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孫丹霞(1988— ),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館員。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業務流程重組;學科服務;空間再造
摘 要: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新的學科建設要求促使高校圖書館開展新的學科和情報研究服務,用戶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也促使其進行業務升級。文章以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對其實際業務工作進行了分析,以期從優化資源配置、深化學科服務、空間再造、業務流程重組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探索高校圖書館業務發展的新途徑。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1-0050-03
1 背景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發展迅速,高校圖書館用戶的需求變得多元化,加之高校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方式的改變,使高校圖書館的職能范圍不斷擴大,其傳統的借閱咨詢服務已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必須實現轉型和變革,成為智慧型、研究型圖書館。高校應改革其圖書館的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及服務內容等,提供新型、專業的服務,滿足用戶新的需求,進一步融入大教學和大科研體系,進而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2 一流學科建設目標對高校圖書館提出的新要求和挑戰
2.1 以一流學科建設為目標,拓展新業務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規定,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1]。《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還對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將學科建設列為高校發展和建設的重點,對包括高校圖書館在內的高校學科服務支撐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2]。
一流學科建設目標對高校圖書館決策情報分析的精準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一流大學圖書館開展了情報研究服務,如: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均開展了精準的學科領域前沿分析與預測、學術評估與學科評價、科研數據管理、機構知識庫和智庫服務等。于夏薇在《“雙一流”建設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情報服務體系:以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的實踐為例》一文中提出,由學科領域科技動態監測、學科領域發展態勢分析、學科發展規劃調研與分析、人才遴選與評價、機構科研競爭力評估評價和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六類學科情報產品構成的服務體系,能夠滿足“雙一流”建設發展的需求[3]。
2.2 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推動業務升級
目前,高校圖書館用戶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專業化、個性化和精準化。為了滿足用戶需求,高校圖書館需全面開展全媒體咨詢服務、深層次的用戶信息素養培訓活動,以及針對學生學習支持能力和科研支持能力的提升培訓。
2.3 宏觀政策與環境有利于高校圖書館的業務發展
移動互聯網技術、數字化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為高校圖書館開展新媒體服務和現代化智能服務提供了便利條件。自《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貫徹實施以來,高校圖書館開展了創新創業、創客空間等服務[4]。由于《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實施辦法》的頒布,高校圖書館得以將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納入業務工作范圍,普遍開展了知識產權培訓、專利定題檢索、知識產權咨詢與分析等服務。
3 以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探索高校圖書館業務發展策略
根據國家對一流學科建設的要求,我國的一流大學圖書館大多進行了業務轉型,筆者以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華師館”)為例,著重從館藏資源建設、深化學科服務和空間再造三個方面提出了高校圖書館業務發展的策略。
3.1 加強館藏資源建設
高校的教學科研活動需要其圖書館館藏資源的支持,無論是“雙一流”建設工作,還是學科評估、專業認證、學科點申報工作,館藏資源都至關重要。高校圖書館應將館藏資源建設作為首要戰略目標,不僅要保障館藏資源的數量,還要協調、整合不同類型的資源,充分挖掘和揭示館藏資源的價值。
3.1.1 調整館藏資源結構。高校圖書館傳統的館藏資源建設工作主要依賴于采訪館員和學科館員,容易忽略用戶需求,但用戶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的方向。華師館從用戶需求出發,針對紙質資源采用“學科館員+采訪館員+讀者薦購”的采購模式[5],取消復本建設;遵循“E-prefer”原則,優先采購電子圖書,以協調館藏數字資源與紙質資源的發展關系[6]。
3.1.2 建設原生數字資源。高校圖書館對采購的數據庫僅擁有使用權,且價格高昂。故除開放獲取的資源外,高校圖書館應建設自己的數字資源庫。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等高校的圖書館擁有多個自建數據庫,但華師館僅有3個自建數據庫。因此,華師館應加強對原生數字資源的開發、加工、建設和管理,將古籍特藏資源數字化,深度挖掘特藏資源的價值。
3.1.3 一流學科對標建設。華師館的館藏資源主要為傳統的文科相關資源[7],在注重資源建設的全面性、豐富性和新穎性的同時,華師館積極響應國家對一流學科建設的要求,在保證各學科資源總體均衡的基礎上,加強了對一流學科資源的建設,如:重點采購相關專業書籍,增加外文文獻數量,重視專業數據庫的采購,為用戶提供專業知識數據庫、網絡課程、電子教材和免費共享資源等。
