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林 李巍巍 歷雪冰
摘 要:為了國家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建設,植樹造林成為阻止土壤深度破壞的基本工作內容,林木種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需要國家各級政府部門以及社會企業對林木種苗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通過對目前林木種苗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全面掌握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科學的技術指導,結合各地區林木種苗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層次的種植優化,旨在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
關鍵詞:林木種苗;產苗質量;發展問題;策略優化
前言:“十三五”的工作計劃要求當中,明確提出林木種苗的發展新方向,為我國林木種苗工作進行全新的部署,通過落實種苗法的相關規定、抓好林木種苗的供應商質量,及時公布生產信息,讓社會企業共同參與國家林業種苗的發展。通過國家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對各地區進行林木普查,通過嚴格的篩選苗木種資源,保障全國各地的林木種植能夠達到生態環境建設的基本要求。
1 林木種苗發展現狀及特點
1.1 林木種苗產業發展現狀
林木產業成為我國植樹造林的重要支撐產業之一,在社會建設的過程中對生態環境建設將會產生重大影響。苗圃是林業種植中最基礎的生產經營單位,成為林木種植的重點建設環節,在二十世紀末期,國家意識到大量的工業建設對人們的生存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明確指出天然林保護以及退耕還林工作的重要性。為了讓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緩解,社會企業開始進行苗圃種植以及林業建設,直到去年統計結束時,我國修建改造的苗圃達到上千個,總計開發上萬畝土地進行林木種苗生產,為社會生態的保護提供了更豐富的更多的綠色資源。國家的大力推行,讓林木種植行業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推動全球植樹造林的進程,但在此同時也存在一部分的發展問題。
1.2 林木種苗產業發展特點
我國對生態建設的提出非常早,所以目前國內的林木種苗一定逐漸成熟起來,許多地區出現育苗種植的示范區域,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我國林木種苗生產規模非常大。目前國內育苗面積已經達到上千萬畝,在各個省區各個地區內都有完善的苗圃設施,林木種植商家數不勝數,尤其是當市場經濟體制發生轉變之后,苗木生產的單位就越來越多,形成大范圍的育苗基地。
(2)我國林木種苗產苗數量較多。大規模的苗圃林園建設,滿足了國內大部分的林木種植,每年產量高達上億株,成為生態防護的重要措施,大量的苗木為我國經濟收益也提供了較好的保障[1]。
(3)我國林木種苗種類非常全。國內苗圃育苗的種類非常全面,種屬科目高達50多種,幾乎包含了亞洲所有的林木種苗類型,超過三百種的苗木種類能夠符合我國各地不同的地形特征,在各種環境中都能夠找到適合生長的苗木類型。
2 林木種苗產業發展問題
2.1 林木種苗發展后勁不足
雖然目前我國的林木種苗產業規模較大、種類齊全、種植面積也非常廣泛,但是由于資源管理力度的不足,林木種苗產業還存在后勁不足的發展問題。大部門的苗木生產在前期開發時,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導致后期收益不能夠保障產業的運行管理,培育良種和新種的任務停滯不前,同時也無法保障稀有林木種類得到有效的保護,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對于維護苗木的健康生長還存在一定的漏洞,導致苗木無法健康生長,林木種苗后期管理發展不到位。
2.2 重要生產經營體系不完善
大部分的苗圃都是由私人承包進行生產管理的,零散的生產規模分布將造成林木種苗行業層次不齊地發展,私人承包幾十畝種植地也會由于人力不足造成資源的另一種浪費。分散的承包經營,還嚴重阻礙了社會信息的傳播,導致生產技術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導,雖然是大規模的種植范圍,但是物資資源得不到保障,也很難對林木種苗進行全面管理[2]。重要生產經營體系建立地不完善,造成我國苗木種植行業發展規劃化嚴重滯后,無法形成統一集中管理的先進模式。
2.3 育苗基礎設施建設有待提升
我國林木種苗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成熟階段,大部分的育苗基礎設施都經過了長時間的使用,在長期磨損消耗過程中,出現老化的跡象,與此同時,為了滿足不同種類的苗木種植,需要對林木種苗類型進行新的培育,這也需要大量的先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保障[3]。育苗設施建設投入的資金較高,政府沒有對此項基礎建設引起足夠的重視,造成市場交易制度不完善,無法提供更加科學的育苗設施。由于大部分的林木種植都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苗圃林園建設都處在較為偏僻的地區,相關的交通、物資、水利等及基礎設施建設還不能夠達到標準,這也對林木種苗中育苗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3 林木種苗產業發展建議
3.1 加大林木種苗的管理與研發力度
為了讓我國林木種苗事業發展地更好,需要加強對林木種苗行業的管理力度,同時也要加大新苗品種的研發力度,讓林木種苗產業能夠為不同地區不同環境的生長提供不同種類的苗圃。希望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都能夠對植樹造林引起足夠的重視,為林木種苗行業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條件,保護生態環境的建設,推動林業的全面發展。
3.2 改善林木良種基地的建設環境
為了保障林木種苗中各類品種的和諧共生,積極推廣新品種的使用是最好的解決方式,研發壽命更長、生長條件更簡單的良種,讓全國各地的林木建設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建立珍稀品種培育基地,通過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使用先進的育種設備,提升林木種苗的存活率,為市場中林木種植提供充足的苗種類型。
3.3 加大林木種苗標準化生產力度
根據2020年新出臺的林木種苗種植實施方案,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相關部門應該加大林木種苗標準化生產的力度,通過提升產業品質,讓更過的林業建設達到良好的成效。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林木種苗管理制度的建設,通過詳細的管理方案制定,保障林木種苗行業發展的順利進行[4]。
結語
林木種苗行業同樣也需要在相應的管理制度下進行生產與種植,讓其能夠在健康和諧的建設氛圍內,達到高效生產的工作目標,不斷引入高技術林木種苗培育人才,讓林業市場交易體制更加完善,推動林木種植的規范化、合理化建設,為我國生態環保事業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嚴俊.南京市林木種苗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與對策[J].林業勘查設計,2021,50(06):1-6.
[2]張建峰,葉偉.林木種苗在防護林建設中的重要性[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21):80-81.DOI: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1.21.026.
[3]孫增富,王寧,郭桂玲.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發展趨勢探討[J].中國農村科技,2021(11):66-67.
[4]王惠珍.林木種苗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村實用技術,2021(10):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