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

最近幾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初見成效,農村地區經濟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增長,之所以如此,這和金融支持密不可分。農村金融支持涵蓋了諸多方面,包括政策性支持和合作性支持以及商業性支持等諸多方面,但因為受到相關因素限制,致使金融支持在基層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中衍生了一系列問題和矛盾,最終造成難以滿足農村經濟的發展需求。本文將立足于實際角度,對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金融支持問題予以詳細分析和闡述,之后在此基礎上探討針對性的整治對策,希望借此不斷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農村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始終占據著主導位置,所以說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關鍵的意義。金融支持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同時也是影響經濟發展成效的關鍵性指標。現在的基本情況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勢一片大好,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發生了重大轉變,正朝著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邁進,所以此時的金融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創建正規化、有效化的農村金融結構體系,將地區經濟發展和金融支持相融,才能展現出新時代農村的嶄新面貌。然而現實情況是,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金融工作中弊病猶存,以金融體系建設有待優化、金融產品缺乏創新等最具代表性,所以當務之就是要對農村基層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問題予以剖析,如此才能“對癥下藥”,促進農村地區經濟良性發展。
一、關于農村經濟發展中金融支持種類的劃分
首先,政策性金融支持類型。農村政策性金融支持,指的就是政府機構將國家信用作為擔保,以財政資金投入的方式去彌補商業金融活動中的遺留弊病,之后對農村發展進行金融支持,從而推動農村經濟良性發展,實現社會經濟效益和農民經濟效益的雙增長。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農村政策性金融支持項目開展的核心機構,進行農村政策性金融支持不以營利為目的,通過無息貸款,亦或是低息貸款的方式,對農業生產中的潛在風險進行擔保,并會給農民一定補貼,其金融性主要表現在有償性資金使用和效益性資金使用兩個方面。
其次,合作性金融支持。農村合作性金融支持屬于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金融運作模式,這和國內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吻合。需要注意的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它有著非營利性特征,秉承著自愿、平等、公平、公正等原則,靈活在農村地區開展信貸服務,如此來滿足一些貸款額度不高、分散性強、頻率高的金融需求。農村信用社是開展合作型金融支持的主要單位,其抱著平等自愿、互助自助的服務態度和運營理念,將農民閑散資金進行籌集、組織、調配,繼而全力支持多樣化的經濟合作項目,由此助力農業生產。
再者,商業性金融支持。農村商業性金融支持,它屬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下的產物,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以及中國建設銀行,這三大行是商業性金融機構的主體,并明確了自身經營目標與范疇,通過開展具體業務去對外進行金融支持。但就當前國內商業性金融支持方面而言,依舊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很多農村地區盡管說已經建立了農村商業銀行,但基本上均以合作模式去開展業務。有的金融機構核心業務不在農村,但依舊會對農村地區的一些資金資源等進行調配,以不同期限貸款去扶持地區農業生產。
最后,民間性金融支持。民間性金融支持指的就是當正規金融機構難以滿足實際需求的情況下,一些非正規金融機構、個體提供類似金融服務的一種模式。現在的基本情況是,民間借貸是面向農村進行金融支持的主要形式,其專業性和連續性特點十分突出,并且交易量充足,風險處理能力也很優秀。
二、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相關問題分析
(一)金融服務業務過于單一
金融服務業務屬于金融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一環,但就目前狀況來看,國內農村金融機構可以提供的服務業務種類為數不多,這就難以滿足當地經濟發展需求。需要注意的是,農村地區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憑借農業生產去促進經濟增長,但農業生產經營期間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干擾,譬如旱災和水災等。當出現重大自然災害時,農業生產水平就會下降,有的時候還會出現顆粒無收的情況,所以此時就亟需貸款幫助,但就現有情況來看,很多農村金融服務業務發展不到位,主要從事的是貸款和結算業務,對農村金融服務領域中的其他業務少有涉及,所以很難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
(二)金融體系有待優化
