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8月19日,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在“大國重器——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攝影展”上與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鄭更生、秘書長高琴及照片制作方成員一起討論影像輸出的介質特點和品質要求。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數碼的進步,攝影的后期制作問題日益凸顯,《大眾攝影》雜志用40多個版面組織專題研討,這在中國攝影家協會及出版傳媒中是前所未有的,十分必要,也十分有意義。
中國攝影金像獎是無數攝影人的追求和夢想,每一屆評選時,我都會在開評前對所有來稿觀摩一遍,不僅是了解作品的走向,也是學習作品的制作,熟悉新知識、新技術、新材料。毫無疑問,金像獎參賽作品是中國各路制作高手的大比拼,也是制作式樣的大博覽。評選是直接的比較,毋庸諱言,三大類作品制作上,藝術類和商業類明顯優于紀錄類??赡苁遣坏眯薷脑加跋竦辱F規束縛了攝影人的手腳,也不排除報刊印刷質量的局限讓攝影人習慣了對制作的忽視。在中國藝術品交易市場上,攝影紀錄類作品的交易額是遠高于其他類別的,占據絕對的主流地位,是收藏家的寵兒,也是博物館的驕子,制作不應該成為攝影藝術品的軟肋。
攝影是工業革命的產物,與科技發展緊密相連。1839年發明后迅速傳遍全世界,實現了紀錄歷史、定格時間的夢想,也開啟了人類觀看世界的新方式。攝影術當年是在法蘭西科學院和法蘭西藝術院聯席會議上宣布的,昭示著這門藝術與科技的天然血緣。與其他藝術門類相比,攝影是一門年輕的藝術,但也是發展最快的藝術、變革最徹底的藝術。從銀版、濕版、干版到膠片再到傳感器,其存儲介質由物質形態到虛擬文件,從看的見到摸不著,制作環境從暗房到明室,沒有任何藝術形式像攝影如此的顛覆性變化。時代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探索、與時俱進。

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現場。從制作的角度來講,這是各路高手的大拼比,也是諸多式樣的大博覽。 圖鳴 攝
風光攝影大家安塞爾·亞當斯先生說:“前期好比譜曲,后期好比演奏”。影像從獲取到呈現,攝影的創作分為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膠片時代以及之前,攝影家一般都是前后兼之。“您只需按下快門,余下的一切由我們來做”——1888年世界影像巨無霸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盒式相機,這句著名的口號風靡全世界??逻_傻瓜相機的出現,普及了攝影術,改變了人們對照相機昂貴、龐大的固有印象。把普通消費者從“迷一樣”的拍攝技術和暗房技巧中解放出來,即便是沒有摸過照相機的人也能掌握使用。這句面向普通老百姓的著名廣告語,也不可避免地影響著職業攝影師。
分工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歷史的發展和社會化的大生產導致社會分工的變化,也正是利益大于成本才推動分工和專業化不斷推進和深化。黑白攝影的后期制作相對簡單,彩色攝影的后期制作不僅工藝復雜,器材也昂貴。手工向自動化的轉變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攝影師逐漸從暗房中解放出來,更多地專注于前期的拍攝,對許多攝影人來說,后期制作越來越遙遠、越來越陌生,逐漸成為藝術表現和創作提升的短板。


