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連霜 王秀菊
摘 要: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為適應時代需求,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無機化學實驗”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而傳統的“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弊端,所以“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以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分析“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現狀,總結實驗教材、實驗方法、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等方面的改革成功經驗,并對“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改革提出有價值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無機化學;課程改革;實驗教學
一直以來,高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必須進行教育改革,以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無機化學實驗”課程在工科學校占有重要地位,是每一名工科高校學生在入學后必然要接觸的專業課程。該課程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加強對化學基礎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掌握科學實驗的具體步驟和實驗方法,使學生初步具備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為學生后續學習更深層次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操作夯實基礎[1]。當前,不少高校開始注意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強的綜合性人才,但是傳統的課程教學不能滿足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需求,因此,許多高校通過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實驗教學改革和總結成功經驗。
1 ? ?高校“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資源
與以往的教育資源相比,當前在軟硬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在科技和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資源也日益豐富,并通過互聯網將信息傳輸到了每一位教師和學生手中,進一步整合了教育資源,促使教育理論更加完善、教學方法更加多樣、教育內容更加符合時代需求。其次,硬件設備不斷更新。在化學教學方面,學生要想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必須理論結合實踐,充分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具體的過程和方法。這就要求學生使用符合標準的設備儀器長期練習,而經濟方面的改善,也使得各大高校有能力建立完備的實驗室,供學生和教師開展實驗。但是在教學內容方面,傳統的工科教育偏向實踐操作,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價不足,盲目使用設備進行實驗,不僅浪費資源,還會造成儀器設備使用過度,影響使用壽命,甚至對學生的健康造成危害,不利于學生的成長[2]。
1.2 ?教學方法
當前,在高校的無機化學教學中,大多還是采用示范教學方法:教師講解示范,學生進行模仿。雖然這種教學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教學作用,但是是在以往教學設備簡陋,不能滿足學生人人操作,學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單一,只依靠教師講解才能掌握知識的情況下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當前,由于互聯網的普及,學生在網上和圖書館很容易查到需要的知識進行課前預習和超前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寶貴的時間放在更加關鍵的重難點知識上,而且現在實驗設備完善,學生可以隨時根據教師講解的操作步驟進行實踐操作。面對這種情況,單一的講解法對化學課堂的貢獻并不大,并且該教學方法沒有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對互聯網學習理解得不透徹,在“無機化學實驗”課程中沒有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優勢。新課程改革要求把學生放到學習主體地位,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都需要進行教育方法改革,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3]。
1.3 ?師資力量
我國無機化學相關課程的發展跟隨教育整體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從無到有建立健全了各種相關課程計劃制度,但是師資力量還處于較低的水平,一方面表現為不少高校化學教師依靠經驗進行實驗課程教學,缺少完備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導致學生對“無機化學實驗”的認識不夠全面。另一方面是優秀的師資不足,在工科領域有研究成果的專業人員很少從事教育工作,許多高校設備齊全,但是優秀師資緊張。因此,不少高校通過校企合作來實現人才引進。但是具備專業知識不一定就能夠教好學生,教育是一門技術,崗前培訓存在形式大于內容的問題。
此外,不少教師關注科研成果和自身研究水平的提升,在教學方面投入的精力較少,不利于教學成績的提升[4]。
1.4 ?課程內容
由于時代的發展,“無機化學實驗”課程內容也要隨之改變,但是當前大部分高校的實驗課程教學還是沿用以往的舊教材、舊方案,沒有制定新的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實驗教材和教學大綱,教學目標不明確,重難點不突出,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到位,這種落后的教學機制和課程設置,大大阻礙了學生的專業發展。例如在進行實驗操作時,教材根據舊設備進行了詳細步驟提示,但是針對新的儀器設備,如果還是依靠教材指示,看一步做一步,必將導致實驗出現不同結果,這就是課程內容脫離實際。
2 ? ?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2.1 ?構建多層次教學體系
