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建設,目前我國的國有企業當中正在積極的響應國家的號召而進行新的經濟體制改革。而且對于企業當中的管理會計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自從這一理論體系發表以后就受到了社會上各企業的廣泛關注。而管理會計對于國有企業日后的發展也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它能夠對財務的信息進行全面化的分析和處理,這樣也能促進企業在改革過后的穩定和發展。所以國企如何在改革中確立管理會計是目前所要重視的任務。本文從管理會計的基礎工作內容、國有企業中管理會計的應用現狀以及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當中管理會計的應用對策展開討論,并提出了個人的見解。
一、引言
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至關重要,而且一直都是運行的核心,國家的財政部門也是十分重視對管理類會計的改革,使他們不僅能夠對日常的企業運作實施管理,還要統籌兼備,做好內部的各部分的管理和指導,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工作質量,并促進企業的發展。國有企業在我國是重要的經濟支柱,而財務管理也是他們工作的重心,同時也是改革當中比較困難的一點。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國的國有企業當中管理會計是有著很大價值可利用的,因為各種繁瑣的制度限制,國有企業的會計工作一直沒有得到良好的改善。
二、管理會計的基礎工作內容
(一)管理會計的概念
在國企當中經常會因為某些事情而開展報告會議,而管理類的會計就是在會計系統當中所分離而出的,和財務會計屬于一個行列,都是為企業的重大決策提出理論借鑒并幫助企業領導實行管理的,這也能進一步地推動我國國有企業的效益。管理類會計主要是服務于國企內部管理需求的,能夠在整理諸多信息的基礎上和財務與業務有機結合,幫助單位進行策劃、控制以及決策,以此來形成的一種管理類活動。管理會計在工作當中會牽扯到成本的核算,而且在很多的經濟活動當中為了滿足國企的實際需求并增加競爭力,他們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效果。
(二)管理會計的四大功能
管理類會計主要的功能有四個,就是組織、計劃、控制以及評估。其中組織就是利用國有企業當中已有的資源來為其提供更為優質的問責,從另一個方面上來講的話,就是將企業的計劃和目標結合起來并進行提前的預估和檢測。而它所屬的控制功能就是發揮自身的管理和控制職能,以此來保證內外部經濟的穩定運行。評估功能就是根據企業目前的實際運營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來施行預測預評估。
三、國有企業中管理會計的應用現狀
國有企業改革是離不開管理會計支持的,因為他們在很多時候都可以為企業提供信息數據和資源的支撐。一直以來國有企業在治理的結構上都十分缺乏機動性和平衡性,所以才會導致內部的管理效率一直不高。而且在這一結構基礎上股東是實際掌權人,而股東大會也只是被股份持有者所掌控的,這樣一來,管理者就會缺乏有效的約束。如果上市公司與股東之間進行關聯交易的話,那么其中信息機制就會出現不完善的問題,現如今我國的國企在管理會計的應用上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這只是在表面上所凸顯出來的,主要的原因有三個:
(一)財務運作模式與人員素質不符合管理會計的實際要求
現如今我國的國企經營方式主要是以集中核算為中心的,這種管理的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那些漏洞,所以如何優化會計的監督并保證企業內部信息的質量和提高運行的效率是企業所要考慮的。但是國企內部的組織結構非常得復雜,這樣的話,就會進一步增加管理會計在企業當中的工作難度,而且在實行監督管理的時候也無法發揮出最大化效應。在這種管理的模式下,財務部門的管理人員還是會存在著一些問題,就是在會計業務上相當嫻熟,但是在管理上卻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在新時期下對于國有企業改革基礎上的管理方式不知道如何去施行。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管理會計總是把工作的中心放到核算中,對于其它方面的管理并不是很上心,所以工作方向總是單一的,這也是弊端。再者是很多國有企業當中的管理會計只會一味地服從上級的安排,而不積極地去探索其它方面的管理和工作,所以他們的綜合能力提升體現出了局限性,缺乏創新。而且在管理會計如果自身綜合素養不符合實際要求的話,他們在參與到國有企業的一些重大經濟決策當中的時候是很難發揮出有效價值的。
(二)目前國有企業管理會計的制度不健全
管理會計在實際運作當中是需要和國有企業的管理方式相結合的,而且也要在政府的監管理念下完成,對于財政稅收這些方面都是基本上依賴于外部的環境。但是目前我國的財務稅收體制還正處于探索階段當中,并沒有完善,所以無法為管理會計的運作提供科學的環境。與此同時,管理會計在對財務信息進行整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公開環境下實現的,這也是為了確保其中數據的真實性和透明性。根據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實際發展的情況來看的話,很多國有企業都實行了數據本企業實情的財務會計管理方法,比方說,分析法、決策法以及成本控制法,但是這些還是無法滿足管理會計的應用范圍,而且也有極少數的國企沒有意識到管理會計在改革當中的實際重要性,只是確保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去要求會計整理運營和財務信息,所以并沒有考慮到管理會計制度是否完善這一問題。
