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萍
摘 要:近幾年由于我國不斷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旨在為我國未來幾十年培養專業人才,高職教育改革也不斷推進。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是歷史必然,多媒體與高職教學的融合是高職教學創新的新模式。
關鍵詞:多媒體;高職體育教學;乒乓球;融合
一、序言
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對我國高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的體育專業沒有達到專業化,但是因為我國近幾年的發展潮流符合高校改革,對大部分高職院校來說應該抓住改革機會,順應發展潮流。乒乓球是我國體育事業必不可少的項目,也是我國的標志體育項目。高職體育教學中乒乓球是很關鍵的項目,由于我國大部分乒乓球教學都忽略了科技因素,很少教學過程會使用到多媒體,本文針對該特點,致力于將多媒體和高職體育教學結合,希望能改善我國體育教學的現狀,提升高質量體育教育。
二、相關概念概述
(一)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對文字、數據、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實時信息交互的技術,又稱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計算機的使用領域,使計算機由辦公室、實驗室中的專用品變成了信息社會的普通工具,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管理、學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詢、商業廣告、軍事指揮與訓練,甚至家庭生活與娛樂等領域。
(二)“互聯網+”教育改革
“互聯網+”是一個新時代,在近幾年“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層面的內容。而“互聯網+”教育改革不僅符合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且符合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潮流。探索互聯網時代新的教學模式、鼓勵大多數高校加強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改革是突破高校教育瓶頸的關鍵。高職院校是我國職業教學的關鍵場地,體育教學模式如果能充分的與互聯網相結合,既符合我國“互聯網+”的潮流,也能滿足新時代學生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需要。
三、高職體育乒乓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教育是為了培養更多優質的工作于一線崗位的學生,能夠為我國產業升級培養更多實踐人才,幫助我國產業順利轉型,應對當前挑戰。
(一)傳統高職體育乒乓球教學不適應高職教學改革
傳統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是以教練的實踐經驗與教學經驗為主,以機械性的訓練、傳統的技巧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并未與當今教育改革的主體潮流相對應。當今教育處于“互聯網+”時代,當今諸多學生也是受科技改革發展影響的一代學生。傳統高職體育乒乓球教育模式創新速度較慢,不能滿足新時代學生對學習和技能掌握的需要,也不符合我國教育改革。
(二)理論與實踐結合度不足
高職學生接受的乒乓球教育大多停留在訓練運動技巧,但是導致高職教學中的專業教師都持有一種觀點,乒乓球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乒乓球的技能,注重在打球或比賽中實踐操作。這一方面發揮了乒乓球運動的本來目的,但是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對乒乓球理論知識的學習。
(三)多媒體技術教學模式較傳統
很多院校已經運用多媒體教學,例如:在課堂中教學使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替代教師使用傳統的黑板教學等。但是,像VR技術、數字模擬技術等新技術大多高職院校是缺失的。大多高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課件是較舊且較傳統的資源,沒有做到“因材施教”。
四、多媒體融入高職體育乒乓球教學路徑探索
盡管高職院校已經走上了教學改革探索之路,該過程終歸是漫長且復雜的過程,高職院校應樹立正確的改革觀念,不斷進步。
(一)高職院校教育改革
高職院校建議嘗試充分解讀我國“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要求,改變高職體育教育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體”,照顧到每一個高職學生的發展特點。高職院校教育改革應該盡快更新自己的改革速度,學習教育部關于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相關文件,改革自己的校園教育系統,例如:智慧校園等校園教學模式。該模式通過充分支持學生和教師線上線下的有機互動讓學校教學展現出了多樣化的特點。學校在充分解讀教育改革文件的同時,應該拓展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提高學校學模式的轉變。
(二)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
高職體育教師在乒乓球教學中應該兼顧實操技能和理論知識的融合,以保障教學質量為目的,在理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網絡平臺所展示出的最先進的教學視頻,引導學生多次觀看,找出其中的特點。在實操過程中,運用學生所學到的教學資源而教學技巧,例如教師在進行臺內快搓短球教學時,由于球運行的速度較快,學生還未領會到球運動的角度和方式,球已經轉變到了下一個運動狀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視頻在不斷的慢放過程中,不停的實操指導,學生掌握的程度就會較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分階段進行教學,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做好課前準備。其次,做好重難點講解;進行個性化指導。最后,課后評價系統要完善,課后讓學習及時對上課的教師做出評價,學校要為評價系統提供最優質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展示的結果需要將教師的教學內容形象地展示出來。在充分上課教學之后,與學生充分的自由時間,讓學生自由的多加鍛煉,老師作為指導的角色 給學生充分的自我發揮時間。
(三)創新多媒體教學模式
高校教學質量和效率不僅不符合我國政策對高校改革的要求也不符合培養優質的職業人才。對于高職乒乓球教學來說,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教學的興趣以及創新的目的。在現階段,大部分傳統高職院校的乒乓球教材中文字和理論知識的內容占比過大,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教學的發揮,高職院校畢竟是以職業教育為主要目的,不可能純理論化。
根據“互聯網+”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轉變要求,高職院校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利互聯網聯網給自己創造的良好的教學環境,與自己教練進行充分溝通,找出自己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的弱點和不足,通過互聯網所創造的優良的最先進的資源與教師充分溝通,這既符合高職教學專業化的要求,也能夠使高職乒乓球教育真正的成為一門科學教育。
五、結論
引入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諸多高職院校的選擇,高職教師應該利用該趨向給自己所提供的教學環境。充分學習最先進的經驗,幫助學生學習一門有必要的技術,借助多媒體既提高了教師自己的教學技能,也提高了學校的良好形象,調動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積極性與對乒乓球的熱愛,促使我國高職教育成功轉型。
參考文獻:
[1]查方圓.多媒體網絡技術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37(0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