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博物館是記載歷史文化的一個數據庫,結合現代工藝與文化,展示歷史的變遷,具有承接古文化和銜接現代文化的作用,因此博物館的裝飾和構建都需要精心設計,既要突出博物館的特色,也要起到裝飾文化的作用。在我國歷史上竹文化具有重要的地位,從古代延傳至今,已經成為我國物質文化的標簽,具有高風亮節的寓意,對現代文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本文主要研究博物館文化資源中的竹文化設計,僅供參考。
關鍵詞:博物館;竹文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1-0-02
0 前言
社會經濟發展快速,可利用能源日益緊張,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節約能源意識不斷加強,各種環境資源被不斷開發。竹子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地位獨特,也被應用在了博物館裝飾設計上。
1 博物館文創設計意義和原則
博物館中文創產品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是民族文化傳播的一種方式和途徑。利用中華傳統竹文化,結合博物館發展特點,可以設計出具有民族文化意蘊的產品,可以充分運用竹文化構建產品結構,通過江南竹子文創產品展示江南韻味,打造獨特品牌。于產品而言,博物館文創產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設計博物館文創產品時,可以結合文化背景和產品自身功能以及文化特色進行設計,使產品在具有相應功能的基礎上更具創新性,以創造出產品自身的品牌特色。
文創產品應當體現日常美學,博物館中的文化產品也是商品中的一種,應當以大眾審美為設計基礎,而不應該是館藏品單純的復制產品,需要在其中融入美感進行創意設計,要充分融合產品自身文化特點和審美功能,進而使文創產品更具藝術性。將這種產品作為博物館紀念品,既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審美觀,同時也能夠展示出作品背后的文化蘊意,進而體現出中華歷史文化。
此外,文創產品還要重視消費者的感受,根據自身體驗以及心理滿意程度,消費者對于任何一件產品都會有一定的評價。為了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可以根據人們的消費意愿和需求,在手工藝品上自行開展創意設計。例如,對于淘洗工藝、剪紙工藝、雕塑工藝等,可以自行建設一個創作坊,將這種文創產品的真實形態展現在消費者面前,通過這種方式使消費者能夠親身體驗文化產品的意義,進而提高人們的體驗。
2 國內外博物館竹子文創產品發展現狀
2.1 國內
從歷史和文化角度來說,博物館文創產品應當展示出歷史文化特征,同時要具有學術意義。竹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再加上其獨特的設計和制作工藝,使之成為了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首選材料。另外竹文化是傳統經濟載體,具有“綠金”的美譽,而如今節能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化,生態農業意識不斷增強,也為竹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竹子能起到環保、節能的作用,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可塑造性,也是傳統工藝品材料,從我國古代開始就已經有使用竹子制作各種產品的歷史了,竹文化是我國一項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1]。
2.2 國外
竹文化在國外發展也有一定的歷史。日本竹文化以及研究都是根據民間工藝品和生活用品制作而來的,對毛竹的研究比較深入,竹產品在日本的應用和開發都處于領先地位,甚至形成了一條產業鏈。日本竹子產品的制作收益主要建立在產品的精加工上,這種產品并不是傳統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手工藝品,而是根據現代設計理念,結合市場開發、生產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加工而來的。在日本,這種高科技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日本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竹產品輸出,其竹產品具有的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科技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世界竹產品的發展和使用方向。
3 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分析
3.1 設計要素
3.1.1 形態要素
通常情況下,形態指的是產品的外觀造型、狀態,在設計學中形態一般被用在產品外在形狀上,可以起到強化視覺感受的作用,同時也是影響觀者視覺記憶的重要因素,是文化傳播和承載的一個重要媒介。博物館帶有的文化內涵和特色都是藏品賦予的,各種藏品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其形態也會受環境、地質、人文、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因此,每個時期不同的地點都有屬于這個時代的文物,而博物館文創設計形態也是彰顯博物館特色的一種途徑[2]。
3.1.2 色彩要素
設計中色彩和形態具有一樣的作用,都能起到吸引人們目光和滿足人們視覺享受的作用,但是人們對色彩的心理反應相對于形態而言更為直接、強烈。除了形態以外,博物館中物品色彩的表現形式也具有相應的歷史特征,是歷史文化展現的一種途徑。因此,對博物館文創產品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色彩因素,以便于將博物館文化內涵和特征準確地展示出來。
3.1.3 材料要素
在人類發展歷史中,不同時代使用的材料也不同,在某一個特定時代,人們用來制造各種器物、產品所選擇的材料是固定的。材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科技、文明進步的表現,是展現博物館文化特征的一個因素。就目前而言,很多博物館文創產品在設計的過程中會將特殊的工藝或材料應用其中,促使消費者在視覺和觸覺上深刻感受到材料帶來的文化內涵。使用這種特定時代的材料,不僅可以體現出文創產品的特征,同時也能夠充分體現時代感,讓用戶體驗到時代歷史的變遷。
