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東盟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及其應對探析
——基于非對稱相互依賴視角

2021-05-11 09:58:02畢世鴻
太平洋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一帶一路

畢世鴻 屈 婕

(1.云南大學,云南 昆明650091)

東盟是中國周邊外交優先方向,也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地區。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在東盟國家的陸續推進,取得了許多顯著成果,但東盟國家在歡迎并參與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疑慮”“反復”、討價還價,或縮減規模與成本等行為。由于地緣上的鄰近性及實力的不對稱性,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成功合作實踐更能消除外界疑慮,為共建“一帶一路”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為了使“一帶一路”倡議獲得更多國際理解和支持,實現中國—東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目標,透過這些表象探析東盟國家對共建“一帶一路”的本質認知、應對及其根源顯得尤為必要。

對此,學界已經開展了探討,并獲得以下主要成果:一是認為東盟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基本上持歡迎與懷疑雙重態度。薛力指出,東盟精英認為“一帶一路”為東道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亟需的資金支持,但也由于速度太快、規模太大、對東道國需求考慮不周引發疑慮。①薛力:“東亞國家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基于對東亞八國精英的訪談”,《東南亞研究》,2019年第5期,第124-137頁。Cahyo Pamungkas,Saiful Hakam and Devi Tri Indriasari,“Between Fear and Hop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Southeast Asia,”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view,2020,Vol.2,No.1,pp.1-20.米拉等認為,印度尼西亞既視“一帶一路”為合作新機遇,也視其為“威脅與控制”,可能引發印尼社會沖突。②米拉、施雪琴:“印尼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和反應述評”,《南洋問題研究》,2016年第4期,第79-91頁。萬納瑞斯·常(Vannarith Chheang)表示,東盟國家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國以“一帶一路”作為經濟外交的抓手,但同時也擔心經濟過度依賴于中國會限制自身外交政策選擇和戰略靈活性。③Vannarith Chheang, “China's Economic Statecraft in Southeast Asia,”ISEAS Perspective,No.45,2018,pp.1-7.李晨陽認為,緬甸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基本態度是歡迎并期待從中獲利,但對具體項目合作仍持謹慎態度。④李晨陽、宋少軍:“緬甸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和反應”,《南洋問題研究》,2016年第4期,第20-30頁。吳敏特(U Myint)強調,緬甸已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此前對“一帶一路”建設謹慎觀望的態度,轉而采取更務實的方式加大參與。⑤U Myint,“‘Thinking,Fast and Slow’on the Belt and Road:Myanmar’s Experience with China,”ISEAS Perspective,No.90,2019,pp.1-7.顧強認為,越南官方和學者層面對“一帶一路”倡議持歡迎和懷疑的雙重態度,但商界與普通民眾層面則不甚關心或了解。⑥顧強:“越南各階層對‘一帶一路’的認知與態度及其應對策略研究——對越南進行的實證調研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6年第5期,第97-109頁。郭清水(Cheng-Chwee Kuik)表示,馬來西亞總體上對“一帶一路”倡議持支持態度,但也存在反對和質疑。⑦Cheng Chwee Kuik,“A Tempting Torch?Malaysia Embraces(and Leverages on)BRI Despite Domestic Discontent,”Asian Politics& Policy,Vol.9,No.4,2017,pp.652-654.二是認為南海問題是影響東盟國家對“一帶一路”建設認知與應對的重要因素。趙洪認為,東盟各國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受益者,但南海問題及東盟凝聚力問題仍然成為倡議推進的較大阻礙。⑧趙洪:“‘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東盟關系”,《邊界海洋研究》,2019年第1期,第25-37頁。李明江表示,維持南海穩定與和平對“一帶一路”在東南亞地區的持續推進至關重要。⑨李明江、李倩如:“‘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的進程與展望”,《邊界與海洋研究》,2019年第2期,第74-88頁。陳依齡(Irene Chan)認為,東盟應該一致對“一帶一路”倡議做出反應,否則可能產生“被分化和邊緣化”的風險,南海問題是影響東盟國家共識的主要因素。⑩Irene Chan,“Current Trends in Southeast Asian Responses to the Belt and the Road Initiative,” S.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2017,pp.42-51.三是強調中國應進一步回應東盟國家的需求,緩解其對“一帶一路”的疑慮。賽義夫·哈坎(Saiful Hakam)等表示,中國應該提高“一帶一路”建設的透明度,使其更能適應東盟國家民眾的利益需求。?薛力:“東亞國家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基于對東亞八國精英的訪談”,《東南亞研究》,2019年第5期,第124-137頁。Cahyo Pamungkas,Saiful Hakam and Devi Tri Indriasari,“Between Fear and Hop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Southeast Asia,”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view,2020,Vol.2,No.1,pp.1-20.穆雷·希伯特(Murray Hiebert)認為,即便“一帶一路”項目在東盟國家推進的過程中面臨挑戰,但中國表現出了足夠的靈活性和妥協意愿,并做出了相應調整。?Murray Hiebert,“China’s Belt and Road Finds Southeast Asia a Tough Slog,”ISEAS Perspective,No.95,2020,pp.1-9.上述成果表明,東盟國家對“一帶一路”建設既歡迎又存疑,并在此基礎上談及中國可能面臨的主要挑戰及應對建議,這些都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諸多有益的參考,但也留下了深化研究的空間,從理論視角探究其認知和應對的根源所在即是一個可以突破的方向。

基于此,本文從非對稱相互依賴的視角解析東盟國家對“一帶一路”的認知、應對及其根源。首先,嘗試構建非對稱復合相互依賴與國家政策選擇的分析框架,其中“國家”主要指相對弱勢的一方。其次,基于上述視角,闡明東盟國家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加深了與中國相互依賴關系的背景下,對合作收益和可能代價的認知。最后,結合分析框架,論述東盟國家的應對舉措及動因,以期為中國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周邊命運共同體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非對稱性復合相互依賴與國家政策的選擇