3.2 深化學科服務
高校圖書館肩負著為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提供優質學術資源與服務的重要職責,應成為高校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與者與推動者。我國已有部分一流高校圖書館開始探索學術服務開展的新方式,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等高校的圖書館均設立了情報研究相關部門,并將決策支持、情報分析等個性化、深層次的業務提升到戰略發展高度。因此,高校圖書館不能再固守查收查引、科技查新等傳統的學科服務,而應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創新、深入、精細的科研支持服務。
3.2.1 開展競爭情報分析。高校圖書館應跟蹤和分析國內外的競爭情報,組織相應的團隊跟蹤和分析用戶需求,主動與用戶溝通,挖掘他們的潛在需求。館員應掌握信息分析處理技能和相關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夠撰寫競爭分析報告,如學科競爭力分析報告、學科前沿報告和專利分析報告等,能夠根據用戶要求撰寫相關的專題調研報告。
3.2.2 開發網絡課程,編寫數字化教材、教學參考資料等。高校圖書館可以建設慕課等形式的教學資源網站,組建專業團隊策劃具體的建設、運營方案,深度研究和挖掘館藏資源,并結合高校的課程開發網絡課程,編寫數字化教材、教學參考資料等。
3.2.3 嵌入式課堂服務。華師館對學生學習需求和教師教學需求進行了挖掘,通過與教師的密切合作,將其相關服務嵌入高校教學環境中。高校圖書館應分析教師的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并參與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和教學評價反饋等環節,根據學生反饋的難點、疑點和重點問題,結合館藏資源開展針對性強的服務。
3.2.4 嵌入科研過程。科研支持服務是高校圖書館在科研選題、科研數據管理、撰寫研究論文、傳播研究成果等科研活動環節為科研人員提供的文獻和情報服務。高校圖書館可根據科研用戶的需求,為他們開設個人學術主頁、申請國際學術身份識別碼、尋找合作伙伴等,同時開展科研相關文獻獲取、數字工具使用、科研論文撰寫及發表、科研成果的存儲與傳播等科研素養教育活動[8]。
3.2.5 重視科研數據管理。高校圖書館可提供科研數據管理服務,如制訂數據管理計劃、科研數據的共享和保存、案例分析、數據存儲和備份、數據管理咨詢和培訓等,幫助科研人員進行數據的組織、管理和監護,為他們提供數據管理計劃,以及存儲、使用、共享和處理敏感數據的指導服務。
3.3 完善空間服務
隨著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和用戶對閱讀、學習、研究甚至休閑需求的增加,其物理空間愈發緊張。滕超認為,高校圖書館傳統的藏書和流通業務正在不斷減少,其應開辟更多供師生學習或社交的場所。目前,高校圖書館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藏書儲存空間顯然已不是最正確的選擇,應考慮如何規劃設計和改造其空間布局,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9]。
華師館雖然建設了大開間、大流通的閱覽空間,但仍存在閱覽座位緊張、研修室預約爆滿、學生個性化空間需求得不到滿足等問題,且安靜區域和有聲區域相互干擾現象嚴重,尤其是在英語等級考試期間。筆者認為,華師館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空間改造:一是擴大閱覽室,增加座位,適當縮小藏書空間。二是開辟多個有聲區域,如朗讀區域、交談區域等,將有聲區域與安靜區域徹底分隔,降低噪聲對用戶的影響。三是增加多功能研修空間和個性化共享空間,為用戶開展學術沙龍、學術會議、小型研討會和主題討論會等活動提供便利。
4 結語
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業務轉型和升級勢在必行,其關鍵是服務創新和館員業務能力的提升,為了支持一流學科建設、教學科研活動和學生的學習,高校圖書館必須重視自我成長、自我發展和自我革新。高校圖書館應進行全方位的轉型升級,在保證傳統業務穩定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拓展新型業務,做好配套的戰略規劃、組織機構和人才隊伍保障等,以推動自身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的通知[EB/OL].[2020-11-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2] 國務院關于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EB/OL].[2020-11-2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3] 于夏薇,陳幼華.“雙一流”建設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情報服務體系:以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的實踐為例[J].圖書情報研究,2020(2):22-27,35.
[4] 朱佳林.我國大學圖書館轉型發展可視化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6):92-98.
[5] 劉萬國,周秀霞,孫波.“雙一流”建設視角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熱點掃描[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8(5):33-38.
[6] 肖希明,尹彥力.服務于“雙一流”建設的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J].圖書館建設,2018(4):79-84.
[7] 王慶雯,孫丹霞.高校圖書館學科建設中的館藏資源配置[J].圖書館雜志,2015(5):66-69.
[8] 鄂麗君,陳淑平,張麗舸,等.“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科研服務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8(11):-53-59,66.
[9] 滕超,畢新,李珊珊.高校圖書館空間管理模式及改造的探討:以西交利物浦大學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7-(1):29-33.
(編校:馮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