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水污染治理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跨區域水污染治理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對我國經濟的持續性發展十分不利。這些年以來,我們的黨不斷強調要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由此,目前我國將治理水污染作為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筆者通過調查與研究當前社會跨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規以及其中所存在的問題,探討我國目前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困境,并且對跨區域水污治理提出自身的建議與解決對策,從而豐富我國跨區域水污染治理的理念體系,改善我國當前水污染治理中的問題,促進社會更好的發展進步。
關鍵詞:跨區域;水污染治理;法律;對策
分類號:D922.68
引言
跨區域水污染治理在當前的各個國家中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在我國,有很多的專家與學者都都常關注當前水污染的現象,并且致力于從我國水污染現狀中找到治理的新方法,然而,當前我國的水污染治理中依舊存在的很多的不足,水污染事件每一天都在上演。目前,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都還不夠完備,這也就使得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職責規劃不清晰地現象,因此,跨區域水污染治理的結果仍讓無法滿足發展的需求。在此基礎上,筆者結合我國水環境實際情況以及調查結果提出解決的對策,希望能夠促進我國跨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規的完善。
一、當前我國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1.法律法規存在欠缺
當前,我國的立法部門并沒有建立關于水污染治理的獨立法律,我們只能夠在國家相關機關發布的對于環境治理的法律法規中,找到水污染治理的一些準則,例如新《環境保護法》第二十條。這也可以看的出,我們國家越來越認識到要想更好的治理區域內的環境就需要從總體出發、綜合考量。在我國目前行之有效的法律中,存在一些法律法規涉及到水污染的治理與管理,還包括規定了一些具體的實施細則以及措施的規章制度,很多地方的政府也實施了相應的管理方針,盡管如此,我國依舊沒有制定專門治理跨區域水污染的有效性法律,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污染的治理問題。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中存在著較多的欠缺,導致我國當前的水污染治理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因為缺乏可借鑒的案例,所以在執行時會存在很多的問題。
2.執法力度不夠
按照我國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國家在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有權在其管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賦予的水資源管理權和監督職責。為了治理重要意義的水流域,國家有關人員在相關地區設立了水利委員會等對于水流域的治理機構,以及其他比較重要的支流的治理機構,這些機構的設置對于我國跨區域水污染治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水環境管理涉及到國家環境保護、水資源發展、林業治理等政府的相關部門。因此,在法律法規的執行過程中,流域管理機構因為缺乏權威性經常會受到政府管理人員的想法所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水污染治理的任務不能順利完成。長此以往,由于政府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廢水隨意排放等現象的治理缺乏權威性,加上違法排放廢水污水與正規的處理方法相比會節省很大的成本,從而導致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而選擇觸犯法規。同時,我國環境的監管部門由于缺乏權威性以及法律對于執法人員的權利規定并不明確等問題的存在,現有的水污染治理的力度還有很大的欠缺。
3.公眾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現如今,我國很多的居民參與水污染治理的積極性并不高,甚至有一些人片面的以為治理水污染是屬于黨員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職責,與自己并沒有太多的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對于水污染治理的難度。同時,我國信息的社會公開制度也存在著很大的欠缺,公眾并不能及時了解水污染治理中的實際情況,這也就沒辦法充分帶動公眾參與到治理水污染的過程中來。由于我國社會中的很大一部分資源都是由政府控制的,公眾對河流享有的權益經常會被相關人員忽略或者認為這些會阻礙社會的發展,這也就導致很多公眾難以相信政府的工作能力,從而減少了對政府的信任,這會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公眾參與到水污染治理環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跨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對策
1.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缺乏專門的河流水污染防治法。雖然法律上明確規定水污染防治應當按照流域或者行政區域進行管理,但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一般是依照流域或者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制定可行性的條例。省、直轄市因地制宜制定的水污染防治具體制度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標。但是,一旦發生嚴重的河水污染,就會出現跨區域的污染和污染糾紛,容易導致區域間和群眾間的矛盾,非常容易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2.提高公民的積極性
各級政府以及相應的管理人員要鼓勵公眾積極參與我國的水污染治理中的過程中來,從西方法國國家的污水治理取得的有效結果中可以發現,各個國家都注重公眾的力量,積極提高公眾參與的熱情。只有不斷的提高公民的積極性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的發展過程,公民通過參與國家對于環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規的治理可以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識,更好的促進相關法規的執行,從而推進我國跨流域水污染的治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跨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對于我國生態環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通國跨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規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分析了現行的法規中的問題與不足,并且提出自己的見解與解決對策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積極作用,促進我國環境治理的發展,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綠色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建華,鐘剛華.模式調適與機制創新:我國跨區域水污染協同治理研究[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9(01):72-79.
[2]顧向一,梁馨文.河長制在跨區域水資源治理中的運行困境與優化[J].水利經濟,2019(05):54-58+79-80.
作者簡介:劉向東(1983-),男,遼寧鞍山人,漢,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法律。
(鞍山市委黨校 遼寧鞍山 1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