羅伯特·基歐漢(Robert O.Keohane)和約瑟夫·奈(Joseph Nye)認為,相互依賴是指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其可以是互利的結果,但并不必然以互利為導向,通常意味著自主性受到限制,且本質上具有非對稱性,這種非對稱性可以成為實力較強而依賴性較弱一方的權力來源。本文主要從處于相互依賴相對弱勢一方的視角看待其國家政策選擇。這些國家往往傾向于采取減少非對稱性的政策,通常這類國家面臨兩種類型的相互依賴:一是敏感性相互依賴,即感知外界強加變化的速度及政策為之變化前可能承受的影響;二是脆弱性相互依賴,涉及改變政策加以應對此變化所要付出的代價,其中,是否有可替代選擇決定了脆弱性程度的高低。①Robert.O.Keohane and Joseph 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4th Edition),London:Pearson,2011,pp.5-16.因此,國家往往選擇多元化的政策,增加自身可替代選擇以減弱脆弱性依賴程度。而國家越擔憂相互依賴關系中的脆弱性,越傾向于采取措施,防止自身脆弱性被利用。

1.1 非對稱相互依賴作為權力之源——減弱非對稱性

一般而言,依賴是指一種被外部力量所支配或受其顯著影響的狀態,而相互依賴是指相互影響或相互依存的狀態。當相關各方的交往產生需要各方付出代價的相互影響時(這些影響并不必然是對等的),相互依賴便會出現。而如果交往并未給各方帶來代價(如限制自主性),則只不過是相互聯系而已。通常情況下,無法預先確定某種相互依賴關系的收益是否會超過其代價,即不能確保相互依賴的關系將以互利為特征,相互依賴關系既會產生收益也會產生代價。除收益與代價很難精確衡量外,相互依賴的關系還可能在帶來巨大短期利益的同時,也導致長期的脆弱性增加與自主性喪失。②Bengt Sundelius,“Interdependence and Foreign Policy,”Cooperation and Conflict,Vol.15,No.4,1980,pp.191,198.在相互依賴狀態下,互惠效應很少對各方平等,而就依賴程度而言,幾乎總是不對稱的,這種非對稱性可以成為權力之源。可見,“依賴”意味著需要,“非對稱”是指一方需要從此關系中獲得的收益甚于另一方。因此,實力較弱、更重視從相互依賴關系中獲取收益的國家相應地處于弱勢地位,③R.Harrison Wagner,“Economic Interdependence,Bargaining Power,and Political Influenc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2,No.3,1988,pp.461-462.而實力較強的行為體則可以將此作為談判的權力來源,因為破壞這種依賴關系,其要付出的代價要小于相互依賴關系中的另一方,這就是“權力源自非對稱的相互依賴”。盡管相互依賴通常被視為一股走向合作的不可阻擋的力量,但現實情況卻并非如此。在相互依賴達到讓各國感受到威脅的程度時,通常最佳的應對之策是盡量減少而非擴大相互依賴。④Joseph Nye,“Independence and Interdependence,”Foreign Policy,No.22,1976,pp.131-132.有觀點甚至表示,相互依賴程度越高的國家,對其所依賴的國家就越敵視。⑤Mark J.Gasiorowski,“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Some Cross-National Evidence,”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30,No.1,1986,p.24.

相互依賴狀態影響著國際關系和國家行為,但國家行為也同樣會影響相互依賴的模式。⑥同①,第5-8頁。由此可見,國家的政策選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相互依賴模式。按照上述邏輯,如果雙方都存在利益需求,致使相互依賴關系加深不可避免,那么尋求收益的盡可能平衡,從而減輕非對稱性則是處于弱勢國家的合理政策選擇。具體就東盟國家而言,出于對合作收益的認知,其對“一帶一路”倡議總體持歡迎態度,但因存在與中國的實力差距,相關國家擔心與中國非對稱相互依賴的加深會成為中國的權力之源,因而極度關注收益平衡問題,希望盡可能減少與中國的非對稱性。

1.2 脆弱性相互依賴——尋求可替代選擇與減輕脆弱性

為深入理解相互依賴,有必要進一步區分敏感性和脆弱性。敏感性涉及政策框架內反應的程度,即一國變化給另一國帶來代價高昂變化的速度有多快,以及影響有多大,這是指在制定任何政策以改變這種情形之前,對外界施加的影響需要承受代價的可能性。而脆弱性意味著即便已經做出努力試圖改變,或者逃避這種情形,仍需繼續承擔外部施加影響的后果。①Joseph Nye,“Independence and Interdependence,”Foreign Policy,No.22,1976,pp.133-134.更具體而言,敏感性是指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通過相互作用所產生變化的速度,而這些變化發生在一組已建立的規則和政策背景下。例如,通貨膨脹和失業可以通過貿易或資本流動在國家間傳遞,這是由要素價格的國際差異造成的,因此不受規則和政策變化的影響。而脆弱性則是指規則或政策變化所造成的影響,如抵制、禁運和其他貿易中斷是對管理國際貿易的正式或非正式規則的改變,可能給受其影響的國家造成重大損失。②Mark J.Gasiorowski,“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Some Cross-National Evidence,”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30,No.1,1986,p.24.

