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生

保兌倉業務作為銀行提供的一種特定的票據金融服務,以引入生產企業承擔回購責任為擔保措施,借助生產企業的信用和擔保加強對經銷商的貨權控制,同時亦著眼于經銷商償還的自償性,在供應鏈金融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近年來保兌倉“失靈”案件頻發,且呈現“民刑交叉”案件較多,訴訟標的額較大等特點。2019年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在關于擔保糾紛案件的審理非典型擔保之中專門用了三個條款規定保兌倉交易。
銀行保兌倉風險控制“失靈”情形
保兌倉屬于供應鏈金融的一種。保兌倉交易一般要簽訂三方協議來約束銀行、賣方、買方之間的權利義務。在三方協議中,一般來說,銀行的主要義務是及時簽發承兌匯票并按約定方式將其交給賣方,賣方的主要義務是根據銀行簽發的提貨單發貨,并在買方未及時銷售或者回贖貨物時,就保證金與承兌匯票之間的差額部分承擔責任。銀行為保障自身利益,往往還會約定賣方要將貨物交給由其指定的當事人監管,并設定質押,從而涉及監管協議以及流動質押等問題。一方當事人因保兌倉交易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以保兌倉交易合同作為審理案件的基本依據,但買賣雙方沒有真實買賣關系的除外。
雖然目前各商業銀行都建立了保兌倉票據業務的內部風險管理機制,完善了管理辦法,但在票據業務實際操作中,由于經銷商信用不佳、經營不善等外部的客觀原因,或者銀行審查不嚴、不按流程操作等內部原因,造成銀行承兌匯票到期不能及時兌付。
保兌倉風險控制“失靈”,通常表現出銀行保兌倉業務負責人及其經辦人放任銀行承兌匯票的內外部風險。
具體來說,外部風險主要指由于客戶自身及經營情況等外部因素發生變化,造成票據申請人支付能力不足,到期資金不能按時收回,導致銀行墊付資金,形成不良資產的風險。
經銷商信用觀念淡薄,不講信用,承兌到期后不積極主動還款、賴賬,致使銀行墊付資金;經銷商經營不善,開展違規理財或者參與非法集資活動,出現資金周轉困難,造成承兌匯票到期后無力支付款項。
內部風險主要指由于銀行內部人員主觀行為產生的風險,內部風險通過內部控制是可以避免的,它是銀行承兌匯票授信業務最主要的風險。
內部管理存在薄弱環節,加大了銀行承兌匯票的經營風險。銀行信貸內控機制不完善,未能建立健全有效的信貸風險管理制度,在承兌業務各操作環節未嚴格執行相關制度規定,存在保證金來源不合規、抵押質押擔保不足形同虛設、貸后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風險控制措施流于形式;內部審查環節不嚴格,操作風險越來越突出。銀行在簽發承兌匯票時放松了對承兌申請人的資格審查,辦理虛假交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導致承兌墊款;銀行員工防范風險意識差,工作人員有章不循,在工作上的失誤造成的風險,銀行內部員工缺乏職業道德,有法不依,與不法分子合伙勾結,套取和詐騙銀行資金。
一般而言,保兌倉業務擔保人得以脫保的情形為個例,應具備嚴格的法定情形,比如,主合同無效、保證期間經過保證人不知悉的情形下以貸還貸、銀行與經銷商雙方串通騙?;蛑骱贤涗N商欺詐保證人違背真實意思提供保證、未經保證人同意的主合同變更(保證人對加重部分不承擔責任)及未經保證人同意轉讓債務(保證人對轉讓部分免責)、混合擔保情形下債權人放棄物?;虻∮谛惺箵N餀?、因主合同無效外的其他原因等。從而使保兌約定的履行落空,導致銀行在開具銀行承兌匯票后喪失風險抓手,在持票人提示付款時陷入被動,并面臨現實資金損失的風險。基于以上因素使得保兌倉交易項下銀行訴求經銷商償還銀行承兌匯票的墊款并讓生產企業承擔連帶責任較難得到法律的支持,這就需要銀行重新審視在保兌倉業務項下的所有交易細節的妥當性。
銀行保兌倉“失靈”案例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稱“湖北高院”)與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孝感中院”)對一例保兌倉交易引發的民事糾紛、刑事犯罪案件的裁判思路體現了對保兌倉交易結構之中無過錯方利益的保護。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行(下稱“浦發銀行武漢分行”)訴武漢鋼鐵集團鄂城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鄂鋼公司”)、武漢華力商貿有限公司(下稱“華力公司”)、萬某某、萬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湖北高院于2018年12月19日作出(2018)鄂民終1091號二審民事判決書。
