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北京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外開放步伐加快,物流業已經成為北京市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和先導產業。在北京市發展現代物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為發展現代物流業創造更有利的基礎條件,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提高城市現代物流業的引資競爭力;二是持續改進商務服務業水平,改善商務配套設施,強化土地資源的調控引導,提升城市現代物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
城市商業發展環境是影響城市人財物集聚效應的重要因素,是區域產業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支撐條件。當前國內外學者對商業發展環境的討論,主要是基于城市商業環境綜合評分排序,而對商業發展環境內部各要素對整個商業環境乃至相關產業的影響和作用的研究較少。為此,本文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北京市現代物流業商務發展環境各指標對商務環境的影響程度,以及對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影響程度,找出關鍵商務指標,以期更有針對性地優化商務發展環境,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中外學者對商業發展環境的概念探討較少,主要是關于投資環境的研究。在《國際投資法》中,姚海鎮指出,投資環境是影響 FDI 的各種因素的綜合,是一個系統的概念,包括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商業環境是指投資主體在開展商業活動時所面臨的影響其投資行為的自然、經濟、科技、管理、社會、法規等因素的總稱。
在分析了國內外學者的相關觀點后,本文認為,商務發展環境與投資環境是不同的。商業開發環境不僅包括投資主體投資決策的各種影響因素,還包括影響投資者經營活動、經營利益的各種因素,是投資環境和經營環境的統稱。具體地說,商業發展環境是一定時空條件下,能夠影響或制約商業投資活動和經營成果及商業經營活動的各種因素的有機結合體。
物流產業商務發展環境屬于行業商務發展環境,是指物流產業發展中與商務相關的外部條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它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可控、可協調的因素,影響著城市物流產業的投資活動和成果以及物流企業的經營活動。
1.科學的原則。商業環境開發指標的選擇,數據的選取,要有科學的理論依據,要符合邏輯關系和計量標準。
2.綜合原則。指標體系的設計既要考慮影響商業環境各個方面的指標,又要考慮多層次樹狀結構的指標體系,以及以綜合優化為原則的指標數量和體系結構形式。
3.可操作原則。選擇指標時,要充分考慮指標數據采集的難易程度,便于實際操作。評估指標所需要的數據容易收集。
本論文是對現代物流產業商務環境的評價分析,因此指標的選擇既要客觀反映被評價區域的商務環境水平,又要與現代物流產業的支撐因素相吻合,同時評價指標也要適宜作為相關部門進行分析、評價的重要依據。
本文以現代物流發展環境的內涵為基礎,從政府的可操作性和現實可行性出發,根據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結合現代物流發展的特點,設計了基于現代物流的商務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共分三個層次:綜合層、準則層、指標層,其中指標層包括指標和細化指標兩部分。總體層面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個指標,準則層面又分為五個方面:基礎成本、人力資源、基礎設施、政府服務、經濟和市場環境。指標層包含從屬于不同準則層的11 個指標,并通過15 個具體的、可量化的細化指標進行衡量。就像表格1 這一指標體系的設計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商業發展環境影響現代物流業經營成本的指標——基礎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分別用人均平均工資、平均土地使用費價格指數進行細化衡量;商業發展環境影響現代物流業供給能力的相關資源和基礎設施的供應狀況,包括:人力資源和基礎設施,包括:人才儲備、人才素質、本地基礎設施、外地基礎設施、商務配套設施,分別用相應的易獲取的細化指標進行量化;商業發展環境影響現代物流業宏觀發展的指標,包括:人才儲備、政府服務,包括:政策法規、政府財政能力,以當地政策法規健全程度、政府財政支出占 GDP 的比例進行細化衡量;商業發展環境影響物流需求的指標,包括經濟和市場環境,包括經濟實力、經濟結構、市場規模和經濟發育,分別用地區 GDP 占全國 GDP 的比例、人均 GDP、第三產業增加值占 GDP 的比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行量化。

表1 現代物流業商務發展環境指標體系明細表
傳統的因子分析法是一種綜合分析方法,是通過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內部結構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變量的少數幾個隨機變量去描述多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這少數幾個隨機變量通常稱為因子,然后根據原始變量的標準化值計算因子得分,進而根據各因子所對應的方差貢獻率將各因子得分按權重線性相加,計算綜合得分。
本文在運用因子分析原理的基礎上,不再致力于城市商務發展環境的綜合評分,而是通過對因子分析法進行適當的改進,考察各指標對商務發展環境的貢獻率,分析各指標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度。
從北京市統計年鑒及其他參考資料中采集原始數據,對數據進行相應的處理加工,得到1999-2008 年15 個細化指標的具體數據,計算各指標得分過程如下:
1、運用統計軟件SPSS 進行因子分析時,系統會自動對指標值進行標準化處理,并得出相關矩陣。
2、因子提取,計算出公因子特征根及其貢獻率(如表2)。

表2 主要因子特征值及貢獻率
前3 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超過了90%,且特征值均大于1,滿足要求,所以選取它們作為公因子。
3、確定旋轉后的公因子載荷矩陣及公因子貢獻率,并計算最后得分。
貢獻率給出了每個因子的變異程度占全部變異程度的百分比,表示該公共因子反映原始指標的信息量。貢獻率越大,該因子相對越重要。因子載荷矩陣可以表示公因子與原有變量指標之間的關聯程度,因子載荷值越高,表明該因子包含該指標的信息量越多。將因子載荷值與公因子貢獻率相乘,可以近似的計算出每個指標對商務發展環境整體的貢獻率,按照得分對指標進行排序,即得到各個細化指標對現代物流業商務發展環境的重要度排序。
用旋轉后公因子的貢獻率乘以旋轉后因子載荷值,得到每個指標的得分,并進行排序。計算結果如表3。

表3 現代物流業操作層指標重要度排序
本文探討了現代物流行業商務發展環境的內涵,建立了物流行業商務發展環境指標體系,運用改進的因子分析法,利用 SPSS 統計分析軟件計算各指標對物流行業商務發展環境的影響程度,對指標進行重要度排序。根據以上各指標重要性的定量分析結果,結合對北京市現代物流業商業環境的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為政府管理部門和企業投資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決策參考。
三次產業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人均 GDP 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對較高,充分說明經濟環境的重要性。第三產業所占比重的增加,帶來了物流需求的增加,商業和生產服務業的發展,為現代物流提供了強勁的需求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北京市2008 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89 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商貿流通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必將帶來商品的豐富和市場的繁榮,對現代物流服務提出更高、更廣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人均 GDP 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經濟實力,也決定著城市居民的消費水平。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必然會引起人們對產品需求層次的提高,對產品的時效性、多樣性和新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物流服務必須具有高質量。
政府服務在優化現代物流企業經營環境中起著關鍵作用,政策法規健全度得分較高。我國現代物流市場作為朝陽產業,需要加強引導和規范。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無疑將是現代物流發展的一個標志。國家采取的物流發展對策正確而可行,能保證現代物流發展方向的正確性,掃除物流發展道路上的制度性障礙,有利于實現物流資源的整體優化配置。
現代物流業操作層指標重要度排序中,平均地價指數的重要度居第四位。作為商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地成本越來越受到資源密集型企業的重視。地費居高不下,必然導致企業整體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現代物流業操作層指標重要度排序中,商務服務增值排名第六。在市場經濟日益完善,產業分工日益細化的今天,對專業商務服務的需求也必然越來越大。對工商企業而言,提高商務服務業的水平,更有利于其外包物流業務,拓展物流市場發展空間,同時,商務服務業提供的咨詢服務,直接作用于物流企業,幫助其做大做強,轉型為現代物流企業,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