敏感并不意味著脆弱,因為脆弱性高低更多取決于是否有合理的可替代選擇。由于政策很難迅速改變,因而外部變化的直接影響通常反映的是敏感性相互依賴。脆弱性相互依賴是通過在一段時間內對變化的環境做出有效調整所付出的代價來衡量的,即必須考慮如果能夠改變政策,情況將會如何?如果有更多的可替代選擇,適應外部變化的代價又會是多少?如果一個行為體可以通過改變其國內或國際政策來降低其所要付出的代價,那么僅考慮敏感性就難以精確衡量其權力資源。例如,石油進口占該國總需求量35%的兩個國家,似乎對石油價格的上漲同樣敏感,但如果其中一個國家能夠付出適當的代價轉向國內資源,而另一個國家沒有這樣的選擇,那么第二個國家將比第一個國家更脆弱。③Robert.O.Keohane and Joseph 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4th Edition),London:Pearson,2011,pp.10-16.奧蘭·揚(Oran Young)同樣認為,對環境敏感并不一定意味著會受到外部力量的顯著影響,結果更多取決于以自身實力為基礎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因而有必要將可替代選擇的可用性和代價納入考慮。艾歷克斯·英格爾斯(Alex Inkeles)認為,脆弱性相互依賴與更持久的關系有關,打破或改變這種關系需要付出代價。④Bengt Sundelius,“Interdependence and Foreign Policy,”Cooperation and Conflict,Vol.15,No.4,1980,pp.187-188.

在復合相互依賴的世界里,國家間關系的議程包括許多沒有明確或固定等級之分的問題,這意味著軍事安全并非始終是國家間關系的首要問題,國家追求的利益目標也更具多樣性。實力上升的國家可能將某一問題與其他問題聯系起來處理,從而導致該問題的政治化。⑤同③,第20-27頁。這也解釋了為何不論東盟國家是否與中國存在南海問題,都愿意采取務實態度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中國展開經濟合作,促進自身經濟和社會發展。但在合作的同時,又擔憂崛起的中國“可能將經濟問題與其他問題聯系,促使其政治化”。因此,為了盡可能減少這種相對于大國的脆弱性相互依賴,東盟國家都傾向于與中國合作的同時,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以此尋求除中國之外的可替代選擇,從而減少相互依賴的代價。

1.3 獎懲有效性與相互依賴程度大體呈正相關——竭力減少劣勢

相互依賴并不需要對稱,而且通常也是不對稱的。換言之,對于相互依賴所帶來的收益,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更為渴望;而所導致的相應代價,其中一方可能要比另一方高。為此,在相互依賴的關系中,處于優勢的一方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可以通過采取獎懲措施來影響甚至改變處于較弱勢一方的行為,即相對依賴性較弱的一方能夠操縱相互依賴關系,以增強自身影響力。當然,如果不對稱相互依賴不強,即較弱勢的一方不甚依賴于占優勢的一方,則不會受此限制,因為給予獎勵或者撤銷懲罰對其影響并不大。處于強勢地位的行為體采取獎懲兩種策略的成功程度,取決于弱勢一方對其初始和持續的依賴程度,以及從別處獲得所需的能力和自身實力水平等。換言之,相互依賴的程度決定了獎懲措施的有效性。如圖1所示,自主性越強,實施獎懲措施改變另一方行為的可能性或有效性就越低。反之,依賴性越強,占據優勢的一方越能通過各種舉措來影響另一方,從而達成自身的政策目標。但應該注意的是,盡管接受方對于獎勵的依賴是強烈的,但在獎勵已經獲得且可能無法收回的情況下,對供應方的依賴將不再成為限制因素。

圖1 獎懲有效性與相互依賴程度相關性示意圖

從根本上講,除非雙方之間建立了某種程度的相互依賴關系,否則不會達成一致意見,這種“一致”要么可以降低相互依賴的成本,要么可以增加相互依賴的收益。而“懲罰”“獎勵”或它們的組合(同時或先后使用)則是達成一致意見的重要手段。“獎勵”在雙方之間建立了一種相對而言較為積極的相互依賴關系,而“懲罰”則引發了一種消極的相互依賴關系。簡言之,在已形成的相互依賴關系的基礎之上,一方面,通過懲罰或終止懲罰改變依賴性較強行為體的行為;另一方面,通過獎勵影響其行為。為此,權力的兩個基本要求為:擁有權力的行為體“對他人提供的東西漠不關心”,以及“壟斷他人所需的東西”。雖然這實際上屬于比較極端的依賴,現實中不存在一方絕對依賴另一方的情況,但也可以據此了解在權力非對稱相互依賴的情形下,較強行為體所擁有的權力。而在這種情況下,弱勢行為體的典型手段是尋找“可替代的供應方”。①Richard Rosecrance,“Reward,Punishment,and Interdependence,”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25,No.1,1981,pp.33-40.

從外交政策的角度看,國家通常希望在相互依賴的狀態下最大化自身收益,但同時盡可能保持自主性。②Robert O.Keohane and Joseph 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Revisite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1,No.4,1987,p.730.這也正是東盟國家,尤其是與中國在南海存在爭端的國家,擔憂“中國將經濟獎懲措施轉化為政治影響力”的重要原因。為此,相關東盟國家傾向于采取更為謹慎的態度,竭力減少其認為可能的劣勢。

二、東盟國家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收益和可能代價的認知

如前所述,相互依賴關系通常涉及代價,這也是其形成的重要標志,而各方最初是出于對收益的渴望,才愿意形成這種關系并限制自身自主性的。但基于相互依賴關系中收益與代價具有不確定性、短期收益或許以長期損失為代價等考量,相互依賴關系中更為弱勢的國家,可能陷入一面尋求合作、獲取收益,一面又擔憂可能付出代價的困境。

