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東
【摘 要】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向社會輸送更具有價值的人才,能夠更好地投入祖國的建設中去,因此,信息技術在高中時期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該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態度,盡快對于信息技術課程進行改革。本文根據筆者教學實踐經歷,以粵教版信息技術教材為例,總結歸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改所遇到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關鍵詞】 信息技術? 高中教育? 教學分析
計算機的廣泛應用逐漸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對于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要求也逐漸上升。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老師,必須要緊跟時代變腳步,時刻掌握時代動向,雖然很多學校都已經開展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但還是很少有學校真正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依舊是以傳統的眼光看待這門課程。對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在高中課堂引入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幫助學生們更好地適應時代變遷。
一、培養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敏感性
社會的飛速發展背景下,在給我們提供無限可能的同時也對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要求——對于事物知識的高度敏感性,因此計算機教育就顯得異常重要。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正處于學習的重要階段,老師和家長的努力方向都是為了考試,往往忽略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其實這樣是不正確的,要保證學生真正發展成為適應于社會的人才就必須要保證學生可以緊跟社會發展,可以洞悉身邊事物的變化,熟練地掌握計算機技術就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了解時政或是其他社會變遷的重大新聞,有利于高中生的全面發展。信息技術的學習不僅僅是對理論知識進行記憶,更重要的是要將掌握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當中,切忌“紙上談兵”。信息技術是21世紀人們所必須掌握的技術,對學生的未來非常重要,所以對于老師來說,培養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將更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二、培養學生與同學間的合作意識
在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是需要團隊的協作能力,在老師有意識的培養下,學生更容易與朋友建立良好的關系,有利于對學生人格的培養。當今時代,社會上對于學生的要求不僅看重學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看重學生是否有“高情商”來應對在職場上的突發狀況。結合這樣的社會現狀,學校更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重視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故而,對于學生來說,老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還要注重對于人格素養上的教學。比如,筆者在課上講授了PPT的制作方式后,我會給學生安排小組任務——用幻燈片的形式來介紹自己的校園生活,還會要求學生們上臺來講解自己的幻燈片,在制作的過程中,小組間成員相互合作,在彼此的配合中制作出成功的作品,在彼此的磨合中能力得到提升。
三、學科整合,綜合提升學生素質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項注重能力培養的課程,它不像是傳統學科彼此間的呼應程度較低,信息技術是一項包容性的學科,對于學生而言,掌握好信息技術同時也有助于串聯其他學科。一節高質量的課程,首先要求的就是學生能夠自我投入,因此,必須要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科技飛速發展下,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熟練運用計算機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們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其實,這里并不像學生淺層理解的那樣只是運用知識搜索引擎,在計算機上還有許多其他軟件,比如說,WORD軟件的熟練掌握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記錄筆記,還有PDF、CAD、PS等等軟件都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總結、掌握知識,用更加現代化的方式來輕松學習。比如,學生們在學習歷史等文科等科目時,做好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將知識進行串聯,能夠更加合理化地對知識進行掌握;反之在學習理科科目時,可以對知識進行建模處理,更加直白客觀地掌握科目中的知識點,也是在對信息技術的能力進行培養。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多角度出發,對于為學生開展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做出歸納總結,“互聯網+”的社會大環境下,學生掌握新鮮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但同樣的對于學生所需掌握到的知識量也是一個大規模的提升,所以,我們作為人民教師,更應該更新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學生的發展進行合理化的分析,這對促進學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何紅波. 基于“互聯網+”視域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轉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20 (05):14.
[2] 羅元平.基于“互聯網+”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8 (04):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