國內金融體系支持有待建立健全,現難以為國內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相應的金融結構支持和金融發展方式支持,隨著農村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農村金融支持體系以及結構等必然會危及到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樣態。通過數次調查和分析得知,部分農村地區的金融體系有待優化,在開展一些業務時,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備受影響,有時甚至會出現金融服務供給困難的情況。再加上國內農村金融機構,無論是在規模上亦或是在制度上,都存在局限性,所以這就充分說明了我國的農村金融體系構建工作任重道遠。
(三)國內農村金融環境不佳
因為農村地區偏遠,且經濟落后,發展速度和城市無法媲美,所以農村人的理財能力和金融意識都很弱,這就導致國內農村整體金融環境欠佳。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政策大力推進的今天,對農村金融市場少有關注,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只是單純依靠政府扶持,發展體系未能獨成一派,沒有鮮明特色。農村人口的投資意識和理財意識極度匱乏,所以很多農村中的金融市場常出現融資難的問題,這便難以推動農村經濟進步,并且農村中還存在一些非法借貸行為,這就會嚴重擾亂農村金融市場秩序,使得農村金融發展穩定性遭受重創。
(四)農村信用環境基礎薄弱
農村金融市場信用環境基礎相對薄弱,農業保險制度尚不完備,農村金融體系在執行保險制度的過程中需要信用承擔,但絕大多數農村人口沒有相應保單,造成農村人口貸款難度持續增加。隨著金融體制不斷建立健全,機構資金使用條件愈加嚴苛,國內農村貸款會變得更為困難,再加上國內農村信用環境趨于惡化,農民欠款、賴賬等情況屢見不鮮,這就會嚴重影響農村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對策研究
農村金融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一環,踐行精準扶貧方針,其和金融支持密不可分。在鄉村振興大潮下,農村地區金融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針對此種情況,在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務必要日漸完善農村金融管理與服務發展機制,做好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工作,如此才能促進農業、農民、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一)金融業務創新
農村金融支持服務工作的開展,務必要基于農村經濟實況來推進,唯有進行金融服務以及業務創新,才能透徹彰顯出農村金融支持的真正效能。
首先,農村支持需要獲取政府認可和支持,各地政府應明確農村金融機構在當地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在縣域內建立相應的金融機構、金融體系等,之后在此基礎上為農村金融機構配備專業工作者。
其次,政府要通過農村金融制度的建立健全,為國內農村金融服務工作開展、金融業務普及推廣等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障,通過優化金融服務配套制度,全面助力農村經濟繁榮發展。
(二)建立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正規化、常態化的農村金融體系構建,是推動金融支持在農村基層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科學合理且正規的金融體系建立,必定會促進農村金融支持工作更好地開展下去。
第一,農村金融支持要爭取農業銀行的支持和幫助,將農業銀行的業務慢慢發展成為國內金融支持的重要舉措,之后在農業銀行的大力支持下,對農業經濟發展給予重點扶持。
第二,可將農村人口視為中國重點經濟發展對象,并適時推動農村人口經濟水平的增長與發展。
(三)完善農村金融市場環境
首先,農村金融機構要借助鄉村振興政策去拓展農村金融的發展模式,要注重間接性融資和直接性融資的雙邊發展,在農村大中型企業中發揮出金融機構的介入效果,大力開發極具農村特色的金融服務產品。
其次,要幫助農村人口形成正確的融資概念和融資思維模式,讓廣大人民群眾的金融投資意識提升上去。作為新時期的金融機構,更應該在農村范圍內大力宣傳金融知識、投資意識,讓更多的人正確理解融資的重要性,讓民眾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以及金融業務。
最后,要全力幫助農民去處理資金流失和貸款吃力等一系列問題,要針對廣大農村人口建議起一套正規化、常態化、標準化的擔保機制,讓需要幫助的農戶可以及時得到貸款,以解燃眉之急,從而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四)創建優異的農村金融發展氛圍
第一,以政策引導的形式去引導中小型金融發展機構,使之迸發出金融力量,繼而大力幫扶農村地區經濟,讓當地經濟得以繁榮發展。農村金融機構要建立互幫互助的合作機制,中小型金融機構之間要互相扶持并借鑒經驗,通過查漏補缺,匯集個體力量,從而建立起更為龐大的農村金融體系。
第二,要鼓勵農業人口去創新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制度,在農村范圍內營造出一個絕佳的金融發展氛圍,通過金融業務創新來增加農村生產項目,由此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前來助陣,讓農村特色產業得到更好更優的發展。
四、結語
總的來說,農村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核心組成部分,若想全面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進程,一定要采用行之有效的金融支持手段助力經濟發展。就目前情況來看,國內農村金融支持中仍舊存在著諸多弊端與不足,金融不完善和金融環境不佳等問題最為突出,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抓緊進行金融業務創新,之后在此基礎上完善農村金融市場環境,最后則要創建優異的農村金融發展氛圍,如此方可促進農村金融支持工作的有條不紊推進,也才能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中共淮濱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