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婕
內容摘要:《老人與海》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文學界的瑰寶,給后來作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也是引導現當代文學發展的關鍵。《老人與海》中涉及的人物相對較少,但是蘊含的象征意義卻十分豐富,這也是作品充滿無限魅力的重要原因。在對《老人與海》這部中篇小說進行研究時,必須要對老人圣地亞哥和男孩曼諾林等進行深入解讀,以了解作品的內涵及全貌,以向讀者展示其文學與藝術價值。本文將對《老人與海》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探索《老人與海》中的象征意義。
關鍵詞:《老人與海》 人物分析 象征意義
《老人與海》自發表以來,受到全世界讀者的歡迎和喜愛,是小說這一文學體裁中的佼佼者。作者海明威有著豐富的生活經歷,《老人與海》屬于其晚期作品,因此承載了作者更多對生活的感悟和見解。《老人與海》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老人圣地亞哥在捕到一條大馬林魚后,逐漸被其拖入海洋深處,最終在與鯊魚搏斗后返回岸上的故事。關于《老人與海》的研究較多,為了能夠對其內在文學價值進行深入探索,最關鍵的就是分析人物形象,了解其中的象征意義,從而發掘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層內涵。《老人與海》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故事,然而作品中展現的不畏艱險、勇于面對失敗的精神也受到人們的推崇。小說的主題會由于其自身的象征意義而得到深化,這也使得作品充滿了人文精神。
一.《老人與海》中的人物分析
1.孤獨形象
《老人與海》中的主角是老人圣地亞哥,從他的生活和捕魚經歷來看,是一位十分孤獨的漁民。作者也在小說中對圣地亞哥進行了直白的描述“他是一位孤獨的老人,每日搖著一只小船,獨自在墨西哥灣捕魚”,能夠更加直觀地引導讀者理解人物形象,一個內心孤獨和寂寞的人物形象被瞬間塑造起來。老人也不需要鄰居的幫助,獨自駕著小船駛向大海的深處捕魚,然而在海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無論是在什么樣的艱難險阻當中,都是老人自己克服,通過豐富而生動的故事情節,也體現了老人圣地亞哥在茫茫大海和人生中的孤獨感。老人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只與孩子交流,從來不和其他漁民分享生活和捕魚中的事情,雖然生活并不富足,但是卻能夠在困苦的生活當中始終保持強大的精神意志。或許從這種孤獨當中能夠看到圣地亞哥的高傲,他不屑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其內心深不見底的孤獨感或許也正是導致悲劇產生的主要原因[1]。然而,作者卻將這種悲劇巧妙地以藝術化的形式進行處理,使人在悲劇當中能夠看到其中蘊含的精神。
2.硬漢形象
海明威本人就是一位硬漢,有著豐富的戰場經驗和生活經歷,在《老人與海》中也塑造了一位硬漢形象,這與他的其他作品風格保持一致。小說中的主角圣地亞哥雖然內心孤獨,是一位老年人,但是在精神意志上卻無比強大,這也是作品能夠吸引人的地方。在小說中作者用大段語言描述了一個蒼老的人物形象,“腮幫的褐斑”“消瘦而憔悴的脖頸”“很深的傷疤”等描寫,都讓讀者對老人的遭遇產生了同情[2]。然而,圣地亞哥并非一位向生活和命運妥協的漁民,在描寫老人的眼睛時,作者說“像海水一樣蔚藍,流露出歡快、不服輸的神情”,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讀者能夠從上述描述中看到老人的內心世界堅定而充滿斗志。尤其是在捕魚的過程中與大馬林魚不斷搏斗最終將其俘獲、面對鯊魚的威脅從未輕言放棄,讀者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當中看到的不是一個年邁的老人,而是一個敢于抗爭到底和英勇頑強的硬漢,展現了老人圣地亞哥對生活和困苦的樂觀態度。在老人與曼諾林的談話交流當中,也能夠看到人物性格的缺陷,這也使得人物形象的真實感大大增強,更容易得到讀者的認可。
3.英雄形象
對于英雄形象的塑造,也是《老人與海》中人物形象塑造的主要方式,老人雖然與大馬林魚進行了殊死搏斗,但是仍舊稱其為“兄弟”,在和成群的鯊魚搏斗時展現了老人勇于斗爭的性格特點,這也是他身上的英雄氣概。雖然馬林魚被鯊魚吃掉了,但是老人卻在抗爭的過程中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現出了超出常人的信念,這是一個勇敢、堅強、不會被生活壓垮的英雄。圣地亞哥也說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疼痛對男人來說不算回事”等等,也可以體現老人的英雄形象,這也是支撐整個作品的精神內涵[3]。
二.《老人與海》的象征意義
1.老人圣地亞哥的象征意義
