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作者簡介:王 菲(1983— ),赤峰學院圖書館館員。
關鍵詞:圖書資料;管理方法;優化創新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化技術在人類社會中的應用更加普遍,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們對各種信息的獲取渠道,使人們越來越注重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閱讀體驗。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圖書館的傳統圖書資料管理工作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和挑戰。為了應對信息技術帶來的變革,圖書館工作人員應改變目前的工作模式,創新管理方法,力求實現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全面健康發展。文章在分析當前圖書資料管理特點及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若干創新優化策略,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1-0115-03
圖書是人類傳承文明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知識和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從量的需求轉變為質的追求。傳統的圖書資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其革新與優化是大勢所趨。信息化時代,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應加入更多的信息化元素,創建新型、信息化的圖書資料管理模式。
1 信息時代下圖書資料管理的特點
傳統的圖書資料管理模式受到信息技術發展的巨大沖擊,信息時代下的圖書資料管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圖書資料管理具有開放性。當前,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不再局限于圖書館內部,而是逐步融入社會,信息的管理、加工、采集、組織等各環節通常通過網絡完成。很多圖書館已經建設了開放管理系統,利用網絡管理平臺向讀者提供各種信息服務,拓展閱讀領域,吸引了更多的讀者。二是圖書資料管理具有主動性。在信息時代,傳統的圖書資料管理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因此,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必須進行改革和創新,變被動為主動,通過網絡平臺了解讀者的實際閱讀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服務。三是圖書資料管理具有多樣性。在信息化時代,人們的閱讀需求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因此,為了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圖書資料管理的內容也應有所增加,網絡資源、期刊等都應被加入圖書資料管理范疇內。此外,圖書館管理人員還應幫助讀者完成書目查詢、信息檢索、簡單翻譯等閱讀步驟,并對本館信息資源進行加工,拓展信息資源的內容和讀者的閱讀范圍。
2 目前圖書資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很多圖書館開始應用信息技術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但限于傳統圖書資料管理思維的束縛,圖書資料的管理方法、手段仍較落后,嚴重制約了圖書館資料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圖書館必須深入剖析目前圖書資料管理存在的問題,針對現存問題采取適當的方法予以解決,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2.1 傳統管理觀念根深蒂固
傳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沿襲已久,限制了圖書資料管理方法的創新,也影響了圖書資料價值的發揮。據統計,我國多數圖書館仍采用較落后的圖書資料管理方法,很多圖書資料管理人員故步自封,對圖書資料方法的創新尚存疑慮。傳統圖書資料管理觀念限制了圖書資料管理模式的創新,影響了圖書館在信息時代的健康發展,不利于圖書資源的優化配置。
2.2 傳統管理方法仍占主導地位
很多圖書館都存在管理方式、方法落后的問題,受傳統管理模式的制約,部分圖書館仍沿用較落后的手段進行圖書資料管理,缺乏對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的了解和學習,導致圖書資料內容固化,整理出錯率高。圖書館沿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已很難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閱讀需求,直接影響了圖書館服務的內容和質量,導致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和能力有所欠缺。二是管理人員缺乏積極主動學習先進管理方法的意識,對先進的技術存在抵觸和畏難心理。
2.3 管理職能尚需轉變
在傳統的圖書資料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圖書資料的初步整理、歸架以及借閱等基礎性工作。隨著圖書資料的發展和信息化元素的加入,讀者的閱讀需求開始發生改變,閱讀內容也逐漸變得更加多樣化,傳統圖書資料管理模式逐漸落后于時代要求,不能滿足讀者的動態閱讀需求。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人員需要做的工作不僅僅是圖書的簡單整理、借閱及歸架,還要根據讀者的需求完成圖書資料的采集和整合工作,這對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職能轉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圖書資料管理人員不僅要在工作職能上有所轉變,還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目前,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人員亟須學習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實現自身職能的轉變,促進圖書資料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2.4 缺乏信息化的圖書資料管理設備
