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靈銷
【摘 要】 隨著班級量化管理制度的逐步推廣,班級量化管理在操作上的弊端也開始呈現,尤其是單靠班干部人力計算必定會讓班干隊伍心力憔悴,疲于應付,甚至會嚴重影響學習時間進而影響學習成績。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本文就通過 “教育多元評價系統”促進班級量化管理的創新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 教育多元評價系統? 班級量化管理? 創新點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按一定的要求和原則,采用適當的方法,建構良好的班級集體,為實現共同的目標不斷進行調整和協調的綜合性活動。初中班級管理是初中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現學校教育目標,完成育人任務,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研發“教育多元評價系統”促進班級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級,班級量化管理制度漸漸被各中小學班級接納和使用。客觀上來說,班級量化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加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了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監督能力,與此同時,還進一步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也正因為班級量化管理有著這些優點,所以才會被各中小學廣泛使用。
然而,在缺乏信息技術支撐的情況下開展班級量化管理缺乏長期的實際操作性。班級量化制度的實行是建立在有一支高效的班干部隊伍的基礎之上的,這支班干部隊伍必須有吃苦耐勞的決心、有高超的數學運算能力、有足夠的課外休息時間。因為,班級理化管理制度涉及到非常多的加分和扣分因素,而且,涉及的時間從早到晚,涉及的范圍從課內到課外,涉及的領域從學習到生活。從長遠來看,單靠班干部人力計算必定會讓班干隊伍心力憔悴,疲于應付,甚至會嚴重影響學習時間進而影響學習成績。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在班級管理中引入信息技術,使用教育多元評價系統來促進班級量化管理就顯得尤為必要。可以說,沒有相應的量化管理工具,就沒有完整的班級量化管理。
誠然,近些年來不少信息技術企業開始發力班級管理領域,研發了不少關于班級管理方面的軟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從整體的使用效果上來看收效甚微,其原因有很多,重要原因是在信息技術企業在軟件研發過程中缺乏一線教育經驗,不能真正把握教育需求,不能把信息技術與教育需求有效結合起來。
在市場上存在的班級管理軟件中,信息技術的研發者與使用者是相互脫節的。研發者不具備使用者的教學經驗,不了解使用者的真實感受,更不理解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反過來,使用者也不具備相應研發能力,不能將自己的一線經驗運用技術的方式表達出來。為了解決班級管理軟件中研發者與使用者相互脫節的問題,由一線班主任研發教育多元評價系統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研發“教育多元評價系統”促進班級量化管理的創新點
1. 將信息技術與班級管理深度融合,真正實現信息技術為教育服務。
教育多元評價系統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定制,使之與班級學生進行深度融合。在點名系統里,可以隨機抽取學生;在點組系統里,可以隨機抽取小組;在時間記錄系統里,可以控制學生自由討論時間;在統計系統里,可以根據學生的小組情況對每個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贊;在統計結果欄目里,可以由系統自動對學生的點贊情況進行統計,并將對學生個人的點贊統計入小組的得分當中。
2. 實現每節數據保存、每周數據統計系統,一鍵搞定所有統計數據。
通過將全班所有的學生信息融入到教育多元評價系統中,使每一個科任教師在每一節課都有有效使用。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為學生的回答點贊,系統將在后臺自動記錄教師每一個點贊。通過課后回看和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落實“過程性評價”,減輕教師工作量。同時,教師還可以一鍵統計每周的班級表現情況,詳細了解本周每一個學生的課堂表現,也為調整下一周的教學提供最為翔實有力的材料。
3. 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在課堂適當引入娛樂機制,讓課堂生動起來,實現“寓教于樂”。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他們對于一切新奇的東西都保有高度的好奇和參與的高度積極性。結合這一年齡特點,本教育多元評價系統充分挖掘趣味性,比如,將學生的個人照片融入到管理系統中,將鼠標移到學生姓名上方,將會顯示該學生照片;比如,為所有學生和小組設定抽獎環節,通過抽獎的方式挑選學生回答問題。在真實課堂中巧妙地使用管理系統可以讓課堂生動起來,“寓教于樂”。
4. 借助信息技術解決過程性評價的難點和痛點,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注和鼓勵,引導后進生更快進步。
在大多數的班級中,都會存在這樣一部分學生,他們性格相對內向,成績暫時相對靠后,他們想通過努力來改變自己,但是終結性的評價方式掩蓋了他們所有的努力和進步。傳統的教學課堂,即使教師有心關注這部分學生,但是也僅僅是臨時性的,不具有記錄性的,對后進生的鼓勵更多的只能是口頭甚至是讓學生感覺到是敷衍的。通過巧妙地使用教育多元評價系統,可以讓教師多關注后進生的學習狀態,通過有記錄性的過程性評價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鼓勵。讓后進生體驗到進步的喜悅,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全校的教學質量。
三、結語
總之,班級量化管理方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方式,而通過研發教育多元評價系統可以更好地落實班級量化管理,使得班級量化工作更為輕松高效。在減輕班主任和學生統計工作量的同時,又能創建和諧師生關系,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從長遠來看,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淑紅.在班級管理中共同成長[J].寧夏教育科研,2017(03).
[2] 向穎,何國良.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發展[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08).
[3] 袁自前.以多元評價模式促進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J].安徽教育科研,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