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強,黃艷春,施雄麗
(當陽市人民醫(yī)院,湖北 宜昌444100)
泌尿系統(tǒng)結石類病變是指在患者的泌尿系統(tǒng)的任何部位發(fā)生的一種結石病變,臨床上以腎盞、輸尿管、膀胱、尿道等最常見,其中腎結石的臨床發(fā)病率最高[1-2]。復雜性泌尿系統(tǒng)結石是指結石直徑較大、腎鑄型結石、合并梗阻性尿路疾病等泌尿系統(tǒng)結石病變[3-5]。本研究探究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泌尿系統(tǒng)結石病變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復雜性泌尿系統(tǒng)結石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對照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32~76歲,平均(50.1±5.5)歲;疾病類型:腎結石25例,輸尿管結石19例;病程1~13年,平均(4.7±0.9)年;發(fā)病時間1~28 h,平均(6.2±0.6)h。治療組男28例,女16例;年齡30~79歲,平均(49.3±5.8)歲;疾病類型:腎結石29例,輸尿管結石15例;病程1~16年,平均(4.9±0.6)年;發(fā)病時間1~25 h,平均(6.4±0.8)h。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治療組患者接受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術前患者接受全麻處理,取截石位,將規(guī)格為F5的輸尿管導管在膀胱鏡的輔助下插入患側適當?shù)奈恢茫鶕?jù)實際調整患者的體位,適當墊高患側的腎區(qū),通過B超掃描技術準確定位。在12肋下腋后線、肩胛下角線的范圍內選擇適當?shù)奈恢米鳛榇┐厅c,將通道從原有的8F擴張至14~22F,同時留置Peel-away鞘。在腎鏡、超聲、氣壓彈道的輔助條件下,對結石病灶實施粉碎并沖出處理。術后留置導管,密切觀察雙J管與病灶殘留情況,若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殘留情況,則需再次進行手術[6]。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開放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術前全麻后以CT技術明確病灶位置與體積大小,取合適體位后在適當?shù)奈恢米鲂毙蔚氖中g操作切口,切口長度5~7 cm,全面探查結石部位情況,及時將結石取出。術后經0.9%氯化鈉溶液沖洗,確保未發(fā)生病灶殘留后,可在置管后縫合,并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7]。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切口長度、操作期間出血量、手術操作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術后病情復發(fā)情況、治療總有效率、術后不同時間點疼痛程度、生活質量評分以及治療滿意度等。臨床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患者術后臨床癥狀消失,通過影像學檢查證實病灶得到完全去除,未出現(xiàn)術后并發(fā)癥,無復發(fā);有效,術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減輕,通過影像學檢查證實去除率>50%,術后患者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術后無復發(fā);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甚至復發(fā)[8]。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疼痛程度標準:采用VAS評分法在術后當天和術后3d對疼痛程度分別進行評價,分值0~10分,0分表示完全無痛,10分表示疼痛最嚴重[9]。生活質量評價標準:以SF-36量表在術后當天和術后3 d分別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量表共包括8個方面,涉及36個問題,量表滿分為100分,患者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理想[10]。滿意度:在出院當天以不記名打分問卷,對滿意度進行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得分<60分為不滿意,得分≥80分為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11]。總滿意度=滿意度+基本滿意度。并發(fā)癥,主要為術后感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切口長度和手術出血量比較治療組患者手術切口長度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切口長度和手術出血量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cision length and blood lo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手術切口長度和手術出血量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cision length and blood lo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2.2 兩組操作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比較治療組手術操作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操作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time,postoperative ambul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of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手術操作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time,postoperative ambul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of the two groups(±s)
?
2.3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和復發(fā)情況比較治療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術后病情復發(fā)率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和復發(fā)情況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7%(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Table 4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5 兩組術后不同時間點疼痛程度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術后3 d,兩組患者SF-36評分均高于術后當天,VAS評分均低于術后當天,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當天,兩組患者VAS評分和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3 d,治療組VAS評分和SF-36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術后不同時間點疼痛程度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pain degre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5 兩組術后不同時間點疼痛程度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pain degre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
2.6 兩組治療方案滿意度比較治療組總滿意度為9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5%(P<0.05),見表6。

表6 兩組治療滿意度比較[n(%)]Table 6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wo groups[n(%)]
以往開放性手術為復雜性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主要治療手段,但在實施手術操作過程中,會對患者機體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傷,誘發(fā)諸多并發(fā)癥[12-13]。自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后,手術的適應證更廣,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得到明顯控制,近年來已經逐漸替代傳統(tǒng)開放性手術[14-15]。本研究中,治療組患者手術切口長度和操作期間出血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手術操作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復發(fā)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7%(P<0.05);治療組術后不同時間點疼痛程度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滿意度為95.5%,高于對照組的79.5%(P<0.05)。
綜上所述,采用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泌尿系統(tǒng)結石,可減少操作期間出血量,減小操作切口,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明顯縮短手術操作時間和術后恢復時間,減輕術后疼痛,從而改善生活質量,提升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