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梅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表現。”但現在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卻不容樂觀。學生的習作內容空洞,形式單調,寫人敘事缺乏具體形象的描述,只有骨架,沒有血肉,讀來呆板無味。因此,文章闡述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指導學生細節描寫的幾個策略。
【關鍵詞】習作教學;指導;細節描寫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1-0152-02
Strategies to Instruct Students to Describe Detail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s
(Lanxi Meiyong Primary School (Central School), Shanghang County,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LIU Fengmei
【Abstract】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s" pointed out: "Writing ability is a comprehensive manifestation of Chinese literacy." But now the writ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s not optimistic. The content of the students' study is empty, the form is monotonous, and the narrative writing lack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oncrete image, only the skeleton, without flesh and blood, and the reading is dull and tasteless. Therefore, the article expounds several strategies to guide students' detailed descrip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s.
【Keywords】Assignment teaching; Guidance; Detailed description
惠普的創始人戴維·帕長德說過:“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然而小學生的習作卻不容樂觀,特別是農村學生的習作更加糟糕,很少學生在習作當中會用到細節的描寫,交上來的習作常常是空洞無物。如何指導學生在習作時學會細節描寫,讓學生的習作變得魅力四射。接下來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討論。
一、課文典范引領,了解細節描寫
部編版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經過專家精心挑選的,其中有許多的課文寫得非常美,有的故事情節曲折生動,波瀾起伏;有的人物形象鮮明,躍然紙上;有的則是描寫的語言非常優美,讓人陶醉其中……在這些課文中細節描寫都非常好,所以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就會充分利用這些課文,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細節描寫,體會細節描寫的好處,學習細節描寫的方法。
如《慈母情深》這篇課文就成功地運用了細節描寫來體現一個平凡母親的偉大,表現出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慈愛,激發了作者對母親的感激和無比的熱愛的思想感情。如課文中寫道:“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這一段是文本最能打動讀者的地方,作者用呼喚的方式,將內心深處的那種驚訝、心痛、懊悔呼喊了出來。通過母親的“直”“轉”“望”的一系列的動作以及“疲憊的眼睛”“吃驚”的神態等細節把一個辛苦、勤勞、慈愛、拼命掙錢的母親形象刻畫得非常鮮明,活靈活現。此外,課文中還有很多地方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方面的細節描寫,有的地方還加入了一些環境方面的細節描寫。在教學中,教師應先讓學生用線劃出這些細節描寫的地方,體會這些細節描寫給學生帶來怎樣的感受,學生在找細節描寫的過程中就感受到母親的平凡和偉大,加深了對母親的崇敬和敬愛之情,從而真正理解“慈母情深”的內涵,也了解到了細節描寫對于表現人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摘錄課文片段,仿寫細節描寫
我國著名的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胡適曾說:“凡富于創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決不能創造。”這說明,模仿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讓學生了解了什么是細節描寫后,還要讓學生把課本中細節描寫寫得好的精彩片段抄在《日積月累筆記本》上,然后用相同的手法仿寫一段話。例如:在學習《火燒云》第三自然段后,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利用細節仿寫一段文字,在仿寫的過程中,總結第三自然段的細節描寫的方法,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寫作的時候運動描述性的語言,做到抓住特點進行寫作,避免一些枯燥的文字出現,多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反復等修辭手法,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讓作文寫的更生動。
三、課外延伸拓展,豐富細節描寫
由于學生的認知和寫作能力有限,單靠從課文中的仿寫來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是遠遠不夠的,還須從課外大量的名篇佳作中汲取營養,來豐富其細節描寫。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大量閱讀細節描寫寫得好的名篇佳作,并讓學生把這些細節描寫得好的句子和段落摘抄下來,如:描寫得好的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以及場面描寫,等等。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要求學生把它背下來,對自己所背誦的段落談感受,最后來一段自己的創作。這樣讓學生通過“讀—抄—背—品—創”的模式,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積累,而且給學生提供了更好的習作空間。而且學生也知道了在習作時,應該注重細節描寫,以豐富文章的內容,這樣寫出的習作才會有血有肉。在細節描寫中一定要有生活的體驗,這樣寫出的作文更加真實生動且感人。材料也要服從寫作主題。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培養學生要感受生活,積累寫作的材料,從而提升自我的細節描寫水平。
筆者曾教過一個五年級的學生,他的習作水平對較差。但他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學生,通過一學期的細節描寫的訓練后,他的習作水平有質的飛躍,教師和同學都對他刮目相看。這位學生在摘抄了一段關于動作的細節描寫后寫道:準確恰當的動詞是文章表達生動形象且富有表現力的關鍵,使人物形象及畫面躍然紙上。在三月份學雷鋒活動月,同學們參加了植樹活動后,他寫道:小連先挖了一個又深又粗的土坑,接著紅紅小心翼翼地把樹苗放進坑里,并把它扶正,小連往坑里填了幾鍬土并用腳把土踩結實,最后紅紅把清清的水倒進坑里給小樹苗喝,她一邊澆水一邊對小樹苗說:“小樹,小樹,多喝點,你可要快點長大,將來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為美麗的祖國增添一份綠色。” 這些生動準確的話語就是學生細致觀察、學以致用的結果,學生的細節描寫變得豐富多彩,有血有肉。
四、評價修改展示,閃亮細節描寫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好的習作是靠改出來的。評改習作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如師生合作評改,學生之間互改,學生自改等。學生的每一次習作后,筆者都會從中挑選出幾篇典型,可以是細節描寫很成功的,也可以是不成功的,在班上進行集體講評。把這些典型的習作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請一位同學范讀這些習作,其他同學們邊看邊聽邊思考。哪些地方的細節描寫寫得好?為什么好?哪些地方寫得不好?要怎么改?師生共同參與評議修改。教師還需要把那些細節描寫得特別精彩的習作打印出來,作為范文發給每一個學生,讓同學們共同學習,這樣的做法大大激發了同學們寫作的積極性。
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根據細節描寫的要求交給同學們一些修改習作的方法,先讓同學們自己進行修改,然后同學之間互相評改,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在小組內展開討論,也可以請教教師。經過幾次修改之后,同學們發現語言更生動了,內容更具體了,用詞更準確了。教師還可把細節描寫寫得特別優秀的習作或者進步很大的同學的習作張貼在班級的“快樂習作展評欄”中。這樣一來,激發了學生的習作興趣,久而久之,學生的習作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細節描寫已經成為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師在習作教學中要重視細節描寫的教學,并且能夠有梯度地進行細節描寫的訓練,使學生真正掌握細節描寫的方法,從而強化學生的習作能力,提高習作質量,讓細節使學生的習作變得更加精彩。
注:本文為上杭縣第八批基礎教育課題研究項目“習作教學中指導學生細節描寫的研究”(立項證書號:xx2019yw14)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劉祥貞.寫好對話 讓作文更“聲動”——中年級對話習作教學操作要點[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12).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