具體而言,東盟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相對安全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較為開放的市場條件和頗具潛力的市場容量,成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重點和優先地區。東盟國家是中國主要的貿易伙伴和投資目的地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極具發展潛力的近鄰,其在避免中國過分依賴傳統市場方面具有重要價值。③“攜手共筑新時代的中國—東盟關系——駐東盟大使黃溪連在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演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18年3月14日,https://www.fmprc.gov.cn/web/dszlsjt_673036/t1542251.shtml。由此可見,中國對東盟國家存在需求。通過共建“一帶一路”,雙方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經濟融合持續深化,東盟于2020年首度超越歐盟和美國,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①“東盟歷史性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2020年9月27日,http://www.scio.gov.cn/video/42600/42601/Document/1688701/1688701.htm。從而實現雙方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的歷史性突破,雙方相互投資快速增長,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鑒于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存在的實力差距,作為相對弱勢一方的東盟國家希望繼續在中國新發展格局中汲取動能、獲取收益,助力自身發展,但同時又擔心在此相互依賴加強的背景下可能要付出的代價。而由于東盟國家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及與中國是否存在南海爭端等方面的差異,相關國家對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加深相互依賴的收益和代價的認知存在共性的同時,也體現出一定程度的差異性。因此,在對東盟國家進行整體論述的基礎上,有必要進行大致的分類并加以說明,只有了解東盟國家的認知和需求,才能通過加深相互依賴更好地實現互惠合作。

從圖2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雙邊貿易情況可知,雙方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呈現上升趨勢,“一帶一路”倡議的推行確實有效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雙邊貿易增長。

圖2 2016年與2019年中國與東盟國家雙邊貿易統計(單位:億美元)

續表

從表1可知,就東盟整體而言,30.1%的受訪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東盟家經濟發展以及中國—東盟關系的加強;35%的受訪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為東盟國家提供了亟需的基礎設施資金;約三分之一(30.7%)的受訪者表示由于缺乏足夠的信息,現在就分析“一帶一路”的影響還為時過早;近一半的受訪者(47%)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將使東盟國家自主性受到限制。最后,15.7%的受訪者認為“一帶一路”不易成功,因為倡議大部分項目未能完全惠及當地。①“The State of Southeast Asia:2019 Survey Report,” 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2019,p.19.由此可知,東盟國家認為最可能的收益是提供基礎設施資金并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最擔憂的代價是自主性受到限制以及可能導致收益不平衡。

東盟力推域內互聯互通,但面臨資金匱乏的局面,相關國家因而期待“一帶一路”倡議能夠協助填補巨大的基礎設施資金缺口,提升各國國內基礎設施聯通水平,從而消除發展瓶頸,帶動經濟和社會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在加強東盟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能有效聯通東盟各成員國之間乃至更大范圍的外部市場,有助于加速區域一體化進程。區域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可以使東盟國家融入更廣泛的區域增長機制,促使其制定以發展全球價值鏈為導向的政策。綜上可知,東盟國家愿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以此加強各成員國之間以及更大范圍地區的聯系,增強彼此間的相互依賴關系,推動區域一體化進程,這些必然成為東盟國家關注的重要收益。而由于相互依賴關系并不必然以互利為導向,同時即便存在互惠性也有可能不對等,因而東盟國家愿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加深其與中國相互依賴關系獲取收益的同時,作為弱勢一方,其還擔心這種關系可能導致一些代價,而對進一步深化合作存有一定的顧慮。對此,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及是否與中國存在南海問題,下文將東盟國家分為三類,分別為東盟欠發達且與中國不存在南海爭端國家、經濟相對發達且與中國不存在南海爭端的東盟國家,以及與中國存在南海爭端的東盟國家,并進行相應分析。

2.1 東盟欠發達且與中國不存在南海爭端國家的相關認知

第一類主要是欠發達且與中國不存在南海爭端的東盟國家,其渴望獲得中國的資金技術支持,如柬埔寨、老撾和緬甸三國。由圖2可知,三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總額在東盟國家中較低,但增長態勢明顯,表明其與中國的經濟相互依賴程度在加深。而從表1可知,柬埔寨和老撾是東盟國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經濟收益認知度最高的國家,緬甸對經濟收益的積極認知相對低一些。但就可能的代價而言,三國擔憂自主性可能受限制的比例分別為柬埔寨(50.0%)、老撾(31.0%)和緬甸(29.8%),緬甸對于代價的認知同樣是三國中最低的。

柬埔寨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并成為受益者之一,合作增加了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和游客量,促進了柬埔寨工業、服務業、農業和建筑業的持續增長。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柬埔寨經濟發展和減貧做出了積極貢獻,有效提升了柬埔寨的經濟競爭力。而老撾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將其從“陸鎖國”轉變為“陸聯國”,是推動其經濟飛速發展的關鍵因素。老撾國會計劃財政與審計委員會主任利伯·利布瓦保(Leeber Leebouapao)強調,共建“一帶一路”將為老撾轉變為內陸樞紐創造有利條件,中老鐵路意義重大,有潛力促進老撾與東盟其他國家乃至全球其他地區建立聯系,是老撾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轉折點。①“China's Belt&Road Initiative Poised to Boost Lao Economy,” Belt&Road News,March 27,2020,https://www.beltandroad.news/2020/03/27/chinas-belt-road-initiative-poised-to-boost-laoeconomy/.但與此同時,中老鐵路預計耗資59億美元,超過老撾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三分之一,而這些貸款還只是老撾所欠中國債務的一部分。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幅擴大的財政赤字將大大增加老撾的公共債務,老撾對此存在擔憂。緬甸同樣對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態度積極,2021年1月11日,緬甸國務資政兼外長昂山素季在會見訪緬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時強調,緬方希望同中方繼續深化互利合作,更好帶動緬甸的發展。緬方重視中緬經濟走廊建設,愿同中方及時協調,共同推進有關項目。②“王毅同緬甸國務資政兼外長昂山素季舉行會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21年1月11日,https://www.mfa.gov.cn/web/wjbzhd/t1845673.shtml。而緬甸同樣對“債務陷阱”表示擔憂,緬甸聯邦計劃和財政部部長梭溫(Soe Win)希望縮小皎漂港的建設規模,原因是擔心中國的投資過大,緬方可能承受更大壓力。③“BRI Backlash:Time for China to Reassure ASEAN,” AEC News Today,March 5,2019,https://aecnewstoday.com/2019/bribacklash-time-for-china-to-reassure-asean/.

