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勤
【摘? 要】幼兒教育是針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目前幼兒教育往往是有嚴重的小學化傾向。為了解決當前幼兒教育中小學化的趨勢,有必要分析其表現和形成原因,最終制定完善的解決策略,提高幼兒教育的效率,使兒童在良好的教育體系下實現健康穩定的發展目標。
【關鍵詞】幼兒教育;原因;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1-0171-02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the Trend of Primary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Zhouzhuang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Jiangyin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JIANG Qin
【Abstract】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aimed at preschool children. At presen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ends to be a serious elementary school. In order to solve the current trend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its performance and reasons, and finally formulate a complete solution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o that children can achiev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goals under a good education system.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asons; Solutions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
針對目前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小學化趨勢,主要表現如下:一是管理模式具有小學特色。對于以往的幼兒教育,往往看到利用小幼兒的管理模式來管理幼兒,比如為幼兒制定更嚴格的制度和行為規范,用制度來管理幼兒,一些教師會認為把活潑開朗的孩子教育為“聽話的孩子”是最重要的,抑制孩子的天性,也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而一些幼兒園為了讓孩子學會講文明、禮貌,會選擇采取嚴格的形式來管理孩子,要求孩子在幼兒園要有紀律,這樣嚴重影響孩子的穩定發展。第二,幼兒教學的內容顯示了小學化的表現。對于以往的幼兒教育,還主要根據小學課程要求孩子在園內學習一些小學知識,而這種方法只是揠苗助長,不僅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情況,甚至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造成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
(一)幼兒教學內容難度過大,任務過重
當前教育注重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幼兒教育注重內容的提高。因此,幼兒教學主要增加了過難的內容,幼兒的教育主要是知識的初步滲透和學習熱情的培養,以及幼兒園教育的初步接觸和學習。然而,目前教育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太大的壓力,導致孩子無法吸收教學內容,影響孩子的學習和進步。
(二)幼兒教育對兒童心理教育的重視不夠
小學和幼兒的教育差別很大,因為年幼的孩子身心體智發育不成熟,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注。然而,在幼兒教育模式中,許多幼兒園小學化趨勢嚴重,對學習內容看得比較重,忽視孩子的心理教育和學習興趣培養,師幼互動不夠。
(三)幼兒教育的關注度和生活水平較低
對于幼兒教育來說,家長和幼兒園過分重視孩子的學習理論知識,忽視了幼兒教育人格的發展和興趣發展,小學化的幼兒教育使兒童的基本教學內容以教材教學的理論知識為主體,幼兒在接受教學時缺乏生活聯系,會嚴重影響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四)受家長思想影響
許多孩子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每一位家長都十分重視自己的孩子,但是不能根據自己的成長法則來教育孩子,那么問題就不會得到解決。鑒于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它能為幼兒教育提供很好的條件和幫助,但兒童教育必須立足于實際視角,正確教育兒童,滿足兒童成長規律,為幼兒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五)受幼兒園影響
在以往的幼兒園教育中,許多幼兒園會讓孩子多識字,也會多收費;幼兒園教育也是很多家長關心的階段。一些幼兒園為了更好地滿足家長的需要,會重視孩子的教育內容和管理模式,讓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同齡兒童教育的領頭羊,也是導致小學幼兒教育趨勢的重要因素。
三、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傾向化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幼兒的學習樂趣
知識本身是抽象的,許多孩子的知識來源于生活,因此,幼兒園的教學應結合生活環境進行探索。在幼兒時期,他們很容易被生活和學習的一點樂趣所吸引,從而有利于教師的教學。教師可以設置更豐富、更貼近生活的課程,從幼兒的生活環境出發,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觀察生活,勇于提問,教孩子通過生活學習知識,體驗學習的樂趣。
(二)創造教學情境,降低教學難度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可以設計場景來介紹課堂內容。如果教師的指導很枯燥乏味,幼兒也就不能激發學習興趣,整個學習過程就會變得非常枯燥,甚至幼兒也會抵觸學習新的內容,學習過程會很艱難,學習的主動性也會受到影響。通過創設相關教學的教學情境,將教學內容與幼兒的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一來,降低了教學難度,幼兒教學問題就得以具體化,可以幫助幼兒了解知識,也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加深對實踐知識的理解
新的教學模式倡導知識的學習更要在實踐中探索和驗證。這對幼兒的理論知識體系的理解和梳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幼兒圖文時可以鼓勵幼兒自己畫畫,使孩子的學習從抽象到具體,不僅使幼兒掌握了兒童教學中特定圖形的特點,而且培養了幼兒的空間想象力和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熱情。還可以分為小組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可以通過學習和小組內部的溝通來促進。
(四)將幼兒教育與生活聯系在一起
幼兒教育來自生活,服務于生活。生活與幼兒教學息息相關,當前幼兒教育教學環境越來越有生命力,知識點越來越貼近日常生活。因此,教師應該遵循“生活-教孩子-生活”的理念,滲透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生活充滿科學,而幼兒對幼兒教學與生活的關系理解卻特別模糊,因此,教師應引導幼兒解決生活問題,將幼兒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
(五)充分利用教學工具豐富兒童教學內容
在學習上,多媒體具有操作方便、畫面化等優點,各幼兒園普及多媒體設備,增加了課堂的樂趣和功能性,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因此,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幼兒播放相關視頻或使用相關教學工具,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增加課堂的知識的趣味性,也使課堂更簡單、知識點更直觀,幼兒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會有更多的主觀能動性。
(六)轉變家長的傳統思想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導致幼兒教育小學化發展趨勢的重要因素。在這方面,必須轉變家長的封建觀念,才能形成新的教育觀念,杜絕知識的強硬培養方式,明確小學化幼兒教育對兒童成長的弊端,使他們能夠形成正確的觀念,讓孩子在家長和幼兒園的良好配合下穩定發展,因此,在幼兒教育中,必須嚴格結合孩子的自我發展,制定明確的教育策略,符合幼兒發展規律,杜絕違反幼兒發展規律的行為影響到孩子的自然發展,使孩子在正確的教育體系下健康發展。
(七)增強幼兒教師的專業教育水平
在解決幼兒教育中小學化發展趨勢時,教師必須發揮作用,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明確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專業水平,提高幼兒教育教學能力,為提高幼兒園教育水平提供保障,使幼兒能夠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健康穩定發展。
四、結語
在目前的幼兒教育中,存在小學化發展趨勢的嚴重問題,將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在這方面,必須轉變家長和幼兒園的傳統觀念,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解決小學化趨勢問題,為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余麗萍.探究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分析與評價[J].當代教研論叢,2018(08).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