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飛燕
隨著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國已經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2020年的疫情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依然成績矚目,這背后少不了成千上萬小微企業的身影。小微企業正快速成長,但往往曲折艱辛,伴隨著種種風險,特別是財務風險。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技術的發展,國家大力推進“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前景廣闊,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小微企業在生產、經營等各方面都面臨挑戰。本文從南通亞明電光源廠實際出發,分析、識別“互聯網+”背景下該企業面臨的各項財務風險,并根據企業實際提出可行的風險防范方案。
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經濟實現了飛躍式的增長,在改革開放的經濟浪潮中,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不斷隨著國家的發展腳步前進,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我國民營企業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國家整體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受南通亞明電光源廠的委托,基于小微企業自有資金少,資產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弱,經營比較單一,市場淘汰率高,經營風險較高的特點,在“互聯網+”背景下梳理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并給出相應的防范措施。
一、“互聯網+”改革的概述
互聯網+是指在創新2.0(信息時代、知識社會的創新形態)推動下由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也是在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由互聯網形態演進、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中國絕大多數民營企業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發展壯大,伴隨市場經濟的成熟而成熟的。眾多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形成不僅經濟體量大,而且多元化經營,分公司、子公司星羅棋布的格局。與此同時,技術發展也是日新月異,“互聯網+”技術的推廣,勢必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和歷程,小微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危機。這種情況下,如果只傾向于追求高速擴張,疏于風險管理,特別是財務風險管控,對企業發展是極不安全的。
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經濟體開始大力推廣應用互聯網技術,除了一些高新技術型行業,在工業領域也逐漸推廣互聯網技術,從生產到銷售,不斷重構企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和生產組織及經營模式,加速企業轉型發展,將企業的利潤點進行了升級,聚焦在產品設計、售后服務和客戶個性化定制需求上。目前,我國提出的“互聯網+”戰略正式基于這樣的改革浪潮,跟隨世界的科技前沿,促進國家戰略轉型。“互聯網+”改革使我國企業實現了產業結構調整與整體轉型升級,各行各業都受益匪淺,行業之間的壁壘逐漸瓦解,加速上“云”上“線”,不僅完成了技術上的升級重構,還完成了組織體系上的轉型,使得我國企業在面臨世界挑戰時能從容應對,在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其中,小微企業在“互聯網+”改革中是最廣大的獲益群體,比如借助“互聯網+”改革,小微企業不僅有效解決了自身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降低了企業成本投入,共享其他企業的經驗、數據甚至資源,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渠道將企業生產、經營、投資決策與消費者及市場緊密聯系,但是迎來“風口”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如果企業不識別自身的風險,一味沿用原來的經營管理體系,將給企業的經營埋下巨大隱患。基于此,本文受南通亞明五金電光源廠委托,從該企業的實際經營、發展狀況出發,分析、識別“互聯網+”背景下該企業面臨的各項財務風險,并根據企業實際提出可行的風險防范方案。
二、南通亞明五金電光源廠財務風險識別
(一)國家政策風險
2015至2020年我國制造業的增速整體回落,國內、國際市場都比較低迷,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給經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制造業是國家的重點行業,受“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政策影響,改革逐步深化,智能化、信息化成為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主營業務發展、資產規模擴張產生一定的影響。國家對制造業政策的調整會給行業帶來政策性風險。南通亞明五金電光源廠作為小微制造企業,自身對于高新技術的投入有限,面臨國家“智能制造”的行業導向,在智能化方面投入、改革力度不足。隨著國家和市場的“智能化”需求不斷擴大,有極強的被替代、淘汰的風險。
(二)融資風險