2.2 經濟相對發達且與中國不存在南海爭端的東盟國家的相關認知

第二類為新加坡、泰國兩個經濟較為發達的東盟國家,且其與中國不存在南海爭端,但相較前三國而言,其對中國的經濟需求沒有那么急迫,歡迎“一帶一路”倡議的同時,態度更為謹慎。由圖2可知,中國與兩國的經貿關系相互依賴性日益增強,且貿易更趨平衡,尤其是與泰國的貿易。兩國對于“一帶一路”經濟層面的收益認知度在東盟國家中較高,但新加坡(60.2%)是東盟國家中最擔憂自主性受到限制的國家,泰國(51.3%)同樣較高。這表明經濟較為發達的東盟國家在重視“一帶一路”經濟收益的同時,相比第一類國家對中國的經濟需求更小,而且更加重視本國的自主性。

就收益認知而言,泰國將“一帶一路”建設視為巨大機遇,會為本國未來的經濟增長支點——東部經濟走廊(EEC)建設提供資金支持。2019年,泰國總理巴育在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表示,“一旦‘一帶一路’項目完成,將極大地提升泰國互聯互通水平,而東部經濟走廊將成為泰國經濟和工業的核心組成部分,為泰國和整個東盟帶來繁榮”。④David Green,“Thailand Pushes China's Belt and Road Despite Differing Visions,”Nikkei Asian Review,May 2,2019,https://asia.nikkei.com/Spotlight/Belt-and-Road/Thailand-pushes-China-s-Belt-and-Road-despite-differing-visions.李顯龍總理表示,新加坡是“一帶一路”倡議早期和堅定的支持者,“一帶一路”回應了許多國家對更好的基礎建設和聯通性的需求,不但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和經濟合作,也加強各國之間的合作,可以讓中國和全世界都受惠。⑤“李總理:反全球化背景下 一帶一路對加強多邊合作起重要作用”,《聯合早報》,2019年4月27日,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190427-951862。而在可能的代價認知方面,泰國認為其參與的“一帶一路”項目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而有必要對項目成本保持謹慎,同時實現海外貸款多元化,避免陷入可能的“債務陷阱”。①“Beware of BRI Debt Trap,”Bangkok Post,April 27,2019,https://www.bangkokpost.com/opinion/opinion/1667904/beware-of-bri-debt-trap.新加坡還存在“港口政治化”②鄒志強、孫德剛:“港口政治化:中國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港口建設的政治風險探析”,《太平洋學報》,2020年第10期,第81-82頁。方面的擔憂,即將經濟議題上升為政治安全議題。

2.3 與中國存在南海爭端的東盟國家的相關認知

第三類是與中國存在南海爭端的東盟國家,即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由圖2可知,這五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同樣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這表明彼此間的經濟相互依賴程度加深。其中,越南是與中國雙邊貿易額最大的東盟國家,馬來西亞次之,印尼和菲律賓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分別在東盟國家中位列第五位和第六位,文萊排名最后。但從表1可知,經貿相互依賴的程度并不能有效促進該東盟國家對“一帶一路”的積極認知,如越南是對“一帶一路”經濟收益認知度最低的國家;而越南(58.7%)對自主性的擔憂僅次于新加坡,位居第二,且對項目惠及當地社會的認可度最低。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尼在第三類國家中對經濟收益認知較為積極,但對自主性和收益不平衡的代價認知同樣較高。菲律賓對經濟收益的積極認知總體低于此三國,高于越南,但對自主性代價的認知同樣低于這三國,這說明菲律賓近年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較為溫和。

就收益認知來看,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五國都希望“一帶一路”倡議為其提供資金,促進經濟發展。文萊非常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認為參與項目合作有助于文萊經濟多元化。2021年1月14日,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在會見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時表示,希望推進恒逸石化、“廣西—文萊經濟走廊”等重大項目建設。③“文萊蘇丹哈桑納爾會見王毅”,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21年1月14日,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hd/t1846434.shtml。2019年4月,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承諾支持“一帶一路”倡議,認為其將有效促進互聯互通,實現發展與繁榮。2021年1月12日至13日,印尼總統佐科、統籌部長盧胡特和外長蕾特諾在會見到訪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時相繼表示,印尼愿加強印尼“全球海洋支點”和“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并同中方加快共建“一帶一路”,推進“區域綜合經濟走廊”建設,推動雅萬高鐵、“兩國雙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歡迎中國擴大對印尼的投資。④“印尼總統佐科會見王毅”,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21年1月13日,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_673089/xghd_673097/t1846198.shtml;“王毅會見印度尼西亞對華合作牽頭人、統籌部長盧胡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21年1月13日,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_673089/xghd_673097/t1846036.shtml;“王毅同印尼外長蕾特諾舉行會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21年1月14日,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_673089/xghd_673097/t1846357.shtml。菲律賓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解決其“大建特建”計劃基礎設施需求的有效機制之一,希望這種資金支持進一步擴大。2021年1月16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和外長洛欽在會見到訪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時先后表示,感謝中方為本國基礎設施建設所作的重要貢獻,菲方愿同中方積極對接《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和“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國—東盟關系不斷穩定向前發展。⑤“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會見王毅”,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21年1月16日,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hd/t1846788.shtml;“王毅同菲律賓外長洛欽舉行會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21年1月17日,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hd/t1846811.shtml。越南近年來對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持續增長,而在滿足需求方面同樣面臨挑戰。據測算,越南2016—2040年間需要基礎設施投資6 050億美元,但其資金缺口高達1 020億美元,越南因此必須尋求外部資金支持。2019年4月,越南政府總理阮春福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明確表示,歡迎并建議中方在越南開展技術先進、不破壞環境、代表中國發展水平的大型項目。⑥“越南日益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利益相關方”,光明網,2019年4月30日,http://theory.gmw.cn/2019-04/30/content_32797403.htm。

