各種方法不斷提升自身內部的管理能力,以便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使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占據有利位置,進而促進企業綜合實力的顯著提升。在目前的企業財務管理中,精細化的管理模式更加有助于企業相關工作的積極開展,并具有較多的有利影響,可行性相對較高。
二、精細化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意義
第一,精細化管理的具體含義。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管理理念,是在傳統管理基礎上產生的更加具體、深入的管理模式。該項管理主要在于“細”,它主要是在管理過程中通過將責任進行明確劃分,從而實現明確化及具體化的分工,并能夠對企業運行中發現的問題給予解決并糾正。近年來,精細化管理在企業中的運用相對廣泛,并逐漸成為一種發展趨勢[2]。在企業發展期間,除了存在社會經濟效益競爭外還存在管理層之間的競爭,因此,企業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至關重要。通過采取精細化管理模式能夠將相關責任落實到個人,在保證企業內部能夠持續發展的同時,使企業開展的相關活動也能夠有理可依、有章可循,從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第二,在企業發展期間財務管理占據決定性地位。目前,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資歷尚淺,且處于探索時期,致使大多數企業缺乏較為科學的管理理念,進而忽略了財務管理的重要性[3]。在大多數企業中,仍存在支出項目不明確及財務不清等問題,導致爛賬形成甚至陷入無法清查的境地,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發展。因此,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精細化管理具有其實施的必要性。將財務收入與支出狀況明確劃分到具體責任人,保障賬目明確,方便后續查找的同時有利于促進企業的高速發展。
三、企業財務管理中精細化管理實施期間存在的問題
第一,精細化財務管理意識相對淡薄。在企業管理中,作為經營者過度重視企業的經濟效益,缺乏對于財務管理的正確認識,錯誤的將財務管理與記賬、算賬等混淆,缺乏較為明確的財務管理責任制度以及目標[4]。此外,我國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市場主體觀念并不明確,缺乏與當前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合理觀念;加之精細化財務管理在人力、硬件及財力等方面投入嚴重不足,使得精細化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受到嚴重制約。
第二,財務管理的手段相對落后,制度并不完善。在部分企業中目前仍采用傳統的粗放型財務管理方法,并未建立規范性的財務管理制度;缺乏科學化、系統性的精細化管理方法;對精細化管理的定位并不準確,致使精細化管理在財務監督機制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第三,財務管理中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3]。該情況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人員其職業技能素質與專業知識相對較低,并缺乏有效、系統的崗位培訓,使其無法獲取較為先進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二是企業財務管理中人員責任心較為缺乏,加之尚未建立相對健全的考核機制,因此無法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建立相對合理的評價制度,導致其工作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相對缺乏。財務管理人員對信息化系統的應用技能較差,使其無法借助高效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財務的精細化管理,進而無法對市場信息進行準確判定并有效管控[6]。
四、精細化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在精細化管理實施期間,首先應加強企業員工精細化的管理意識,并針對精細化管理實施的好處與意義進行積極宣導,促使民眾準確了解精細化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管理層與決策層應樹立精細化的管理意識,以便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精細化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運用中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
第一,精準定位財務管理的具體目標。在企業的財務部門中,采用財務管理模式期間應首先考慮財務工作的可操作性性,并進一步規劃履行付款及合同簽訂等環節。此外,財務部門應進行具體責任劃分,使得財務工作的具體環節能夠準確落實到每個人,以便促進精細化管理方案的有效實施。在企業財務管理期間,通過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7],能夠有效降低企業在運營期間所面臨的風險。通過采取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使得財務管理模式的目標更加明確,進而實現財務管理的法治化。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首先應有效控制成本,尤其是在生產的各個環節中應建立相對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同時合理規劃相關的成本開支;另外,應對指出費用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分析其具體的影響因素進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便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最后,在成本指出后應對企業內整個的財務支出情況進行科學考核,并依據具體的支出情況對各個財務部門進行績效判定,從而給出對成本支出情況進行準確參考的評估資料。
第二,強化財務的基礎工作。在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管理質量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關,尤其是部分基礎性的財務工作,例如財務基礎數據、會計科目設置及各種憑證報表等。如果沒有上述基礎性的財務工作,那么不涉及精細化管理。因此,為了促進財務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企業財務部門應做好財務相關的基礎性工作。具體而言,主要是依據企業的運營情況及具體財務狀況進行相關的財務數據分析,通過有效分析能夠挖掘企業的發展潛力,并改善其財務工作,對于企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財務管理人員應將各項成本支出以及財務報表作為基礎,定期進行財務數據分析,并總結其結果,使得企業管理者能夠準確了解目前企業的發展狀況及財務方面存在的部分問題,進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方案[8]。
第三,加強全方位預算管理理念的實施及完善績效評價系統。全方位的預算管理使企業財務工作監督、數據審核以及績效考核的重要基礎依據,同時也是確保企業經營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通過采取全方位的預算管理制度,能夠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期間的成本與支出進行科學控制,從而能夠更加合理、靈活運用企業內的各項資金,促進各項工作積極、有效開展,進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9]。此外,企業各個部門應明確各個經營指標的預期成果,通過采用全方位的控制手段及預算核查,對企業各層級的管理工作進行規范與指導,完善企業內部的各項制度。另外,財務的精細化管理還應對績效進行準確分析,重視企業內部的管理過程,促使績效分析能夠準確、有效實施。同時,經過將自身完成目標與競爭對手的完成情況以及完成結果與預期目標等進行對比,有助于對目前狀況進行深入性、客觀性分析,從而發現經營期間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風險,并及時改進與完善,促使財務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第四,企業財務監督預警體系的建立。與傳統的財務管理不同,企業精細化財務管理的監督預警體系能夠通過對相關財務報告進行分析,進而發現財務管理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并給與及時解決。若在某個環節出現人為操作失誤情況,則能夠迅速查找相關負責人,提高工作效率。但需注意的是,整個監督預警體系的建立應確保其獨立性,為防止出現其他管理者越權指導的情況,應由領導人直接負責。
綜上所述,精細化財務管理是新時期企業穩健、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要求,作為企業管理者應對精細化財務管理的具體理念以及內涵進行深入掌握,從而采取創新性、多樣化及科學性的財務管理方法,使得財務管理職能逐漸向精細化方向發展,企業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高,同時,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也得到相應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相華.價格管理信息系統在J公司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財務與會計,2018,11(17):26-28.
[2]葉然,羅治民,田志偉,等.卓越績效模式下醫院財務管理體系構建[J].中國醫院,2018,22(6):19-21.
[3]谷佳偉,劉笑,訾春艷,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下公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路徑分析[J].中國醫院,2019,23(12):14-16.
[4]郭國英.稅收籌劃在礦業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黃金,2019,40(3):4-5.
[5]阮會星.企業財務管理中精細化預算管理的應用思考[J].中國市場,2020(35):113-114.
[6]朱記錄.淺析財務內部審計和財務精細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價值[J].當代會計,2020(21):91-92.
[7]郝素娟.精細化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探討[J].農家參謀,2020(14):276.
[8]張敏.淺談精細化預算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經界,2020(19):227-228.
[9]熊愛英.基于企業財務管理中精細化管理模式的運用分析[J].大眾投資指南,2020(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