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麗 馬曉娟 畢紅偉 馬帥賓
摘 要:水處理工藝在當下具備重要的價值和作用,是城鎮鄉村居民有效獲取清潔水資源的重要源頭,也因此做好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的應用,以及該工藝的發展就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就針對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的發展應用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對實際的工藝發展起到一定幫助作用。
關鍵詞: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工藝發展
1.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的應用
當下的自來水廠日常工作中,存在多種不同的水處理工藝,而在當下得以應用的技術工藝主要涵蓋如下。
1.1生態處理系統
生態處理系統是利用生物鏈處理城市污水,通過吸附、截留、轉化與存儲等多種手段進行污水處理,多用于處理污染程度輕微、不含化學物品等有毒有害性污染物的城市污水,典型工藝包括人工濕地、氧化塘兩種。人工濕地工藝是按照自然濕地構造,采取人工手段來建設濕地生態系統,如在洼地上方鋪設適當厚度的填料層,在填料中加入土壤與礫石形成填料床,并在填料床中種植水生植物與繁殖微生物來形成穩定的小型生物系統,通過管渠向人工濕地引入城市污水,對污水進行吸附、轉化、截留、貯存等多道處理,起到植物根系截留固體物質、生物降解有機物大分子等作用。此種工藝有著無須消耗能源、操作簡單、生態環保的優勢,但實際處理能力有限、人工濕地面積大,需要開展后續養護管理工作,可以將其作為市政污水處理體系中的一項補充技術。
1.2MBR工藝
MBR工藝是一項以膜生物反應器為核心污水處理設施,通過膜分離單元依次去除污水中所含的各類污染物質的處理工藝,有著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污水處理靈活、污泥產率低與易于脫水操作、出水水質穩定的工藝優勢。在應用此項技術時,需要預先檢查待處理污水水質成分,根據污水處理目標與所含污染物種類來使用相應的膜分離組件,如使用微孔膜或透氣性致密膜對污水進行曝氣處理,使用萃取膜去除污水中的揮發性有毒物質和有機污染物,使用固液分離型膜取代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處理。此外,在應用MBR工藝處理污水時,需要始終保持較大的曝氣強度,以此維持傳氧速率,起到控制污水沖刷膜表面、增加膜通量、預防膜污染的作用,并定期開展膜分離組件更換與清理作業,如果出現膜污染問題,將會因此影響到出水水質。
1.3化學沉淀法化
學沉淀法是向待處理污水中投入適量的氫氧化物與鹵化物等化學物質,使化學物質與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化學反應,進而形成難溶于水的沉淀物,將其靜置一段時間,在重力作用下使沉淀物與污水中的懸浮顆粒出現沉降現象,以此實現固液分離效果,將上層水排出,處理底部沉淀廢渣,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汞、鋅、硫等離子與有毒化合物。此項工藝有著操作簡單、出水水質穩定、能耗小的優勢,但存在著需要反復沉淀廢渣污泥、缺乏有效廢渣處理方法的局限性,廢渣處理不當會污染周邊生態環境。此外,在應用化學沉淀法時,應注重根據污水處理目標與水質成分來選擇合理的沉淀劑用量,可以適當增加用量來強化污水處理效果,但實際用量最大不得超過理論用量的50%。
2.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的發展
除卻上文的處理工藝外,本文認為為了有效的實現自來水水廠水處理工藝的發展,相關單位企業要注意做好如下的工作。
2.1優化創新運營管理模式
當前我國加大了對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力度,逐漸推廣覆蓋偏遠地區,但是建設后缺乏有效的污水處理長效運營管理機制,通常設施建設完成后委托給當地村級部門進行運營管理,并沒有專業的管理團隊繼續監督。而托管本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運營的不當影響效益。因此,必須要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的后期運行管理監督,一方面可以培養本地人才,注重引進高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培訓專業知識,建設污水處理專業管理隊伍,自給自足;另一方面可以引入專業運營團隊,將污水設施管理常態化、規范化,現代的專業運營團隊可以同時管理多數量、多區域的污水處理設施,工作效率高,管理效果好,可以避免政府污水處理投資的浪費,提高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改善環境助力。
2.2纖維過濾技術在工程的應用
目前纖維過濾技術在污水廠深度處理、水廠供水以及特定工業廢水處理等方面運用廣泛,因此未來的工藝技術發展,也可以注意加強對纖維過濾技術的深度應用。受國家污水廠提標改造要求,污水廠都必須解決二沉池出水中過量的懸浮物。污水深度處理工藝常采用混凝、沉淀、過濾、氧化等,而關鍵技術還是過濾,纖維過濾成為深度處理的一個重要選擇。例如,某污水廠的深度處理組合池就由微絮凝池和高效短纖維濾池組成,最終出水懸浮物在5~7mg·L-1;某污水廠對二沉池進行纖維過濾處理,最終能去除88%的懸浮物。纖維過濾池可以接在二沉池后,能有效地去除懸浮顆粒和污泥絮體,該技術將在污水廠深度處理中發揮巨大作用。纖維過濾特別適合用作凈水處理。首先水源水的有毒有害物質含量低,主要去除物是懸浮物與微生物。有將纖維過濾聯合混凝用于海島雨水過濾的研究,其出水濁度一般能得到很大優化;在舊自來水廠的擴建改造中加入了絮凝池和纖維過濾池,不僅產水量能達標,還能節約了建設成本,簡化過濾池的操作和維修。可以將飲用水原水進行絮凝操作后,導入纖維過濾池去除懸浮物和一些微生物,便能去除水中絕大多數的雜質。纖維過濾憑借過濾精度高、裝置質量小的特點,可以用于其他儀器進水的預處理保護,避免懸浮物對管道和設備造成損害。纖維比表面積極大,質量輕,成本低,是許多改性物質的良好骨架。因此傳統的活性炭吸附、樹脂吸附等領域,都可能有相應的改性纖維的應用潛力,改性纖維的定向化設計能力決定了它能夠廣泛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工業廢水。
結語
綜上所述,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本身包含多種不同種類的工藝技術,而為了更好的促進工藝的應用發展,就需要注意從多方面多層面入手,實現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尹茂想.自來水廠凈水處理工藝探析[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5):252-253.
[2]李鵬.自來水廠凈水處理工藝探析[J].科技風,2020(07):148.
[3]孫燕燕.自來水廠的水處理工藝方法及檢測設備管理[J].黑龍江科學,2019,10(20):80-81.
[4]何麗莎.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研究[J].現代鹽化工,2019,46(0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