在可能代價的認知方面,這些國家同樣關心經濟層面可能出現的收益不平衡或“債務陷阱”問題,但因南海問題的存在,其對自主性有較強的疑慮。越南(20.7%)、印度尼西亞(19.1%)、菲律賓(18.9%)、馬來西亞(18.9%)四國是東盟國家中最擔憂收益不平衡、“一帶一路”建設項目較少能惠及當地社會的國家。中國投資和中國工人的涌入引發了對就業競爭和非法勞工的更多擔憂,加劇了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民眾的不滿情緒。

三、東盟國家的政策選擇及動因分析

上述東盟國家對共建“一帶一路”收益及可能代價的認知,其深層次根源在于,東盟各國基于與中國的非對稱相互依賴關系,認為自身與中國存在巨大的實力差距,東盟國家對于收益更渴望,而對代價更具脆弱性。基于此,結合上述對共建“一帶一路”收益和可能代價的認知,具體探析東盟國家的政策選擇及其動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關注與中國合作的相對收益,強調收益盡可能平衡,利用“反復”和討價還價等舉措減弱依賴程度,試圖從根本上減弱非對稱性。二是在與中國合作的同時,繼續強化與其他域外國家的合作,增加可替代選擇,減少其相對于中國的脆弱性,增強自主性。三是對中國不斷增強的經濟影響力存有疑慮,態度更趨謹慎。這一點同樣是出于對自主性的考量,在南海問題上體現得較為明顯。如前所述,東盟國家對共建“一帶一路”主要收益和可能代價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共性,而差異性更多體現在具體程度上。相應地,東盟國家的政策選擇也存在共性,以下三點對于試圖減少非對稱脆弱性相互依賴和保持自主性的東盟國家都適用,而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具體措施和程度上。

3.1 關注與中國合作的相對收益——降低非對稱性

由于相互依賴關系的存在,雙方的行為都會對對方產生影響,而由于實力差距的存在,對處于相對弱勢一方的東盟國家而言,一方面,希望從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中獲利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這是出于絕對利益的考慮;而另一方面,東盟國家又擔心在合作加深過程中與中國的收益相比顯著不平衡,非對稱相互依賴進一步加大,可能喪失自主性,所以更關注利益分配平衡問題——這屬于相對利益的考慮。據此,東盟國家傾向于在與中國就“一帶一路”項目展開合作的過程中,根據自身條件和需求,限制對“一帶一路”的承諾,并主動提出諸多合作要求,減輕對中國資金等依賴程度的同時,最大限度滿足自身利益,中方對此給予了理解與支持。例如,東盟國家提出縮減項目規模,2018年8月,中緬就縮小皎漂港建設規模達成一致,緬甸政府得以較大幅度降低建設成本。同期,馬來西亞曾叫停3個中資項目(即東海岸鐵路工程、沙巴和馬六甲天然氣管道計劃),經與中國重新談判將成本縮減三分之一后,2019年4月馬哈蒂爾政府重啟了鐵路項目。①Hiro Katsumata and Shingo Nagata,“ASEAN and the BRI:The Utility of Equidistant Diplomacy with China and the US,”Asian Journal of Peace building,Vol.7,No.2,2019,pp.341-342.而根據中馬雙方協商談判修改后的協議,當地參與建設階段及其后運營的比例也明顯增加。由此可見,馬來西亞的目標并非完全取消“一帶一路”項目,其經濟發展需要外部資金技術,其目的是從中國獲取更為有利的條件和高質量投資,以獲取更多利益。印尼對華合作牽頭人、統籌部長盧胡特明確為印尼參與的“一帶一路”項目合作設定前提,要求最大限度利用當地勞動力,要求中國投資者向印尼民眾提供培訓項目,以及希望項目為印尼上下游產業創造附加值,以減少印尼對礦業等采掘業的依賴,利于印尼長遠經濟發展。②“Indonesia to Propose Projects Worth US$91 Billion for China’s Belt and Road,”The Straits Times,March 20,2019,https://www.straitstimes.com/asia/se-asia/indonesia-to-propose-projects-worth-us91-bilion-for-chinas-belt-and-road.

以上是東盟國家主動提出的合作要求,意在減少對中國資金等的依賴度、爭取利益。菲律賓外長洛欽曾表示,鑒于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脆弱性,菲應適當限制中國投資,但杜特爾特卻認為中國的投資對菲律賓經濟發展極具重要性。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的維克多·泰奧(Victor Teo)也指出,“拒絕中國投資并非明智選擇,一個更富裕的東南亞才能更具韌性”。①Victor Teo,“Welcome and Vet:Investments from China in Southeast Asia,”ISEAS Commentary,October14,2020,https://www.iseas.edu.sg/media/commentaries/welcome-and-vet-investments-from-china-in-southeast-asia/.這些都說明不管哪一類東盟國家都愿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為自身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但在具體合作中有意識地加強協商、提出要求,盡可能增加自身長短期相對收益,其目的在于縮小其與中國的相對實力差距,從根本上減弱與中國的非對稱性,維護自主性。

3.2 與中國合作的同時加強與他國的合作——增加可替代選擇并減輕脆弱性

東盟各國亟需改善基礎設施,通過增加本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投資等聯系,提升競爭力,推動經濟增長。而隨著東盟整體經濟的增長,東盟貿易總額將增加,其對基礎設施的需求也越發緊迫。根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從2016年到2030年,東盟需要約2.3萬億~2.8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即每年1 840億至2 100億美元,但東盟的基礎設施基金只有4.853億美元,亟需大量基礎設施建設融資。②Kaewkamol Pitakdumrongkit,“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Challenging Test for ASEAN,”RSIS Commentary,February 23,2018,p.2.“一帶一路”倡議同《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對接合作,能有效助力東盟實現互聯互通規劃愿景。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東盟國家已經共同開展了中老鐵路、中緬油氣管道、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中泰鐵路、中馬“兩國雙園”、印尼雅萬高鐵等重要項目。2019年4月,東盟各國均派高級別政府代表團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達成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共識,簽署了新一批合作協議,包括中老經濟走廊合作文件,中緬經濟走廊合作規劃,中新加強第三方市場合作實施框架的諒解備忘錄,中—印尼“區域綜合經濟走廊”建設合作規劃,中菲、中泰反腐敗合作諒解備忘錄,中越關于2019—2023年合作計劃的諒解備忘錄等。這表明東盟國家在目前的發展階段確實在加強與中國就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且在各個層面的合作不斷深化與規范化,相互依賴關系的加深不可避免。