(三)管理會計所需要的信息真實性不強
管理類會計和財務類會計是相互協作的,而且在前者工作的時候也會向后者索要財務信息,并且將企業內部的各方面管理類信息相結合,這樣就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來獲取信息,并將其處理,從而滿足我國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時的各方面理論需求。現如今很多國有企業都將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到一起實現一體化工作。因為國企的規模一般都比較大,而且其中內部的構造非常的復雜,經營范圍也很廣泛,那么相對應的其中信息的儲量也會很龐大,所以在搜集和整理的時候會出現緩慢的情況。
四、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當中管理會計的應用對策
(一)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管理素質
管理會計在管理的時候是實施具體工作的,只有通過企業所有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共同配合下才能發揮出一定的效果,但是更為重要的是管理類會計必須要有較高的綜合素養,這樣才能在工作上有責任心并盡心盡責。因此,國有企業應當合理地將會計管理人員的工作全方位宣傳教育,這樣一來所有的人員都會重視管理會計的工作,而他們也會因此變得更為積極性。再加上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滲入,如此就能不斷地提高管理會計的管理素質,而且也能為企業的發展謀求可持續發展路徑。
(二)應當在國有企業當中建立合適的管理會計模式
管理會計所要做的工作內容非常的廣泛,但是國有企業的諸多工作不一定都需要他們的支持,所以企業的領導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實現制衡效果。但是在進行管理會計的模型構建時,并不需要太快地做出決定,必須要在適當的時候將模型放到企業的實際運營管理上去比較,國有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運作是十分重要的,這決定著內部環境和合作的效率,如果說沒有合理的制度支撐,那么對于國企的運營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國企就必須要在管理會計的工作基礎上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比方說,先在整個企業的范圍內下達他們的工作范疇,或者是對于一線工作人員的監督職能,讓員工知道,并使管理會計樹立權威性,這樣一來他們投身于工作當中就更加有說服力。然后是對于人才的利用,需要綜合考慮到管理會計的真正能力和目前國有企業的內部運作和外部發展實情,把他們分配到最為合適的地方實行管理,這樣才能達到管理會計的最大化價值。
(三)加強對會計隊伍的建設和管理
管理會計他們每個人都是有著不同水平和能力的,但是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他們的管理類會計必須要建立在高水平和高素質基礎上。因此,管理類的管理需要先明確的了解我國的法律法規和國有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然后能夠具備操作計算機的能力,這樣也是為了他們日后的嚴格工作提供鋪墊。然后是國企也應當致力于培養管理會計的管理意識和管理責任,使他們在工作的時候能夠在自身的經驗和責任基礎上提高效率,而且有市場動向和國家政策的洞悉能力,也就是與時俱進的精神,這樣才能在國企發展的過程當中對其發展的計劃、目標以及決策做出有力的理論支持.。
五、結語
綜上所述,現如今國有企業的改革在新時期下的社會背景當中已經是勢在必行,那么作為國企當中的管理會計,他們的工作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在國企改革當中也要注重這一方面的任務。首先是要考慮到對管理會計的管理模式優化與標準化制度的建立,然后是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的壁壘,使管理會計能夠樹立創新意識,再加上專業化的培訓,這樣一來就可以讓管理會計在國企發展的過程當中發揮出自身的最大化價值,從而促進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內蒙古路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二工程處)
作者簡介:張學飛(1985.08)男,漢,河北省邢臺市威縣章臺鎮人,內蒙古路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二工程處,會計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管理會計在國企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國企財務監督的問題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