3.1.4 結構要素
產品結構是設計體系中一項重要的組成內容,起著決定產品形態與功能的作用,文創產品結構與上述要素具有同樣的作用,都能起到表現文化和時代特色的作用。在市場和博物館自身特殊性的基礎上,博物館文創產品結構大多來自現代制作工藝,并且進行了一定的簡化[3]。博物館文創產品在設計時,其形態和結構幾乎是同步進行的,這兩種因素同時進行更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宣傳和表達。
3.2 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方法
3.2.1 表層式設計
表層設計是平面設計的一種,這種設計主要將博物館內文化產品自有的符號、紋飾等作為文創產品的裝飾,然后將這些裝飾性元素和創意性文化產品進行深度融合,在此基礎上創新博物館文創產品,以此滿足人們對審美的要求。這種設計方案成本較低,制作工藝簡單快捷,并且具有制作周期短的特點,但是這種方法適用范圍比較廣,附加值比較低,設計出來的作品重復性比較強,生活中這種方式常見的應用有餐桌墊、印刷品等。
3.2.2 骨架式設計
這種設計通常情況下是提取博物館藏品中典型的造型元素,然后將這種元素進行轉化,之后將這種轉化的元素用在產品設計和制造上,進而形成一種具有文化意蘊的創意產品。與表層設計有明顯的不同,骨架式設計是建立在館藏品文化元素上的,通過夸張和變形的方式進行簡化、抽象設計,促使設計理念與產品功能相符,這種設計方式可以賦予產品更多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可以將自身價值體現出來,在這方面竹子文創產品具有較大的優勢。
3.2.3 意蘊式設計
這種方式相對于上述兩種方式具有更高的設計層次,不僅是單純的文化元素形態和結構的復制,這種方式更加重視博物館文化具有的深刻內涵,進而深入挖掘博物館特色,彰顯博物館核心文化意蘊。意蘊式設計應當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符合社會大眾審美,不可以嘩眾取寵,應當在彰顯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體現獨特個性化色彩。意蘊式設計是利用現代技術將傳統文化內涵和精神融入現代產品,具有較強的特殊文化內涵,帶有傳統文化故事底蘊[4]。
3.3 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應用
3.3.1 產品創意設計方面
博物館具有獨特的發展意義,肩負著收藏和傳承文化內涵的責任,其文創產品也應當具有文化意蘊,現代青年人更加青睞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形態優美、擁有獨特個性的產品,竹文化不僅具有歷史感,竹產品本身也是特殊工藝,有造型優美的特點(如圖1),且近幾年來國風興起,十分受青年人喜愛,使竹產品更得青睞,在博物館文創產品中引用竹文化也是傳承文化的一種途徑。可以針對這一內容采用調查表的方式進行市場調研,內容可以是圍繞博物館竹文化創意產品發表觀點;也可采用街頭采訪的方式,尋求更多人的建議,進而設計出符合大眾要求的產品。以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進而加大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
另外,調查時也可以增加價格方面的調研,如能夠接受的價格范圍等。目前博物館文創產品價格設置較高,消費群體都是中高階層,并不適合大眾群體消費,這給文創產品銷售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尤其是青少年在普遍收入不高的情況下,他們即使想購買也只能望而止步。因此博物館需要設置一個平民價格,使館內的文創產品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廣。而竹子本身成本并不高,因此制作出的產品價格也比較親民,這樣既可以加大文化宣傳力度也可以滿足人們消費需求[5]。
3.3.2 使用功能方面
文創產品不僅要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在生活中還應當具備較高的使用價值,這樣既可以促進消費也可供欣賞。博物館竹文化創意產品有很多種(如圖2),這些產品完美融合了傳統手工藝文化和竹材料,同時在生活使用功能上也可以滿足人們需求。此外,這些產品在設計美學上也符合時代發展,可以給人們一種傳統的親切感。
4 結語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發展迅速,與當代文明共同發展。結合傳統文化內涵和現代工藝進行設計,既能傳承歷史文化,又能夠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同時還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博物館在設計文創產品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大眾化需求,在價格、性能等方面多加斟酌。竹材料的使用能夠滿足上述要求,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降低產品價格,符合大眾消費觀。另外,竹產品工藝也是一項文化遺產,需要傳承下去,利用竹材料設計文創產品有利于傳承中華手工技術。
參考文獻:
[1] 張曉晨.以茶文化為主題設計的博物館空間分析[J].居舍,2020(36):89-90.
[2] 洪圖,樊傳果.基于漢文化傳播的徐州博物館IP開發設計探究[J].今傳媒,2020,28(11):105-107.
[3] 付森.中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理論與實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19):146-147.
[4] 龔雯軒,任婕.我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商論,2020(19):156-159.
[5] 任新宇,范平平.論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的影響要素與設計原則[J].漢字文化,2020(19):159-160.
作者簡介:張城瑜(1995—),男,江蘇常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