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靜
當前企業發展承受競爭壓力較大,如何統籌內部運營資源,盤活資源存量,增強抗壓能力,規避發展風險,成為企業需通過管理解決發展難題之一。其中,內控作為創建以管理目標為導向的責權清晰組織,可在組織內部相互制衡、約束、評價、協作基礎上達成企業發展目標。績效管理作為通過效益考核、績效輔導、績效計劃及績效結果應用提升部門、組織、個人績效的管理舉措,能賦予企業發展無盡生機活力。本文通過探析融合內控與績效管理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方略,以期提高企業綜合管理質量。
全面預算管理有別于以往的預算管理活動,通過預算針對企業非財務資源、財務資源進行考核、分配與控制,便于提高組織協調性,能共同完成經營任務,需企業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預算屬于系統性較強財務管理方法,用以分配實物、財務、人力等資源,使企業能增強競爭實力并完成發展任務。全面預算管理需工作人員積極參與,這離不開內控與績效管理。有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特點不突出、原則不全面、執行控制效率較低、管理手段僵化、管理目標模糊問題,無法發揮績效管理及內控作用。基于此,為提高企業管理質量,探析融合內控與績效管理的全面預算管理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一、融合內控與績效管理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必要性
(一)提升企業戰略決策水平
企業戰略性運營目標經由全面預算管理予以量化、固化,預算執行及實現戰略目標處于同一軌道,針對預算加強監控,能最大程度落實戰略目標。為通過預算迎接未知與挑戰企業各部門需積極配合,基于內控維系相互制衡、約束、協作關系,使企業應變能力更強。企業戰略性應變能力無法僅憑某個部門或個人予以增強,為此需展開績效管理工作,挖掘員工潛力,助其解讀戰略目標并肩負責任,在遵守企業規范、貢獻聰明才智基礎上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有效性。
(二)增強監控及考核的能力
預算編制向企業全面展現財務信息及業績指標,將預算執行結果視為業績考核依據之一,針對執行情況與預算展望進行分析對比,為企業采取監管舉措并糾正預算偏差給予支持。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離不開考核,為保障考核能被員工接納需以績效管理為依托發揮作用,使員工能清楚考核流程、方法、意義,在績效管理約束、指引、鞭策下推動全面預算管理方案,加之內部控制,增強企業監控及考核能力。
(三)高效調配企業運營資源
全面預算計劃、預算管理過程、預算指標數據能直觀體現企業各部門運用內部資源效率與需求,是分配、調度、統籌企業資源原點,通過預算編制保障內部資源配置均衡,能支持各部門發展,合理安排有限資源,避免出現企業浪費資源現象。基于此,企業需融合內控與績效管理展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以內控組織為依托提高內部資源流通效率,時刻反饋資源利用情況,運用績效管理手段定性、定量反饋資源綜合調配結果,指引各部門及員工改進資源利用對策,繼而達到經由全面預算管理高效調配企業運營資源目的。
二、融合內控與績效管理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難點
(一)特點不突出
全面預算管理、績效管理、內控的融合存在一定阻力,需在實踐中總結三者協同管理特點,以共通點為依托建立健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為發揮績效管理及內控作用奠定基礎。當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與內控、績效管理的融合存在特點不突出問題,主要源于三者協同管理經驗較少,未能篩選共通點,影響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成效。
(二)原則不全面
原則是保障管理框架穩定、合理、高效的基礎,只有原則清晰才能疏通管理渠道,規避管理矛盾,凈化管理環境。有些企業因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控、績效管理融合管理理念陳舊,雖然在全面預算管理中重視績效管理、內部控制,但三者相對獨立,并未在統一聯動前提下制定配套原則,績效管理、內控在全面預算管理中的作用降低,有礙全面預算管理體系良性發展。
(三)執行控制效率較低
為避免全面預算管理流于形式企業需加強執行控制,這是績效管理、內控發揮作用的關鍵一環,旨在提高控制效率,落實管理目標。有些企業存在全面預算管理規劃性有余、實操性不足問題,主要源于融合性全面預算管理經驗少,缺乏配套執行控制對策作為依托,使企業無法在全面預算中發揮績效管理及內控功能。
(四)管理手段僵化
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各環節運營所產生的財務數據信息有極高要求,這是企業非財務資源、財務資源優化配置先決條件,保障管理活動具有全面性、針對性、可行性。有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手段僵化問題,預算中對人力的依賴性較大,容易出現預算結果不準確、信息遺漏、管理不到位現象,這就需要創新管理手段,在豐富多樣的管理手段加持下為內控、績效管理的融合奠定基礎。