盡管存在上述強烈需求,也合作建設了許多重大項目,但基于與中國非對稱相互依賴的認知,東盟國家對于脆弱性相互依賴實際上仍存擔憂。為此,東盟國家采取措施以竭力尋求中國以外的可替代選擇,盡可能通過外部投資、市場等實現多元化,弱化其對中國的脆弱性相互依賴,平衡中國的影響。

尋找可替代選擇是東盟各國的共同目標,因為過于依賴一個國家,可能使東盟國家脆弱性更強,而自主性受到更多的限制。如老撾提出,有必要與泰國、印度、美國和日本等其他國家進行多元化投資。③Nehginpao Kipgen and Megha Gupta,“China's BRI Strategy and Laos:The Statesman Contributors,”The Straits Times,June 10,2020,https://www.straitstimes.com/asia/chinas-bri-strategy-andlaos-the-statesman-contributors.馬哈蒂爾在2018年當選后,僅7個月內就三次訪問日本,積極籠絡日本投資者。印尼政府同樣出于避免過度依賴中國貸款的考量,在融資方面采取了謹慎態度,主動邀請日本參與建設連接雅加達與東爪哇省泗水市的半高速鐵路。④Balazs Ujvari,“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ASEAN Perspective,” Egmont Institute,2019,pp.1-4.越南一直試圖通過積極參與區域多邊組織,如借助參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擴大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采取市場多元化戰略,降低對中國市場的過度依賴。⑤“‘一帶一路’倡議與越南”,《聯合早報》,2019年12月23日,https://www.zaobao.com/forum/expert/others/story20191223-1015430。2020年8月正式生效的《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和同年12月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也是其實現對外貿易多元化目標的主要抓手。而越南與美國簽署《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備忘錄》,從美國進口大量液化氣,實際上也是在試圖使能源進口多元化。阿米塔夫·阿查亞(Amitav Acharya)也表示,東盟國家只將“一帶一路”視為影響其經濟格局和對外政策選擇的諸多因素之一。①Amitav Acharya,“Four Factors that Could Shape Southeast Asia in the Coming Decade,”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February 11,2020,https://isnblog.ethz.ch/international-relations/four-factorsthat-could-shape-southeast-asia-in-the-coming-decade.菲律賓杜特爾特政府所倡導的“大建特建”計劃旨在通過基礎設施刺激經濟增長,要求中國持續為其提供資金的同時,又極力爭取日本的優惠貸款,還因此出現了勞動分工,特別是在鐵路部門——向日本提供北方線路,而中國負責南方線路。②Trissia Wijaya and Yuma Osaki,“Japan Doesn't Need to Compete with China's Belt and Road,”The Diplomat,September 7,2018,https://thediplomat.com/2018/09/japan-doesnt-need-tocompete-with-chinas-belt-and-road/.

3.3 擔憂相互依賴程度加深背景下中國增強的經濟影響力

在相互依賴的狀態下,依賴程度更低的一方可能運用獎懲手段影響甚至改變依賴性更強一方的政策行為,為自身利益服務,而依賴程度越高,獎懲手段也越有效。基于此,在與中國就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合作的過程中,隨著中方各種資源的持續投入,東盟國家擔心其發展日益需要中國。為此,東盟國家認為有必要態度謹慎,這一政策選擇對于脆弱性更為突出的、與中國存在南海爭端的國家更為適用。南海問題是東盟安全議程中的重要議題,也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主要影響因素,短期內很難得到解決,在中美競爭長期化的背景下甚至可能加劇,因此,相關東盟國家的脆弱性和擔憂會更為突出。

其一,與中國存在南海爭端的東盟國家在深化共建“一帶一路”的態度方面更趨謹慎。這類國家對于非對稱相互依賴、脆弱性,以及中國可能的影響力更為敏感。如越南學者黎紅協(Le Hong Hiep)表示,越南位于“一帶一路”倡議的范圍,而且自身對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相當大,但如果南海局勢加劇,基于政治和戰略考量,越南對共建“一帶一路”會更趨敏感與謹慎。③Le Hong Hiep,“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Vietnam:Challenges and Prospects,”ISEAS Perspective,No.18,2018,pp.1-5.盡管迫切需要基礎設施投資,但事實上越南因在南海問題上的脆弱性,更傾向于選擇有限度參與“一帶一路”項目合作,試圖減少中國不斷增強的影響力。總之,作為非對稱依賴下的弱勢一方,一些東盟國家的疑慮和擔心在短期內難以完全消除。

