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萍,黃桑,王志遠
(廣州新海醫院重癥醫學科,廣東 廣州510300)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來,ACS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1-2]。因此,探討ACS早期和預后的相關監測標記物具有重要意義。大量研究表明,冠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復雜的、與多種因素有關的疾病,而炎癥在其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參與炎癥的白細胞和血小板等與炎癥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且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 血 小板/淋 巴 細 胞 比 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等均是冠心病患者死亡和發生心肌梗死風險的獨立預測因子[3-5]。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比率(monocytes to lymphocyte ratio,MLR)作為另一重要指標,與炎癥的發生發展及心臟相關疾病的密切相關[6]。但針對MLR是否可以作為ACS早期和預后監測的標記物,目前尚無相關報道。本研究旨在比較正常人與ACS患者的MLR,并進一步探討MLR和ACS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就診的ACS患者100例作為ACS組,并選取同期健康志愿者97名作為對照組。ACS組納入標準:經診斷符合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和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的指南;胸痛發作12 h內。對照組納入標準:無心血管病史;心電圖、胸片、肝腎功能;生化常規檢查正常等。排除標準:年齡>80歲;急性感染、慢性炎癥、腫瘤等。
1.2 方法收集兩組性別、年齡、既往病史等基本資料,收集血常規、TropⅠ、CKMB等實驗室指標。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應用ROC曲線預測診斷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ACS組與對照組臨床資料比較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CS組中性粒細胞、血小板、單核細胞、NLR、PLR和MLR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CS組淋巴細胞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ACS組與對照組臨床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AC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2 ROC曲線分析MLR對ACS的診斷價值ROC分析顯示,MLR的AUC值為0.835(0.779~0.890),明顯高于NLR和PLR。其中,MLR的最佳cut off值為0.190,其對應的約登指數為0.556,敏感性為69.0%,特異性為86.4%,見表2,圖1。
2.3 MLR與CKMB、TropⅠ相關性分析MLR與CKMB、TropⅠ呈正相關(r=0.254,P=0.021;r=0.361,P=0.013)。NLR、PLR與CKMB、TropⅠ無明顯相關性,見表3。
2.4 非重度心衰組和重度心衰組相關指標比較根據Killip分級將ACS患者分為重度心衰組(Killip≥3級)和非重度心衰組(Killip<3級),其中重度心衰組32例,非重度心衰組68例。重度心衰組NLR、PLR、MLR、CKMB、和TropⅠ明顯高于非重度心衰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ROC分析MLR對重度心衰的診斷價值ROC分析結果顯示,MLR的AUC值為0.628(0.512~0.744),CKMB的AUC值為0.635(0.520~0.749),TropⅠ的AUC值為0.744(0.648~0.840),均高于NLR和PLR。其中,MLR的最佳cut off值為0.24,其對應的約登指數為0.248,敏感性為46.9%,特異性為78.0%,見表5,圖2。

表2 ROC曲線分析MLR對ACS的診斷價值Table 2 ROC curv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LR for ACS

圖1 ROC曲線分析MLR對ACS的診斷價值Figure 1 ROC curve analysis of MLR in the diagnosis of ACS

表3 MLR與CKMB、TropⅠ相關性分析Table 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LR CKMB,TropⅠ

表4 非重度心衰組和重度心衰組相關指標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non severe heart failure group and severe heart failure group

表5 ROC分析MLR對重度心衰的診斷價值Table 5 ROC curv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LR for severe heart failure

圖2 ROC分析MLR對重度心衰的診斷價值Figure 2 ROC analysis of MLR in the diagnosis of severe heart failure
全血計數是一個簡單且價格低廉的常規檢查項目,其提供了血液組成的全部信息,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計數和維度,以及PLR、MLR和NLR等參數[7-9]。炎癥參與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且一些炎癥標志物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預后。循環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血小板可反映系統性炎癥的嚴重程度[10]。本研究中,ACS組中性粒細胞、NLR、PLR高于對照組,且PLR診斷ACS的AUC值為0.740(0.671~0.808);NLR診 斷ACS的AUC值 為0.817(0.758~0.876),這與既往的報道一致[11-13]。
MLR作為另一重要指標,與炎癥的發生發展及心臟相關疾病密切相關。本研究中ACS組MLR高于對照組。相對于對照組,ROC分析結果顯示MLR的AUC值為0.835(0.779~0.890),明顯高于NLR和PLR。其中,MLR的最佳cut off值為0.190,其對應的約登指數為0.556,敏感性為69.0%,特異性為86.4%。MLR與CKMB、TropⅠ呈正相關(r=0.254,P=0.021;r=0.361,P=0.013)。重度心衰組的MLR明顯高于非重度心衰組。相對于非重度心衰組,ROC分析結果顯示,MLR的AUC值為0.628(0.512~0.744),均高于NLR和PLR。其中,MLR的最佳cut off值為0.24,其對應的約登指數為0.248,敏感性為46.9%,特異性為78.0%。分析原因為,淋巴細胞在各階段炎癥反應中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在急性期,淋巴細胞減少是應激反應過程中的常見表現,常繼發于皮質類固醇激素水平升高,可作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標志[14]。因此,以升高的MLR作為獨立的預測因子,整合了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預測風險為單一危險因子,MLR較其他任何單一的指標具有更好的預測價值,可作為ACS一個潛在的標記[15]。CKMB、TropⅠ、BNP等被認為是ACS的重要標記物[16]。本研究中,MLR與CKMB、TropⅠ呈正相關。ROC分析結果顯示在區分重度心衰和非重度心衰ACS患者時MLR、CKMB與TropⅠ的AUC值均高于其他指標,提示結合MLR和CKMB與TropⅠ可提高對ACS的診斷及預后的監測。
綜上所述,MLR在ACS患者及重度心衰ACS患者中明顯上調,對ACS及ACS發生重度心衰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但本研究具有以下不足之處,本研究為單中心觀察性研究,且樣本相對較小;另外,未評估相關指標與冠脈造影的關系以及分析其與ACS預后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