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q
摘要:農業生產托管從根本上說是一種新的經營方式。農業生產托管不僅有效解決小農農業粗放經營、效率低下的問題,更從整體上、系統性地深刻影響農村、農業與農民;不僅促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更利于小農業快速步入現代農業的發展軌道。新疆農業生產托管發展的特點:起點早,有成效;以多元化的托管服務組織聯合發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參與托管服務;采取半托管為主的服務方式等。新疆農業生產托管未來發展走勢是:政府應科學實施農業托管項目;加強托管行業自律,規范托管服務行為;培育有活力的托管服務市場等。
關鍵詞:農業生產托管;特點與趨勢;新疆
中圖分類號S-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21)08-0264-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8.068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DevelopmentTrendofAgriculturalProductionTrusteeshipinXinjiang
WANGWen(SchoolofEconomics,AnhuiUniversity,Hefei,Anhui230601)
AbstractAgriculturalproductiontrusteeshipisfundamentallyanewwayofmanagement.Trusteeshipofagriculturalproductionnotonlyeffectivelysolvestheproblemsofextensivemanagementandlowefficiencyofsmallholderagriculture,butalsoprofoundlyaffectsruralareas,agricultureandfarmersasawholeandsystematically.Notonlytoincreaseagriculturalefficiencyfarmersincome,moreconducivetosmallagricultureintotherapiddevelopmentofmodernagriculturetrack.CharacteristicsofagriculturalproductiontrusteeshipdevelopmentinXinjiang:highstartingpointandgoodresults;jointdevelopmentwithdiversifiedhostingserviceorganizations;Xinjiangproductionandconstructioncorpstoparticipateintrusteeshipservices;adoptthesemi-hostedservicemodeandsoon.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ofXinjiangagriculturalproductiontrusteeshipis:thegovernmentshouldimplementagriculturaltrusteeshipprojectscientifically;strengthentheself-disciplineofthehostingindustryandregulatethebehaviorofhostingservices;fosteradynamichostingmarketandsoon.
KeywordsTrusteeshipofagriculturalproduction;Featuresandtrends;Xinjiang
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農民是否種地、種什么,均享有高度的經營自主權。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農業勞動力短缺、老齡化和兼業化甚至撂荒等問題,不僅威脅糧食安全,而且沖擊著農業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托管作為一種新的農業經營方式,在國家托管專項資金的持續支持下,托管服務組織以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標準化的方式,滲入到農業生產最繁重、投入大、效益低的作業環節,很好地適應人多地少的國情和農業生產的發展水平。新疆昌吉州的瑪納斯縣、奇臺縣,伊犁州的額敏縣、伊寧縣等地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正有序進行,托管品種有棉花、玉米和小麥等。然而,學界對新疆農業生產托管的梳理、歸納與總結卻處于空白,探討新疆土地托管的文獻也只有寥寥2篇[1-2]。然而,農業生產托管與土地托管的內涵與外延并不等同。筆者針對新疆農業生產托管實踐,分析其發展的特點、經驗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1農業生產托管的內涵與價值
1.1理解農業生產托管的內涵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通知》(農辦財〔2017〕41號)明確指出:“農業生產托管是農戶等經營主體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條件下,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的農業經營方式”[3-7]。其中,托管服務組織是服務的提供者、托管的受托方,農戶等經營主體是支付勞務費用、接受托管服務的委托方。僅委托一個作業環節者為單環節托管;委托部分作業環節者為多環節托管或半托管;作業環節全部委托者則為全程托管。該研究集中探討小農戶這一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對象。