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但是小微企業普遍面臨著融資渠道狹窄,融資困難的窘境;銀行借款是最重要的外部融資渠道,然而銀行很少為他們提供信貸;同時小微企業普遍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不僅權益性資金來源非常有限而且很難獲得長期債務支持。盡管隨著“互聯網+”改革的推進,許多線上P2P平臺能夠為小微企業的融資帶來曙光,但是往往面臨著借款費率高,償還周期短,償債壓力大等風險。此外,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不法的P2P平臺破產倒閉的越來越多,導致小微企業可以選擇的余地減少。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著過高的資產負債率,在經營、籌資和投資等環節,債務資金都占據了較高的比例,使得小微企業往往債務成本高,償債風險大,資金流壓力大。南通亞明五金電光源廠也面臨籌資難的困境,往往在“籌資成本”和籌資效率之間難以權衡,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自身的發展,面對諸多機會也只能望洋興嘆。
(三)管理風險
小微企業的管理層往往財務和會計兩個概念分不清,只注重銷售額的增長,缺乏風險控制意識。同時忽視企業長遠發展,注重短期收益,導致成本失控,超過企業自身資金運轉的承受能力,最終使得應收賬款過多,企業無法收回相應資金流。在賒銷過程中,很多小微企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不夠,盲目賒銷,造成應收賬款失控,相當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線上訂購的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新的生機,成為企業增長的重要部分,但是不應該盲目授權,如果不了解客戶的資信狀況就接受訂單,反而會導致錢貨兩空的困境。
三、南通亞明五金電光源廠財務風險防范方案
(一)積極進行產品開發,緊跟政策潮流
面對新興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企業在做好現有業務的同時,必須要將眼光放長遠,不僅要看到當前的發展,更要看到未來的趨勢。在“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改革等政策的不斷推進下,南通亞明電光源廠也要與時俱進,更新產品、管理制度和財務體系,尤其是產業鏈、供應鏈的智能化,企業的信息化在當前的“互聯網+”背景下至關重要。同時,要適當加大研發投入,對市場需求的把握要及時,在現有市場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新市場,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企業發展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二)謹慎選擇融資渠道,設立財務風險基金
在制造企業中,“現金為王”是不變的黃金法則,但是小微企業的信用和償債實力有限,除了自身經營產生的現金流量,外部的融資渠道比較有限,而且融資難度較大,對于小微企業的發展,融資渠道的開拓和選擇至關重要。目前,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選擇雖然不少,但是想要找到融資成本、融資風險、償債壓力都合適的渠道還較為困難。很多小微企業會選擇網絡融資平臺,往往也不盡如人意,會面臨償債周期過短,償債壓力過大的風險。隨著金融監管和相關制度的完善,網絡融資平臺會逐漸達到一個平衡,最終市場會篩選出一些籌資費率和融資周期都適中的融資平臺。
為了加強企業自身的風險抵御能力,防范可能出現的現金流危機,企業應建立財務風險基金,比如償債基金、壞賬準備金、長期投資減值準備等,來應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損失,增強對財務風險的抵御能力。財務風險基金的設立可以是企業管理層樹立節約意識,一點一滴的積累防微杜漸,在真正面對危機的時候就可以從容應對。
(三)完善客戶信用系統,建立應收預警體系
面對企業的賒銷風險,盲目擴大銷售致使企業最終無法收回相應的款項從而蒙受巨額損失,南通亞明電光源廠應著力完善客戶信用系統,推進客戶信息數字化,可以采購專業的信息管理服務,讓專業的公司完善企業的客戶管理。企業可以設置專門的信貸專員,制定客戶信用管理制度,形成系統的文件,由上及下讓管理層推進客戶信用管理,深化企業信用管理意識。在“互聯網+”改革時期,企業要善于借助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評估,對老客戶進行監管,對新客戶進行審核。從技術到制度,全方位把控客戶信用,做好企業的銷售回款,為將來的穩定發展打下基礎。
除了在源頭上控制應收款的質量,本企業還應該建立適用的應收賬款預警體系,一方面運用賬齡管理對達到一定期限仍未收回的應收賬款重點預警,安排專人負責收回,另一方面,將應收賬款回收考核放在績效考核工作中,獎懲分明,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從根源控制企業應收賬款回收的質量。
(四)樹立風險意識,完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針對南通亞明電光源廠的管理現狀,發現了管理人員意識松懈,專業能力不足等問題,本企業應建立和完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特別是建立以現金流量預算為主的短期財務預警系統和以價值觀念為基礎的盈利能力、長期償還能力、營運能力、發展潛力等為主要指標的長期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于可能出現的危機要心中有數,未來遇到風險真實發生才可以應對自如。
合理地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選擇使用財務風險度量方法,將有助于企業籌資和投資決策,有效地度和控制財務風險。小微企業的發展必須要緊跟“互聯網+”改革的時代背景,抓住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并有效應對,才能在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
(作者單位:江蘇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