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國
摘 要:隨著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精準農業開始走進田間、進入我們的生活,它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可以精確到具體的時間,準確的位置和確定數量的一系列操作和治理體系的農業,也是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它將先進的智能化技術與精細化農業相結合,既能提升機器的運行效率,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更加綠色健康。為此,我們對推廣農機智能化配置的意義和應用方式進行了探索,預測了精細農作農機裝備智能化配置未來的發展狀況。
關鍵詞:精準農業;農機裝備;智能化
引言: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生產能力的在不斷提升,傳統的農業作業形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農業前進發展的需要,農業未來的發展逐漸向精細、精準的農業方向轉變,智能化機械走上了歷史舞臺,成為了農業發展的一大亮點。
一、我國精準農業的原理和發展趨勢
精準農業是依據土壤營養成分的差異和農作物生長的環境不同,來種不同的莊稼,它的推廣和發展對我國的農業和環境方面都有不同的意義和影響。首先,從農業角度來說,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土地資源減少的矛盾不斷加劇,需要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優化土壤環境,這就要求走精細農業的道路,通過對成本、環境、農產品等方面的調節都有重要的影響; 另外,從環境角度來說,傳統的施肥方式導致部分土地施肥不均勻,超過農作物所需的肥料進入水源。精細農業的普及使得肥料的使用得到控制,更加關注土壤內的資源結構,減少了對環境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產量。
二、農業機械智能化推廣的重要意義
網絡時代的到來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人們將網絡運用到農業機械上,加上APP等實用軟件的幫助,在一定程度方便了人們對農業機械的運行情況進行隨時的操作和了解,便于及時保養、維護機械設備,保證機器能夠正常運轉。農機智能化的使用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物質水平、提升了農產品的品質、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改變了原來的生產模式,使我國的經濟向著更加健康、環保的方向發展。
三、農業機械智能化的應用途徑分析
1.動力機械的智能化
智能化的機械有多種類型,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還會增加更多的類型。例如,大型自走式農機、農用拖拉機等屬于動力機的類型。在智能化的機械駕駛室中,計算機上可以與多種樣式的設備相連接的接口。電子監視儀表的設計是相當便利的,也展示了它獨特的優勢,智能化的信息展示,充分的展現了其簡潔方便的特征。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大了對農機的研究深度,是因為它們意識到了促進農業裝配智能器械的關鍵性和緊迫感,同時也需要提升企業自身的核心技術,這是企業發展的良機同時也是挑戰。
2.工業機械智能化
隨著越來越多的先進的機械開始運用到農業工作中,工業方面也受到了影響,正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提升了農業生產的速度,降低了農業費用的支出,節約了大量的資源。另外,隨著社會的進步,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環境污染中,土地水質污染是最主要的,智能化的生產模式不僅有效的保護了環境,還減少了對土壤,水造成的污染。如今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在很多地區都存在,在灌水時,任其在地面漫流是傳統農業中最常用的一種灌溉形式,是比較粗放的,造成了大量的水資源流失,而智能化的農業生產運用的灌溉方式是精確變量灌溉器械,提升了澆灌的效率。噴灌機澆水時的速度、壓力、水量的大小都是可以調節的,進行作業的過程是比較靈活的,無論是澆水的時間,還是噴水的量都是利用計算機進行精確的計算,輕輕松松實現控制。
3.農機具配套智能化
農機具以合理的配套為基礎前提,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它的作用,大大的提高農機的生產效率。農機具在設計生產過程中應該考慮可以被不同的農機配套使用,實現一個機器可以有多種用途,配套設備更加智能化。例如,微耕機本身憑借靈活方便、一機多用、價格低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歡迎,四驅微耕機配套旋耕刀、除草輪、膠輪、打鐵輪、開溝刀等多種刀具,可完成耕地、除草、起壟、回填等作業;在此基礎上要強化對農機具制造的超前意識,防止每年都要更換,跟不上市場的發展,爭取做到大器件基本不變、容易損壞的器件能隨著改動配合著使用。技術研究要快速提升,以數據管理為例,過去五到八年之間開發的許多工具,幾乎所有都需要在實際農忙的人們那里獲取的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只有在一系列的農業作業中存在。精準農業的核心在于有準確的數據進行驅動,從土壤成分測試到合理的營養成分管理圖,再到精準的補充肥、收獲果實、植物保護,再到數字圖像和當季作物成長分析等一系列的更新換代,使農機具的配套越智能,也更加符合新時代農業進步的需要。
四、智能化農業機械的發展前景
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業生產水準不斷提升,農業器械在農業作業中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智能化的農業機械價值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大,不僅可以大大提升生產能力,還可以更有效地保護好環境,研究出來的機器與我國的國家情況相結合;例如,電拖拖拉機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操作也更加簡單,關鍵是沒有排放,不會造成污染,電力能源獲取相對而言更加容易,但是目前我國電動拖拉機的研究情況仍然較為遲緩。另外,借助4G網絡提升農業現代化的管理水平,利用相應的手機APP、電腦操作系統對農機的運行情況信息進行采集、下載、傳輸、處理、匯總和分析研究,為今后的智能化農業機械研發、使用、維修和養護提供參考價值,促進智能化農業機械的在我國推行和廣泛運用。
結束語:人才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許多提供精確服務的農業中間商,以及精準農業咨詢專家都感嘆,懂的計算機硬件、安裝軟件以及提供專業技術能力服務的相關工作人員很是缺乏。如今,村里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工業、建筑業、服務等產業中,農村人口結構向老齡化、女性化轉變。所以在未來的精準農業中,促進農業機械的智能化發展,培養人才也是當下最關鍵的內容。我國如今在精細作業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還遠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武欣竹,楊繼盛.我國智能化農業機械應用及發展建議[J].農業工程,2017,(6):62-64.
[2]黎運宇,李明.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應用現狀與對策分析[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6,(7):73-75.
[3]孫小美.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農業技術與裝備,2009,(9):22-23.
[4]劉昊,許天瑤.我國智能化農業機械發展概況[J].農業工程,2016,6(6):7-8.
[5] 徐明.農業機械的自動化與智能化發展及應用情況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1(0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