湖北高院對該案件之中關于浦發銀行武漢分行請求鄂鋼公司在承兌匯票墊款本金49965404.93元范圍內對華力公司債務承擔連帶還款責任的訴訟主張:華力公司應如數向浦發銀行武漢分行償付銀行承兌匯票墊款本金49965404.93元及截至2017年5月25日的逾期罰息17794291.52元,并按日萬分之五的標準,承付墊款本金49965404.93元自2017年5月26日起至欠款付清之日止的逾期罰息,且承擔違約金499.8萬元。萬某、萬某某應在各自承諾的擔保范圍內對華力公司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上述案件是較為典型的“民刑交叉”案件。孝感中院依法查明了刑事犯罪的案件經過,印證了浦發銀行武漢分行保兌倉監管失靈。2019年5月14日孝感中院作出刑事裁定書。經孝感中院查明: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2月5日,上訴人萬某某以26份購買鄂鋼公司鋼材合同為名,向浦發銀行武漢分行申請簽發銀行承兌匯票。萬某某親自制作19份《商品金額證明書》,使用偽造的鄂鋼公司5號合同專用章在上述《商品金額證明書》上蓋章,模仿鄂鋼公司財務主管何某的筆跡在《商品金額證明書》上簽名,使用虛假的證明資料誘使浦發銀行武漢分行給華力公司、承為公司、裕景天公司簽發以鄂鋼公司為收款人的銀行承兌匯票26張,總金額為12840萬元。其中,以華力公司為付款人的銀行承兌匯票14張,票面總金額共計7140萬元;以承為公司為付款人的銀行承兌匯票7張,票面總金額共計2850萬元;以裕景天公司為付款人的銀行承兌匯票5張,票面總金額共計2850萬元。其中,鄂鋼公司僅收到其中票號為3100005123274229金額為300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1張,其余25張承兌匯票均被被告人萬某某直接交給第三方套現,所獲贓款被萬某某用于公司經營運轉。上述承兌匯票到期后,被告人萬某某及其3家公司未將承兌匯票敞口資金足額交存,造成浦發銀行武漢分行按期見票承兌票款損失金額共計人民幣8988萬元。
上述事實,有華力公司、承為公司、裕景天公司與鄂鋼公司和浦發銀行武漢分行簽訂的工商銀行三方合作協議,產品買賣合同、《商品金額證明書》、銀行承兌匯票,中國銀行鄂州吳都支行出具的更換預留銀行簽章通知書、浦發銀行武漢分行出具的涉案26份承兌匯票的相關資料及本金損失情況的匯總表,華力公司、承為公司、裕景天公司企業法人相關信息,銀行交易記錄,情況說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移交函等書證;證人周某2、何某2、劉某1、張某、羅某2、王某、周某1、華某1、肖某、徐某2的證言;被告人萬某某的供述和辯解等證據證實,足以認定。
保兌倉交易的風險控制
對于銀行而言,保兌倉融資風險防控的首要原則是,銀行簽發承兌匯票要與保兌倉協議所約定的流程節點環環相扣,在保兌倉業務過程中的任何增信措施或交易流程的變更,均需要緊扣保兌倉協議,而且要使銀行簽發的承兌匯票的編號與交易流程中的協議或者合同編號一一對應。
此外,保兌倉協議簽訂前,銀行應審核生產企業與經銷商之間的業務往來情況,要求其提供買賣合同原件,或者經銷商、生產企業雙方簽章確認的復印件。保兌倉協議中應對保兌倉業務流程作相對詳細的規定,特別是對于匯票的交付、提貨單的交付、提貨流程的監控;匯票的交付與提貨單的交付應分條陳述,不要混同表述。
銀行業務人員須嚴格按照協議或者合同約定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譬如合同約定承兌匯票交付場所在銀行辦公地點,不能隨意變更到經銷商或者生產商的經營場所等;銀行開具承兌匯票前,要嚴格審核經銷商提交的基礎交易文件,要求生產企業也要在基礎交易文件復印件上簽章,并標注系為開具保兌倉業務項下承兌匯票的特定用途及提交時間;對于提貨流程的監控必須盡職盡責,避免出現諸如收到生產企業反饋的與提貨通知單不符的發貨通知未作出任何應對的情形;一旦出現經銷商沒有足額備付的情況,銀行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向生產企業發出相關通知,要求其承擔差額退票或者差額保證責任。
(作者單位:河南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
(責編 惠寧寧 美編 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