很多研究學者認為老人圣地亞哥的形象正是作者本人的象征,因為海明威在豐富的生活經歷當中形成了堅強的意志品質,在困難面前從不畏懼,而是在困難當中展現作為一個男人的氣魄和力量。老人雖然是一個逐漸走向衰弱和死亡的實體,但是圣地亞哥卻是充滿力量的一個精神形象。作者在《老人與海》對于老人圣地亞哥的描寫,其實是象征著整個人類在與自然、生活搏斗中呈現出的狀態,因此圣地亞哥的象征意義要更加廣闊而深遠。老人在幾十天內都一無所獲,在第85天面對大馬林魚毅然決然想要將其逮捕,并獨自架著小船向深海駛去。在和馬林魚的較量當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老人憑借豐富的捕魚經驗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卻最終將其降服。然而,在鯊魚的襲擊下,回到岸上后馬林魚只剩下了一個骨架,雖然付出了全部的努力,但是到頭來終究是一個悲劇。《老人與海》是寫于二戰結束后,當時全世界人們都處于戰爭的陰影下,人人面臨恐慌和迷惘,同時社會矛盾也十分突出[4]。而在此背景下,海明威通過老人圣地亞哥的形象給全世界人民以鼓舞,希望人們能夠像圣地亞哥一樣充滿斗志,即使最終面臨失敗的境況,但是在此過程中也要勇敢面對,這是人類精神的傳承。在人類精神意志遭受強烈沖擊的社會環境下,《老人與海》像一劑強心劑一樣給人們以靈魂和精神的鼓舞,從而顛覆了傳統的價值觀念,也是向當時“迷惘的一代”正式告別。
2.男孩曼諾林的象征意義
在《老人與海》當中,老人圣地亞哥與其他人不交流,唯獨和男孩曼諾林談話,小說中對于曼諾林的描寫也是在開頭和結尾當中。海明威在接受相關采訪時對其代表作進行了闡述,他說在這篇小說中他想塑造一個真正的老人和孩子,真正的海洋和鯊魚,說明曼諾林這個人物形象對于整篇小說而言必不可少。有的研究學者認為男孩曼諾林是老人年輕時的象征,對于老人圣地亞哥而言,男孩則代表著自己的青春時代。尤其是在獨自與大馬林魚、鯊魚搏斗的過程中,老人也想起了男孩,“要是男孩在這兒該有多好啊”,也反映出了老人內心的真實情感,他認為自己要是正處于青春時代,面對大馬林魚和鯊魚何必如此狼狽,這也是對已經逝去的青春的嘆息[5]。在故事的結尾,男孩也渴望能夠再次和老人一同出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青春的朝氣仍舊鼓舞著老人圣地亞哥,在他身上的那種精神和斗志仍舊像年輕時那樣從未熄滅。人雖然會死去,但是老人身上的精神品質卻能夠代代延續。
3.大馬林魚的象征意義
很多人認為大馬林魚是一個目標和信仰的象征,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也有人認為大馬林魚和圣地亞哥其實是一個人的兩個方面。海明威在創作《喪鐘為誰而鳴》后曾經陷入長久的創作困境當中,其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這個情況仿佛與老人與大馬林魚搏斗的場景相似,老人是一個以打漁為生的漁民,但是卻遲遲無法有所收獲,也面臨周圍人的冷眼和嘲笑。對于尊嚴的追求,是老人圣地亞哥和作者海明威的共同點,海明威試圖用《老人與海》這部作品來證明自己的才華仍未枯竭,就像老人那樣為了自己的事業會奮斗至死。大馬林魚其實也象征了一個人的人生追求,每一個人在生活中只有樹立明確的目標,才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著[6]。老人雖然年邁,但是仍舊為了一條大馬林魚而歷經困難險阻,作者似乎在有意提醒世人,去為了你的目標和信仰而努力吧,不要懼怕其中的困難,即使最終是一個悲劇,然而這個過程仍舊可歌可泣。
4.大海的象征意義
老人圣地亞哥的故事大多都是發生在大海之上,因此大海可以看做是普通人一生的象征。在大海當中充滿了誘惑(大馬林魚)和風險(巨浪、大風和鯊魚等等),在人的一生中同樣如此,說不定在什么時候就會出現變化,處處潛伏者危險。老人在前84天內一無所獲,在第85天迎來了希望并為之而付出了全部。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當中都會經歷這樣的時刻,往往很長一段時間處于迷惘和困境當中,但是一旦出現了讓自己興奮的目標,則會充滿動力主動迎接其中的挑戰,從而捕獲生命中的“大馬林魚”[7]。在海明威的作品當中,悲劇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在《老人與海》當中同樣如此,雖然經歷了磨難而捕獲了大馬林魚,但是在上岸后卻被鯊魚吞噬的只剩一副骨架,能夠看到戰爭對海明威的影響。以作者的觀點來看,人生既是一場振奮人心的殊死搏斗,同時最終也會以失敗告終。
三.結語
本文從孤獨形象、硬漢形象和英雄形象三個方面對《老人與海》中的人物形象進行了分析和解讀,有助于讀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小說內容和情感內涵,感受作者的寫作功力。同時,老人圣地亞哥、男孩曼諾林、大馬林魚和大海等分別有所象征,只有了解其背后的意義,才能真正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參考文獻
[1]李玉婕.解讀海明威的冰山理論——以《老人與海》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2):188-189.
[2]王林博,王蕾.《老人與海》語言風格的評析[J].傳播力研究,2019,3(31):177.
[3]紀驊軒.《老人與海》的人物形象解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1):79.
[4]劉媧路.從認知語言學視角看《老人與海》的語言風格[J].語文建設,2017(27):26-27.
[5]李鮮.從英語語言文學分析《老人與海》中圣地亞哥人物形象[J].文學教育(下),2017(08):20-21.
[6]張抗抗.海明威《老人與海》的象征意義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6(11):68-69.
[7]張抗抗.再探《老人與海》中人物的象征意義[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5(10):143-144.
(作者單位:慶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