相較于課時多、內容重復的傳統實驗教學體系,構建多層次教學體系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驗興趣。針對實驗教學內容的基礎實驗、綜合實驗、設計性實驗、研究性實驗進行整合和優化,減少純理論課時,增加綜合實驗課時,對基礎實驗和設計研究性實驗課時進行調整。基礎實驗的目的是夯實學生基本操作知識,使其熟練掌握實驗技能,在整體課時安排中占1/5左右。綜合實驗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學生在實驗技能和儀器設備使用、實驗方法研究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在課程安排中占1/2以上。設計和研究性實驗側重于提升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每種實驗都具有不同的教學目的,這種多層次化教學結構合理、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使得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揮,促進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5]。
2.2 ?改革教學方法和選取合適的實驗教材
傳統的示范性教學方法枯燥、無趣,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互聯網的各種先進智能設備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問題。在實驗教學中引進多媒體技術,將傳統枯燥無趣的實驗轉化為可視化教學,通過視頻等媒介,幫助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實驗操作和具體反應情況,提升應對不同反應的能力。對于一些危險性較大的實驗操作步驟,在多媒體教學下也可以安全穩定地進行。同時,視頻教學準確地還原了實驗操作步驟,避免了教師口頭傳授產生的理解誤差。由此可見,結合了多媒體的教學方法能夠增強師生互動、提升學生參與度,有效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6]。
為了落實理論指導實踐,對于教材的選取也是課程改革關注的重點,要盡可能選用廣泛認可、內容科學、教學效果良好的精品教材,同時加強校際資源共享,建立“無機化學實驗”精品課程,并根據本校實際情況編寫對應課件,用于實驗教學,提升課程質量,提高資源利用率。
2.3 ?建立綜合考核機制
好的教學必然要有相應的反饋,“無機化學實驗”由于教學內容和結果評估與其他學科不同,不能簡單地用一張試卷進行考核,應該將學生一個學期的成績進行分類、綜合評估。首先是學生的日常學習成績,由教師依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考勤給出分數。其次是實驗報告成績,根據實驗操作水平給出分數。最后是理論考試成績,考察一個學期內學生關于理論知識的儲備情況。3個部分成績相加為學生的最終成績,每項成績都設置了及格分數線,單項成績不及格者,總成績不予及格。這種評估方法全面考慮了學生情況,有效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此外,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相關的實驗技能比賽,通過比賽激發學生的科研熱情,并且根據比賽成績適當給學生學習成績加分,達到正向宣傳的目的,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2.4 ?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水平
教師是教育的主力軍,在高校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方面,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學科大討論,相互聽評課,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鼓勵教師參加本專業的培訓會,與同行密切往來,汲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堅持“引進來、走出去”,通過引進一批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指導本校教師學習成長,形成良性循環;選派優秀教師到外地進修,提高業務水平。同時,在職稱評估方面,高校應該更加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相應指標和獎勵榮譽向其傾斜,提高青年教師的從教積極性[7]。
2.5 ?平臺建設多元實踐
高校化學課程具有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特點,尤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由于該課程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在課程實踐中需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秉承多樣、靈活、開放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高校化學培養中的實踐教學和就業能力的互助性發展,增加體系內涵,革新體系設置內容,以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可設立項目主線、核心課程群、單科課程三級課程體系,嘗試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實踐平臺延伸,構建一體化“實踐”實訓技能形成體系,提升課程的實施水平。
3 ? ?結語
為了更好地培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高校“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要在強調基礎實驗重要性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綜合實驗能力的培養,重點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貫徹落實新的實驗教學理念,改良教材、教法,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劉炳坤,韓冰,張靜濤,等.關于工科“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化工管理,2018,497(26):210-211.
[2]王書龍,陳志林,覃其品,等.基于創新創業背景下地方應用型高等學校“無機化學實驗”改革探究[J].高教學刊,2020(1):137-139.
[3]朱剛,吳雪梅,焦寶娟.化工專業“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6,43(1):172.
[4]莊金亮.新工科視域下“無機化學實驗”的課程教學改革[J].化工管理,2020(1):119-120.
[5]吳錦楊,侯偉.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的“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視界,2019(15):111-112.
[6]張莉,朱元良,曹英寒,等.高校轉型背景下“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模式的多層次改革探索[J].山東化工,2018,47(21):151-152.
[7]李興武.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高師“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定位與思考[J].化工時刊,2014,28(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