(五)管理目標模糊
從表面上講全面預算管理、內部控制、績效管理出發點存在區別,企業需通過制定統一管理目標將三者融合在一起,共同為企業科學運營、高效管控、提高效益服務,如何制定清晰明確管理目標,成為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需解決問題之一。
三、融合內控與績效管理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措施
(一)突出內控與績效管理加持下的全面預算管理特點
第一,效益性。企業開展管理工作根本目的是創造增收,為此企業需突出全面預算管理、內控、績效管理效益性,通過組建協調、制衡、約束全面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并制定配套績效標準指引各部門、各位工作人員參與全面預算管理活動,肩負管理責任;第二,市場適應性。新時代企業發展需遵循市場規律,在供需關系指引下找準預算著力點,保障企業生產經營能滿足市場需求,為特定消費群體服務,提高產品及服務質量,達到建設優質品牌目的,使企業競爭能力有所提升;第三,主動性。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內部控制均需企業主動展開,為此企業需在戰略目標指引下形成內控組織,通過組織內部相互監督、制衡、配合完成全面預算任務,同時通過績效管理反饋預算執行結果,為內控調整組織結構提供依據,繼而從主觀出發形成符合企業管理要求的融合性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第四,綜合性。企業業務多樣、資源豐富、市場需求各異,全面預算管理不僅要事無巨細,還需具有綜合性,將其視為融合內控、績效管理突出特點,旨在全視域關注可能影響企業運營穩定性的預算因素。
(二)在融合績效管理與內控基礎上明確全面預算管理原則
第一,廣泛占有預算資料。預算資料是全局把控企業資源調配基調的重要條件,為此企業需整合績效管理中預算執行考評資料及內控資料,明晰各部門資源配置能力及需求,在此前提下做好預測,賦予全面預算管理前置性,從源頭著眼明晰管理風險,制定管理對策,提高管理效率;第二,健全組織結構。融合績效管理、內控的全面預算管理具有先進性,為突出其先進性需組建有關機構,理清權責界限,制定管理章程,理順管理思路,整合管理力量,攻克管理難關,保障管理工作有的放矢;第三,管理要有先進性。績效管理、內部控制與全面預算管理均具有資源合理配置、預判管理風險、加強組織管理作用,需發揮“1+1+1>3”作用,保障全面預算管理能解決企業運營實際問題,同時引入新理念、新手段、新模式,挖掘三者協同管理潛力。
(三)提高全面預算管理執行控制效率
第一,立足實際規范全面預算管理目標,從頂層著眼基于管理體系推行戰略決策,提高戰略方案執行性,保障各部門有充足資源作為支撐并能完成運營任務,確保企業宏觀發展追求能在全面預算中予以體現;第二,縱向解構管理目標,將解構成果視為內控及績效管理立足點,提高管理資源聚合效率,能通過內控及績效管理賦予全面預算滲透性,形成目標導向性管理體系;第三,立足實際加強全面預算調整,通過內控了解部門資源利用需求,在剖析績效管理結論基礎上明晰部門資源利用能力,結合經濟條件、市場環境、政策等因素調整全面預算對策,關注企業全面預算執行與預期的偏差及其成因,使全面預算管理更具發展性與實效性。
(四)發揮績效管理及內控作用豐富全面預算管理手段
良好的管理手段能提高企業運營管控綜合效率,為在融合內控、績效管理的全面預算管理活動中助力企業發展,企業需發揮內控、績效管理作用,不斷豐富全面預算管理方法。例如,企業可推行信息化管理體系,提高內控、績效管理與全面預算管理聯動性,在整合內控信息基礎上制定預算方案,優化配置企業資源,在預算執行中關注績效管理結果,在信息化管理體系分析處理該結果前提下調整全面預算方案,旨在減小預算偏差,提高預算執行效率,挖掘部門及員工潛能,通過全面預算追加企業效益。
(五)制定全面預算管理目標
第一,針對企業制定目標。新時代企業處于轉型升級風口浪尖,綠色、節能、低耗成為企業發展主要方向,為此需將其視為管理目標,滲透科學發展觀,發揮全面預算融合性管理作用;第二,針對員工制定目標。績效管理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內部控制亦需員工積極參與,基于此全面預算管理需針對員工制定目標,旨在體現員工價值,挖掘員工潛能,尊重員工付出,使員工能參與全面預算,成為驅動企業科學管理“主力軍”;第三,針對發展制定目標。全面預算管理是有計劃、有目的、有方法推動企業發展的管理手段,在融合內控、績效管理前提下制定發展目標,看清未來企業發展方向及需迎接風險,發揮融合性管理優勢,以規避未知風險為導向制定管理目標,突出管理“預計”、“預測”、“預估”特征,繼而提高全面預算管理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使企業能提高全面預算管理質量,企業需突出內控與績效管理加持下的全面預算管理特點,在融合績效管理與內控基礎上明確全面預算管理原則,提高執行控制效率,豐富管理手段,制定管理目標,繼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助力企業提高綜合效益。
(作者單位:內蒙古勝途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