農業生產托管本質上是一種新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在保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流轉土地的前提下,雙方通過簽訂托管服務合同,約定具體的服務項目、托管費用、保底產量,以及收獲的農作物的所有權歸小農戶,而獲得現金或實物的收益。農業生產托管不同于土地托管。混淆二者是新聞界與學界的一個普遍現象,土地托管是農業生產托管的形式之一,其強調的是土地經營權讓渡于托管服務組織,在這種情況下,農戶不再參與生產作業環節經營,而全權委托給托管服務組織,其本質相當于全程托管。而農業生產托管不僅包括全程托管還包括半托管等,故而,農業生產托管比土地托管的外延更為廣泛。
相對于傳統的小農生產方式,托管服務組織在經營過程中,因追求利潤的驅動,以組織化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優化配置勞動力、資本、技術、管理及土地等生產要素,從在客觀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有數據顯示,實行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前,小麥單產在4875kg/hm2,托管后達6000~7500kg/hm2;托管前,玉米單產在6000kg/hm2左右,托管后12750kg/hm2左右[4-8]。對小農戶而言,相對于土地流轉每年收益7500~10500元/hm2,托管后年土地收益為22500~30000元/hm2。
1.2農業生產托管的價值與意義
農業生產托管不僅有效解決小農農業粗放經營、效率低下的問題,更從整體上、系統性地深刻地影響農村、農業與農民;促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并且使小農業快速步入現代農業的發展軌道。
1.2.1提高了新疆農業生產的效益。
農業生產托管通過農業機械化、智能化作業,從根本上扭轉了人力畜力為主的生產效率低下的小農耕作方式,比如,新疆大通進祥農業機械化科技種植示范專業合作社2h即可完成0.533hm2田地的深耕、施肥、播種等一系列作業環節,以往農戶則需要3~4d時間;其采用無人機作業2h可給13.333hm2水稻噴灑除草劑,以往農戶人工打藥需要2~3d才能完成。可見,農業生產托管降低了勞動強度與生產作業成本,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益。
1.2.2推進新疆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新疆作為西部的農業地區,本就具有較好的生態環境,在農業托管的發展中得到進一步強化。具體而言,托管服務組織在作業過程中,通過深耕深松、農作物新品種、測土配方、統防統治、秸稈還田等方式,進行標準化、專業化生產,減輕因實施過量或有害化肥農藥導致土壤的板結和污染,提高了病蟲害的防控水平與土壤肥力和生產力,促進新疆農業可持續的發展。
1.2.3有利于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首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充分發揮發揮統一經營的功能,可作為托管服務組織的重要承擔者,而為農戶提供托管服務,以此獲得國家專項資金及經營性利潤;其次,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持托管服務組織對接小農戶、以及協調托管各方工作時,托管服務組織給予其一定報酬。這些均可逐步增強集體經濟組織的實力。
2新疆農業生產托管的特點
從全國范圍看,新疆作為西部大省,在農業生產托管具有自己的特點,體現以下4個方面。
2.1起步早、有成效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第一次提出農業生產“托管式”服務,在這一年,新疆即開始啟動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工作。其區域主要集中在農業基礎較好,土地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水平較高的地州。2016年,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運用托管服務公司的資本、信息、管理以及市場運作的優勢,有效聯動上下游企業,而形成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業一體化服務平臺。2017年,昌吉州瑪納斯縣北五岔鎮與中棉集團新天地棉花專業合作社共托管黑沙窩村、魏家場村、紅柳坑村1000hm2,合作社首先對入社農戶給予保底金4500元/hm2,然后對當年純收益實施二次分紅,70%歸入社農戶,30%歸合作社,從而實現共贏。
2.2以多元化的托管服務組織聯合發展
新疆托管服務組織包括供銷社、農業企業公司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這些托管服務組織的融合發展,可避免彼此之間的消耗與競爭,而利于托管服務市場的完善。新疆昌吉州的瑪納斯縣通過探索“供銷社+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以供銷社、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多元主體聯合,集中了供銷社對接市場的力量、龍頭企業的資本與管理,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互助性,彼此專業分工、優勢互補,而進行全程托管服務。
2.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參與托管服務
