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捧著繪本看得津津有味,而自己家的孩子卻一點兒都看不進去,很煩心。其實,父母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閱讀啟蒙方法出了問題?或者是沒有為孩子選到合適他的繪本?
Q:繪本閱讀,應該從孩子多大開始?
阿甲:我的答案是,可以從胎兒期開始。曾有一個實驗證明,嬰兒在出生前兩周甚至更早的時期,如果父母在心情平和的狀態下,總是朗讀故事給他聽,等到孩子出生后,在哭鬧時,只要一聽到父母朗讀故事的聲音就會安靜下來。嬰兒不可能聽懂故事的意思,但是當他聽到爸爸媽媽熟悉的朗讀故事的聲音時,會有相應的反應。所以,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可以在孩子狀態良好的情況下,給孩子進行繪本故事的朗讀,還可以配合著故事的節奏、韻律和孩子的身體有進一步的互動。所以,繪本閱讀這件事是可以隨時開始的,越早越好。
Q:孩子不愛看繪本時,要怎么引導呢?
阿甲:如果把繪本當成一種玩具,孩子就會喜歡,因為沒有孩子是不愛玩具的;如果把讀繪本的過程看作是一種游戲,孩子就會愛上繪本,因為也沒有孩子是不愛玩游戲的。父母首先要確立一種觀念——閱讀本身就是一種游戲,如果以游戲的方式和心態來跟孩子閱讀,孩子會慢慢建立起對閱讀的喜愛。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親子閱讀時的互動非常重要,孩子如果在和父母的親子共讀中能和父母有親密的身體接觸,總是保持愉快的情緒,獲得幸福的體驗,他才會對閱讀這件事情產生興趣。
另外,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愛閱讀,很多時候也取決于父母是不是真心喜愛。真心喜愛的狀態是很難偽裝的。作為閱讀推廣人,這些年我也常常在教大人們怎么讀繪本,怎么發現繪本的奇妙和有趣。很多父母會讀繪本,發現了繪本真的很好玩之后,可以說是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繪本,那么親子共讀也會變得相對簡單,引導孩子愛上繪本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Q:如何幫孩子選擇一本好繪本?
阿甲:我所理解的好繪本,就是一本可以打動孩子、讓孩子共情的繪本。繪本的維度有很多,就像生活有很多面一樣。好的繪本不一定特別漂亮,但會讓孩子眼前一亮,會藏了很多小心思在里面,等待孩子去尋找和發現;好的繪本可能是孩子并不清楚每一個字的意思,但是就是喜歡讓你反復讀給他聽。
父母幫孩子選書時,應該虛心地拉著孩子一起來選。閱讀是一件很有個性的事情,并不是專家評選出來的好書,你的孩子就一定會喜歡,每個孩子都有“不喜歡”的權利,父母要不斷地嘗試——我們試著讀一讀這本,我們一起翻一翻那本,然后再根據平時觀察到的孩子的興趣和喜好給孩子推薦一些書。天下沒有最好的書,只有最適合的書,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適合每個孩子的繪本,它們存在于某個角落正等著孩子發現,而孩子也時刻準備著去找到這些書,父母要用自己的熱情和耐心,去幫助孩子完成這樣的一個魔法,讓他和適合他的繪本相遇。
Q:繪本能給孩子的童年帶來什么?
阿甲:繪本可以呈現出孩子對成長的一種假想,成為孩子連接日常生活和一個更廣闊世界的橋梁,甚至可以把他帶到一個虛擬的想象世界中去體驗和冒險。在這樣的探索中,孩子的閱歷會增加,技能會提升,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會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繪本也有一些具體的作用,比如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我一直認為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可能是繪本的那種“無用之用”,它會讓一個人體驗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以及生活的樂趣,這是孩子在其他的一些活動中難以體驗到的。
讓孩子愛上繪本、愛上閱讀并不復雜,當父母對繪本本身和親子共讀越來越有信心時,這件事就變得簡單了: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