傳統的圖書資料管理僅僅需要書架、寫字桌、運輸車、借書板等較基礎的設備,但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圖書資料管理的主要促進因素,傳統、落后的圖書資料管理手段無法滿足當前圖書資料管理的需求,圖書館需要引進先進的圖書資料管理設備。數字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發展的主要方向,信息化技術是數字圖書館的核心管理要素,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極大地提升了圖書資料的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計算機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是其重要的技術支撐。由于從傳統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轉變存在思維上的束縛和資金上的短缺,多數圖書館又屬于非營利性機構,致使信息化設備無法正常、按時引入,致使圖書資料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大打折扣,讀者的閱讀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
3 圖書資料管理創新優化方法
3.1 更新觀念,提升從業能力
圖書資料管理人員要積極了解信息化管理模式對圖書資料管理的影響,打破傳統圖書資料管理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上的束縛,轉變思路,提升圖書資料的管理水平。圖書館也應積極引導管理人員革新自身管理觀念,對從業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和素質培養,在專業設備操作、設備管理以及管理意識等方面開展定期培訓,切實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尤其是在管理觀念上,圖書資料管理人員要以讀者的需求為出發點,主動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
3.2 建立健全圖書資料管理體系
信息化時代的圖書資料管理工作應形成較成熟的圖書資料管理體系,夯實自身發展基礎。在圖書資料管理方面,管理人員應重視圖書資料內容的豐富性,強化智能分類、檢索和查閱功能;在讀者服務方面,管理人員應積極了解讀者的實際需求,強化自身服務職能,優化圖書資料配置,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在自身管理方面,圖書館應加強對管理人員的監督,建立科學合理的監督和激勵機制,提升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努力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3.3 拓寬圖書資料來源
在傳統的圖書資料管理模式下,讀者需要到圖書館查閱圖書,但在網絡信息時代,越來越多的讀者希望通過網絡平臺等便捷途徑查閱書籍。為了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圖書館應引進信息化的圖書資料管理技術,創建網絡化的圖書資料管理系統,構建相應的網站以及App,讀者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登錄圖書館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方便、快捷地查閱相關資料。同時,圖書館應積極購置電子書籍,并積極將已有的書籍數字化,上傳圖書館網站,供讀者查閱。在這種圖書資料管理模式下,圖書資料的來源更加廣泛,查閱方式也更加便捷,更能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3.4 創新圖書資料儲存方式
從儲存角度分析,傳統的圖書資料儲存主要是將圖書資料按照類別放置于書架上,供讀者隨意借閱,閱讀完畢后放回原位或由圖書資料管理人員進行歸架。信息化手段的介入使圖書資料的存儲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傳統的書架式儲存也逐漸轉變為網絡化儲存。網絡化儲存是將圖書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將其存入圖書館的云盤或硬盤中,讀者可以通過創建圖書館個人賬號進入圖書館系統進行查閱。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資料查閱,能夠降低圖書資料的損毀率,提升圖書資料的管理效率,更加貼近讀者的閱讀需求。
3.5 優化圖書資料處理流程
傳統的圖書資料管理方法主要是依靠人工手動處理,通過人工進行圖書資料類別的辨識,進而進行分類、加工和處理,工作量巨大,管理效率低下。信息化技術的介入使圖書資料的處理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管理人員只要掌握相應的計算機處理方法,熟悉相應的管理系統,就可以通過計算機對批量電子書籍進行智能分類,完成對應的圖書資料搜集和整理工作,極大地提升了處理效率和處理質量。
4 結語
在信息化時代,傳統的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圖書資料管理觀念、模式和方法亟待革新,圖書館及管理人員應主動作為,更新管理觀念,積極學習信息化管理技術,革新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圖書資料管理體系,為讀者提供高效優質的借閱服務。
參考文獻:
[1] 楊珍.圖書資料管理優化與創新方法[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8):126-128.
[2] 高慧,張團翔.網絡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優化創新探析[J].現代信息科技,2019(2):157-158.
[3] 楊超.圖書資料管理優化與創新方法的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8(6):251-252.
[4] 熊定麗.圖書資料管理的優化與創新策略[J].低碳世界,2018(1):331-332.
[5] 盧綿瑛.圖書資料管理優化與創新方法的分析[J].漢字文化,2017(9):33-34.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