兵團農業是新疆一大區域經濟特征。通過兵團+村“兩委”+農戶開展農業托管服務,使新疆農業生產托管的獨具特色。伊利州可克達拉市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查干布拉克村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全村668戶3000余人,共有933.333hm2土地。以種植玉米、打瓜、油料等經濟作物為主。兵團四師駐扎庫齊牛錄鄉查干布拉克村進行全托管與半托管的服務。該村農戶土地有1.2萬kg/(hm2·a)的保底產量和7500元/(hm2·a)的基本收入,如果農作物效益超過了規定的產值標準,農戶還可在年底參與分紅。
2.4采取半托管為主的服務方式
目前,新疆農業生產的主體以小農戶居多,種植面積較小,第二、三產業的發展對勞動力轉移的吸納有限,農戶往往一邊種地一邊打工。未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勞動力轉移的加快,農戶獲得工資性收入的可能性增加,以及托管服務組織服務質量的提升,農戶選擇全托管服務的意愿增強,將推動全托管服務的市場空間擴大[2]。
3新疆農業生產托管的發展趨勢
隨著農業生產托管實踐的進展,新疆服務組織規模小、服務供給不足、市場結構不夠合理、農作物種類較窄等問題漸漸浮出水面,需要順應國內農業發展的趨勢調整與完善。
3.1政府應科學實施農業托管項目
中央政府的托管專項補貼項目是為了重點突破其發展中最大的制約,新疆自治區政府在落實專項補助資金時,要以大宗及特色農產品有效供應為目標,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稟賦、市場的需求、托管服務組織的能力等實際,科學確立項目實施規劃、步驟及任務量,因地制宜確定不同作物品種、不同作業環節的重點目標,支持探索具有新疆區域特色的農產品生產托管。
3.2加強托管行業自律,規范托管服務行為
目前,新疆農業生產托管尚未形成較為系統且規范的實施標準。充分發揮新疆農業生產托管行業協會的作用,按照農業農村部對托管服務標準與服務示范合同的部署[9],公開、規范、擇優選擇服務組織,規范托管服務價格、標準與質量等。制定本區域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標準合同,推廣格式化服務合同,建立完善的服務合同備案制度,以及切實可行的監督與驗收規則等,其中包括監管其財務狀況、當事人的利益分配等。
3.3培育有活力的托管服務市場首先,培育優質的托管服務組織。托管服務的規模、內容、質量受制于托管服務組織的力量,受制于組織內部的勞動力、農機等要素的數量與質量。因此,應培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或聯合社、農業專業性或綜合性服務公司、供銷合作社、專業大戶等各類托管服務組織,優化配置其技術、農機、管理等,不斷提高其市場競爭的能力。其次,構建合理的托管經營結構。新疆農作物種植正進行結構性調整,農業生產托管應針對不同地區氣候、土壤,以及農作物種植種類、面積變化與市場需求的特點,因地制宜科學安排棉花、夏玉米、夏玉米,以及春小麥、冬小麥等作物的托管服務,實現服務供給與服務需求的匹配。
4結語
新疆多地的實踐證明,農業生產托管在不改變現行土地
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的前提下,貫通了托管服務組織所掌握的資本、技術、裝備、經營管理等生產要素與承包戶的土地之間的通道,以規模化、機械化的手段,扭轉碎片、散落的小農戶在資金、技術與對接市場等方面的劣勢,有力地推動小農業向現代農業質變。從未來發展的趨勢看,新疆農業生產托管應加強政府、行業協會、托管服務組織以及市場等多方力量的互動。即,政府應科學實施農業托管項目;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規范托管服務行為;培育多元主體參與的、有競爭活力的開闊的市場格局等。
參考文獻
[1]
李秋鳳,馬海霞.新疆土地托管現狀、問題與對策——昌吉州土地托管試點工作調研[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3):136-141.
[2]李秋鳳,馬海霞.土地托管理論的演變及其對新疆農業經濟發展的啟示[J].克拉瑪依學刊,2020,10(2):46-51.
[3]農業部: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托管[J].中國農機監理,2017(10):10-12.
[4]劉淑花.我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助力鄉村振興[N].朔州日報,2020-06-20(001).
[5]郭麗果,成智杰,王洋,等.土地托管協會研究與思考:以寧晉縣壟上行土地托管協會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24):242-245.
[6]姜長云.做好“健全面向小農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文章[J].中國發展觀察,2020(Z2):18-21.
[7]劉淑花.美了鄉村富了鄉親:我市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綜述[N].朔州日報,2020-08-18(001).
[8]冀名峰.農業生產托管:新時代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J].農村經營管理,2017(12):24-26.
[9]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EB/OL].(2020-06-04)[2020-06-25].http://www.moa.gov.cn/xw/bmdt/202006/t20200612_6346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