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學校 陳亞云
幾何直觀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可以提高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那么學生就能通過數形結合來逐漸轉變思維模式,扎實掌握數學知識,提升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效率。
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等設計教學方案,以便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知識。要想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教師就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用圖形來呈現教材中較為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讓講解過程更加直觀、清晰,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加深其對幾何內容的理解,讓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創設趣味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幾何直觀解決問題,提升學習效果。
比如,在講解“梯形的面積”時,教師讓學生拿出方格紙,并按要求繪制梯形,學生很喜歡這種動手操作的環節,每個人都很積極、投入。接著,教師讓學生自己嘗試數一數、畫一畫、剪一剪等操作,然后在小組中討論如何求得梯形的面積。有的小組直接數方格,認為這樣最快,但有的小組認為這個梯形小,如果是大梯形,就很難數清楚,于是他們把梯形分成了兩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求面積,還有的小組又畫了一個相同的梯形,經過拼接,形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它的底是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所以S梯形=(a+b)×h÷2。借助幾何直觀,學生不僅知其然,還做到了知其所以然,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
信息技術涉及許多先進的技術,將其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刺激學生的感官,有效激發其幾何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時可以用信息技術來呈現圖片和視頻,讓學生直觀地獲取知識,還能讓學生親自操作,近距離觀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電子白板、微課等信息技術豐富數學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直觀化原本抽象的幾何知識,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比如,在講解《觀察物體》時,對于足球、板擦、水杯等體積較小的實物,教師可以讓學生直接觀察,但是一些較大的物體卻難以在教室內進行觀察,所以教師可以先講解三視圖的觀察和繪制方法,然后用多媒體設備依次展示柱子、帳篷和糧倉的圖片,柱子的觀察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就回答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分別是長方形、長方形和圓形,而觀察帳篷和糧倉時,學生只能看出正視圖和側視圖,許多學生觀察良久還是不能確定俯視圖是什么,這時教師讓學生親自到講臺上用鼠標操作,拖拽圖片,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這次學生很快就知道了答案,還紛紛畫在紙上向教師展示。
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組織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自操作提升實踐能力與學習效率,同時也能更了解幾何直觀,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剛開始接觸數學知識,同時也是其思維能力、認知能力等發展的關鍵時期。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開展數學教學,尤其是要培養其幾何直觀能力,加深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要創設趣味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獲得學習感悟;善于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組織課堂實踐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幾何直觀,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其知識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