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燦麗
【摘 要】 閱讀理解是中考英語試題中分數所占比例最大的版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養成良好做題習慣是提升學生中考英語成績的關鍵。本文通過研究2018-2020年福建省中考英語科目閱讀理解試題出題特點,參照《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從文章體裁、題材、文章長度、生詞數量、設題形式、對應的課標要求、核心素養以及閱讀技能的考查方面入手,通過對中考英語試卷的研究,總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經驗。
【關鍵詞】 課程標準? 閱讀理解? 福建省中考英語
自2017年起福建省統一組織實施中考,至2020年已實行4年。通過研究近3年(2018—2020 年)的福建省中考英語試卷,把握其命制方向,摸索其命題規律,關注中考所考查的學生能力,從而幫助教師科學、有的放矢展開教學。
一、2018-2020年福建省中考英語試題分析
閱讀是英語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三年的福建省英語中考中,閱讀理解部分分為選擇性閱讀與還原性閱讀兩部分,被賦予45分,占英語考試總分的30%。根據課程標準提出對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五方面要求,近三年來中考命題大方向及英語學科試題具有幾大特點:一、試題把握時代要求,立德樹人。二、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理解,體現英語文化意識學科素養,兼具時代性。三、重視基礎,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四、語篇主導。以下對閱讀理解題目語篇文段特點和題目的設置進行分析:
1. 體裁
近三年英語閱讀體裁涵蓋廣告圖表、記敘文、議論文、應用文和說明文。其中廣告圖表1篇,記敘文4篇,議論文1篇,應用文1篇,說明文5篇。近三年的英語閱讀D篇均為說明文。
2. 題材
近三年英語閱讀文章選材愈發貼近學生、貼近生活,主要包括個人興趣、人與自然、家庭朋友生活以及知識科普。四篇文章中必選一篇科普知識類文章,涉及內容貼近時代,考察學生的批判思維、創新思維以及文化知識。
3. 考查方式
中考英語題型大致包括細節理解題、推理判斷題、代詞指代題、詞義猜測題、寫作意圖題、段落大意題、標題歸納題、主旨大意題。近三年的試卷閱讀理解以考查細節理解和推理判斷題為主。除此之外,2018-2020年均設置有一道圖表題,該類型題目較簡單,主要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及圖文轉化能力,圖表題題型均為細節理解題。
4. 文段特點
近幾年中考英語科目閱讀理解題文段長度基本在180—300詞,C篇和D篇文段較長,基本在250—300詞,2020年中考卷文章篇幅呈遞增形式,試題的難度也相應遞增,題目順序與文章相同。A篇和B篇的生詞在每篇2—3個,C篇和D篇的生詞在每篇3—5個。
5. 考查能力
近三年福建中考英語試題在試題的命制上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導向,注重對考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向引導,在試卷的從始至終凸顯“立德樹人”思想。同時中考試卷也越來越重視對傳統文化的考查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宣揚,考查考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中考英語試卷閱讀理解所選語篇內容新穎,貼合時代,具有良好的啟發性,考查學生在信息時代通過閱讀拓展視野、吸收知識,同時保持個人理性、獨立思考的能力。具體而言,現在的英語中考已不是簡單的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詞匯積累,其越來越向著素質教育的目標,全面考查學生綜合素質,表現其致力于培養人格健全、興趣健康、知識全面、具有較強思考能力的學生的特點。
二、對于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啟示
結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其中語言技能的閱讀方面的五級標準為:1. 能根據上下文的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2.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3.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4. 能讀懂相應水平的常見體裁的讀物。5. 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6. 能利用詞典等工具書進行閱讀。7. 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由此可見,現在的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已不再是單純的教學生做題和背單詞,而更應該注重學生整個閱讀能力的培養,教會學生吸收英語閱讀材料中的營養,增加英語語法知識,同時在英語材料的閱讀中擴大詞匯量,并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和英文寫作能力的加強奠定堅實基礎。以下結合近年來的福建省中考英語科目閱讀理解題型的出題特點以及課程標準的要求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教師如何優化改善在閱讀理解方面的教學方法:
1. 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放在第一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俄國著名教育家,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奠基人”的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是閱讀能力培養成功的第一步,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擺脫在閱讀英語材料和做題時的焦慮和膽怯。比如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教師應弱化分數對學生的壓力,同時可以在講解時增加閱讀材料背景的介紹,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遇到節日時,可以增加一篇針對節日的小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中外的風俗習慣、文化背景,讓學生在題目之外找到英語閱讀的樂趣。
2. 把握英語閱讀教學規律,循序漸進,長期堅持。就目前英語教學來說,閱讀無疑是一大難點,也亟待突破。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作為在學習路上引導學生前進的英語老師,應該知道如何能讓學生堅持學習,而不揠苗助長。①由短到長,由易到難。同近年來閱讀理解出題的趨勢一樣,英語教學也應該遵循這個規律。在初一時帶著學生讀一些簡短易懂的短文,帶領學生踏進初中英語的大門,同時應時常鼓勵、夸獎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避免學生一開始便產生畏難情緒。隨著學生閱讀量、詞匯量的增加,慢慢的提高選擇文段的難度,增加所選材料的篇幅,平穩過渡,適應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②加強專項訓練,掌握做題技巧。目前中考閱讀理解的主要考查題型有主旨歸納、細節理解、詞義理解和推理判斷。那么針對幾類題型,教師應側重進行專項題目的練習。例如主旨歸納題,其旨在考查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主旨的理解。對于這類題型,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快速瀏覽找到答案。一開始可以訓練學生認真閱讀文章的開頭、結尾或各段的開頭,抓住文章及每一段的主要論點和情節。然后慢慢訓練學生做一些需要通讀全文才能得出答案的題目。對于細節理解題,一般針對五個“W”進行考查,即:who,when,where,what,why。對于這類題型,要強調問題導向,教會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并尋找答案,做到又快又準。
3.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初中生活潑的天性使其在面對英語閱讀,尤其是篇幅較長的文段時易產生焦躁心態,所以最基本的目標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耐心,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做英語閱讀時養成圈劃重點句子的習慣,以便在選擇答案時可以較快找到相對應的片段,防止出現重讀整篇文章,造成大量時間不必要的浪費。其次,養成學生在做閱讀時默讀的習慣。默讀的速度要比讀出聲快得多,以及一部分學生喜歡用筆指著讀,這些都是不太好的習慣,大幅降低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及時發現并糾正,引導學生養成好的習慣對閱讀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最后,對于篇目較長的C篇和D篇閱讀,要養成學生帶著問題讀文章的習慣。帶著問題讀文章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且契合近年來題目順序與文章順序一致的出題規律,防止學生出現在通讀完全文之后再重新返回文章尋找答案的時間浪費行為。對于在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生詞,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結合上下文,結合文章作者的感情色彩、文章主旨,對生詞的褒貶性有大致的判斷,而非糾結不前,或立刻查詞典,造成閱讀效率的下降。
4. 英語教學應貼近生活,緊跟時代。“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啟示老師,單純的做題刷題和填鴨教學已落伍。教師要帶領學生養成良好的興趣愛好,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注重培養課標要求的核心素養。在日常教學中,緊跟時代,協同各科老師,時常科普新的科學發現和人文研究,若學生在未來的試題中遇到平時聽說了解的科普類文章,亦能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更好的完成作答。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福建省中考英語的閱讀理解出題也在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不僅對學生,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而言之,閱讀的教學就是要不斷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加以全面的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加深對各國文化的了解和認知創造機會,搭建橋梁。只有讓學生喜歡閱讀,正確地閱讀,才能在中考英語的閱讀理解中得到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