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舉
摘? 要:學生通過掌握自學的能力,就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而當前素質教育也需要每一位學生具備一些必須的基本素質。因此,作為教師來講,不僅需要向學生們傳授學科的基本知識,同時,還需要向學生傳授學習知識的方法,進而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本文通過一些實際經驗來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方法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初中;物理;自學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233
在傳統的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當中,一般情況下都是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這種方式是以“注入式”為主,而學生自身并不能自主地參與學習,從始至終學生都是被動地學習物理教材當中的相關知識。為了使上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初中物理知識,而且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重視課前預習指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對于任何學習教學而言,預習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學生可以在上課之前進行預習,這樣在聽教師講課的時候,學生就能夠有選擇性的去聽,并做到有的放矢,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課前預習中,并提出自己的疑問,而且自己的學習思路也可以更加清晰明了,所掌握的知識結構也更加條理化。因此,作為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師,需要對學生課前預習指導不斷加強,通過幫助學生努力進行自學,勇于探索知識,進而對初中物理知識有個初步的了解和掌握,這樣也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自學動機,這樣也可以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進行“密度”相關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大綱要求來制定一份系統、完善的預習導學方案,具體包括以下幾個內容:首先可以對教材進行自學,并且依次回答出以下幾個問題:(1)密度的定義是什么?(2)密度的單位是什么?(3)密度的公式和相關的變形公式?兩個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什么?其次是學生之間對以下問題進行合作探究:第一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例為什么可以對物質的特性之一,即密度進行表示等一系列的問題。最后可以通過對相關習題的練習,來保證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一步鞏固。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課前預習指導不斷加強,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前熟悉并了解需要學習的課本知識,同時還可以為本節內容的講解鑒定一定基礎,同時還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自學動機,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營造良好問題情境,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問題能夠引導和鼓勵學生進一步去思考、去探究,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自學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階段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將相關的物理知識講解完,而且還需要在講解當中根據實際的教材內容來向學生提出一些比較具有啟發作用的問題,創設出一種相關的問題情境,之后可以逐漸引導學生自主分析探究相關問題,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自學動機,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進行“串聯與并聯”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串聯以及并聯的基本特征,此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大綱要求來為學生列舉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例子:聲控燈。當有人發出聲音或走動時,當達到一定幅度時就會使電路接通,且燈亮;同時,一兩分鐘后,如果沒有聲音或走動的情況下,內部原始裝置將會斷開電路,并熄滅燈。此外,白天不管聲音或走動多大,燈也不會亮。當教師把上述例子講解完成后,可以提出如下問題:“白天不管聲音多大,“為什么燈就不會亮了?”隨后引導和鼓勵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樣的問題情境創設既能夠調動學生的自學動機和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自主分析和思考,可以對相關問題和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三、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自學成效
在初中學習中,學生通常都需要面臨多學科所帶來的高強度學習過程。而對物理這門課程來講,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摸不著頭腦,因此,他們會對很多物理原理都會覺得力不從心。此時,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通過對教材當中一些新穎的知識點來調動學生去自主性的學習,這種方式,也可以鍛煉他們在課前進行自學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適當地轉變教學模式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將抽象的物理知識直觀、形象的呈現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在“慣性知識”一節內容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相對比較大的困難,此時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設備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播放一段有關慣性理論的模擬實驗,幫助學生通過視頻更加直觀的了解慣性作用到底是什么。比如在車子剎車之后還繼續向前行駛一定的距離,這就是慣性的作用。通過借助多媒體設備,學生可以對一部分知識進行自學,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課程是新開設的一個學科,剛開始大多數學生還不適應,此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要求來合理選擇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當學生本身具備一定程度的自學能力,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探究物理知識,并且可以更加扎實地掌握相關知識。因此,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教學資源來讓學生更好地學會物理知識,同時還可以保證他們的成績得到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姚振平.基于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初中物理教學探析[J].亞太教育,2020,(4):125.
[2]白廣虎.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9,17(36):96-97.
(鹽城市響水縣老舍中學? 江蘇鹽城? 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