其二,東盟國家擔心中國會利用經濟手段影響其成員國,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政策自主性。尋求經濟收益是東盟國家的共同目標,但與此同時其又擔心議題間的聯系性,基于此,互惠互利的合作很可能被誤讀為中國的經濟手段。如菲律賓杜特爾特政府認為相對于放棄南海權利的長期影響,中國的經濟支持對其現階段發展重要得多。正因為此,2016年10月,杜特爾特當選總統不久就訪問了中國,積極修復對華關系,這為恢復中菲互惠合作打開了窗口。對于中國漁船和海警船在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1月初進入納土納海域的舉動,印度尼西亞政府對華合作牽頭人、統籌部長盧胡特表示該事件不應被“夸大”。④Leo Suryadinata,“Why Was Prabowo Invited to the US?”ISEAS Commentary,October 23,2020,https://www.iseas.edu.sg/media/commentaries/why-was-prabowo-invited-to-the-us/.同樣有觀點認為馬來西亞之所以低調處理南海問題,主要是因為其“對中國經濟上的需求”。⑤Ian Storey,“Malaysi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Policy Continuity amid Domestic Political Change,”ISEAS Perspective,No.18,2020,p.4.而這些與中國存在南海爭端的東盟國家,其對南海問題態度的緩和往往更易被誤讀為中國經濟手段的“成功”,進而又加深了東盟國家對中國經濟影響力的擔憂,仿佛成了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正是這種誤讀的存在,使得一些東盟國家對中國經濟影響力的增強始終存有疑慮。

四、結 語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在東南亞的穩步推進,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相互依賴的關系勢必日益加深,但這種相互依賴關系并非自然而然成為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動力,為了避免日漸密切的相互依賴關系成為沖突之源,首先要明晰東盟國家對相互依賴關系加深背景下的“一帶一路”的認知為何。東盟國家普遍認為“一帶一路”倡議能為本國提供亟需的基礎設施資金,助力各國和地區經濟發展,其中老撾、柬埔寨對收益的認知最為積極,越南對此認知最為消極。就可能的代價而言,東盟國家普遍擔心自主性受限制,其中新加坡和越南最為擔憂。正是基于此收益和可能代價的雙重認知,東盟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應對:一是對合作收益不平衡的地方表示不滿,主動設置合作前提和要求等,以增加在相互依賴關系中的相對利益,試圖從根本上降低與中國的非對稱相互依賴。二是在加強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同時,積極尋求可替代選擇,加強與美日韓印等國的合作,通過合作主體多元化,降低過度依賴中國的擔憂,同時,也能平衡中國對自身的影響力。三是追求有限度的合作。上述應對行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東盟國家認為其在與中國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賴關系中處于較為弱勢的地位,對于收益更為渴望的同時,對于可能的代價也更為脆弱,為此主動采取行動塑造與中國的相互依賴模式,試圖減少對中國的脆弱性相互依賴,實現與中國合作收益的最大化,但又不過分依賴中國,使中國的影響力維持在東盟能接受的合理有限區間,進而維持自身自主性。

有鑒于此,中國未來在與東盟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一是要充分考慮東盟國家對于脆弱性相互依賴的擔憂,不能簡單認為中國投入越多越快就越好,要充分考慮東盟各國的“舒適度”,對于其主動提出合作要求的行為予以理解及一定程度的包容。在項目具體推進的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項目建設盡可能與當地的發展規劃相匹配,讓東盟國家及民眾真正看到利益所在,提高其對中國及“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同和接受度才是更為持久和有效的方式。二是表明中國追求的是互惠合作,無意將非對稱相互依賴作為對東盟國家的權力之源。同時向東盟各國表明中國維護東盟中心地位、無意破壞東盟整體性的堅定立場,并采取有效行動體現中方的立場。因為東盟演變成為一個處于脆弱性相互依賴狀態且被碎片化和邊緣化的地區組織,只會惡化中國的周邊環境,并不符合中國利益,而一個團結、穩定、繁榮及能夠引領東亞地區多邊合作的東盟也是中國所愿。三是要同東盟國家加快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爭取盡早達成符合國際法、實質有效的地區規則,表明中國與東盟國家有能力、有智慧共同解決好本地區存在的問題,推動南海成為和平之海、友好之海、合作之海。從而使南海問題不再成為東盟國家加強與中國相互依賴關系的最主要障礙,也不再是其脆弱性的最直接體現。四是可以主動平衡經濟合作收益,減少東盟國家對與中國加強相互依賴關系可能導致收益不平衡的顧慮。如2021年1月13日,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發表的外長聯合聲明強調:“我們期待擴大從印尼的進口以及增加中國在印尼的投資,以便我們能夠實現兩國取得更健康、平衡的貿易增長目標。”中國是印尼最大的貿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資來源,但印尼一直在關注與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①“王毅:中國承諾增加投資也將進口更多印尼產品”,《聯合早報》,2021年1月14日,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114-1116120。上述聯合聲明正是中國主動釋放利好的舉措,表明中國時刻關注東盟國家的現實利益考量,并加以積極應對,中國始終致力于與東盟國家的互惠合作。五是中國可以繼續在東盟國家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主動將日本、韓國等與東盟有一定合作基礎的國家列為合作對象,以多邊合作形式將東盟國家的可替代選擇納入合作過程,通過加強各方協調協作,增強東盟在合作中主導地位的同時,減少其關于過度依賴中國的擔憂。六是加強與東盟國家的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增進相互理解與支持。近年來,東盟國家對中國在東南亞的政治經濟影響力有了較高的認知度,但對中國影響力的質疑仍然較高。為此,有必要加強與東盟國家民眾之間的友好往來,進一步推動教育科研、人才培養、青年交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人文交流合作,讓東盟各國民眾真切感受到真實的中國與中方的善意,通過文明互鑒,深化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進而為政治、經濟等領域的合作奠定民意基礎。通過上述舉措,有利于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增信釋疑,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減少阻力,通過提升合作收益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奠定堅實基礎,繼而將其打造成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典范。

猜你喜歡
一帶一路
印媒:“一帶一路”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環球時報(2014-12-10)2014-12-10 08:5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激情综合图区|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福利拍拍拍|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亚洲成人在线网|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亚洲视频三级|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在线| 免费毛片视频| 久久成人18免费| 91麻豆精品视频|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亚洲区第一页| 久久青草视频| 色综合日本|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视频|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a级片|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久久福利片|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日韩在线第三页|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91视频区|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1024国产在线|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久热精品免费|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毛片免费在线|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色悠久久久|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女主播|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毛片基地视频|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国产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