傳統暗房與現代影像輸出工作室
新時代,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藝術創作也在努力由高原向高峰攀登,生活中每個攝影人都在追求感人的精品。什么是精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精品的高度概括,其“制作精良”更是喚醒了我們淡化和遠離的創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
數碼攝影在成像、儲存、傳送、收藏和檢索等方面,有膠片攝影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雖然數碼技術高度發達,攝影材料脫胎換骨,影像介質面目全非,但作為一幅攝影藝術品的最終呈現形態沒有改變——紙質媒介。作品的精良制作,要求有足夠的清晰,豐富的層次,準確的色彩,精致的黑白,適當的飽和,還有“二次取景”剪裁,甚至裝裱。通過后期制作的掃描、調整和輸出中的諸多程序,使作品的主題更加突出,氛圍更加強化,像質更加優良,還可以彌補前期拍攝的不足等,達到提高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的目的。拙劣的后期使作品“雪上加霜”,精良的后期使作品“錦上添花”,甚至是化腐朽為神奇。
藝術創作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我們討論得比較多,制作問題關注得比較少。前期的拍攝和后期的制作是攝影創作的兩個方面,所有攝影師都會注重前期拍攝,但并非所有攝影師都在意后期制作。對于創意類作品,后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在此贅述。對于一般性的攝影創作,前期是對作者瞬間審美的檢驗,后期則是對作者時間審美的考量。前期拍攝經常來不及更多的思考,后期制作可以有充足的時間研判。藝術是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紀錄攝影沒有藝術攝影的后期制作平臺廣闊,但在不違背真實性原則的前提下,畫質、層次、影調、色彩、剪裁等一樣不可忽視。網絡傳播和出版印刷雖然不同于照片的生成,但同樣也離不開后期制作。

二十年間,影像存儲完成了從膠卷到存儲卡的改變。
膠片時代的后期手段是十分有限的,數碼時代的后期處理極其豐富,令人眼花繚亂,而且是層出不窮,為攝影創作提供了寬闊的舞臺,帶來多樣的可能。利用計算機調圖的技能也更便于掌握,數碼相機更是把后期的功能設置到前期的程序里。不少攝影家深切地體會到了數字影像的移花接木、點石成金、變廢為寶、起死回生,視為出奇制勝的法寶。
不能要求每一個攝影人都成為后期制作的操作者,也不能要求每一位攝影師都成為后期制作的工程師,但一個成熟的攝影家、一個優秀的攝影師應該是高度重視后期的,是熟知影像各種制作方法的,是可以獨立操作基本軟件的,是善于密切聯系技師并精誠合作的,因為只有作者才是作品的創作者和思想的表達者。也希望圖片制作機構員工既要樹立工匠精神,又要豐富美學修養,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為攝影人建立“私人技師”隊伍,形成良性的市場互動。就北京目前圖片制作行業來講,技師人才隊伍是匱乏和短缺的,專業水準不可樂觀。

數字與膠片輸出照片流程圖 制圖:鄭壬杰
后期是前期拍攝的忠實再現,更是前期拍攝的藝術表現。后期的制作是攝影的再創作,后期的呈現是攝影的終極體現。補短板實為強基礎,一個優秀的攝影家,應該是對作品的全面把控和整體塑造,享用社會分工帶來的便利,又不失藝術家的整體技藝和全面素質。
前期拍攝與后期制作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前期拍攝是關鍵,后期制作為重要。理智的后期是忠于自然,適度發揮。制作的世界斑斕多彩充滿誘惑,再強大的軟件也不應該是攝影藝術的萬能神器。不懂后期不是一個合格的攝影家,濫用后期不是一個真正的攝影家。要針對不同題材分類實施,恰到好處、妙筆生輝。

13241. 黑白制作粗劣,亮部、暗部無細節,主要元素不突出。 2. 黑白制作優良,亮部、暗部細節豐富,主要元素得到突出體現。3. 彩色制作粗劣,亮部、暗部無細節,顏色飽和度過高。 4. 彩色制作優良,亮部、暗部細節豐富,顏色飽和度適中,主要元素得到突出體現。
時代發展迅猛,創新層出不窮。攝影獨有的功能是紀錄時代,攝影顯著的特點是與科技相連。才180年的攝影早已看不到往日初形,年輕的藝術已不解年少的來路。面對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材料,我們要把握新機遇,吸納新知識,擁抱新時代,開創新輝煌。
膠片時代,后期制作是比較重要的。
數碼時代,后期制作是非常重要的。
制作精良,必定使思想精深和藝術精湛的作品如虎添翼。我們不可辜負時代,我們也不能辜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