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晨
【摘要】? ?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不斷重視與推動,高職青年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正受到熱烈關注,同時,“互聯網+”的到來也讓高職院校步入了全新的信息化時代,新的時代背景對高職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與之相關的研究也隨之展開。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教育行業帶來了巨大改變,本課題以山東省內的三所高職院校為研究平臺,聚焦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分析在信息化社會背景下青年教師職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闡述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現狀,提出專業化發展要求與信息化社會背景相結合的發展對策,旨在為信息化社會背景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 ? 信息化? ? 專業化? ? 青年教師? ? 職業發展路徑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
美國舒爾曼(Shulman)提出教師應具備的知識內涵包括以下七種,即一般教學知識、關于學生的知識、學科專業知識、教學內容知識、學科教學法知識、關于課程的知識以及教育目標的知識。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需要具備更廣闊的內涵:
1.1職業教育理論和專業知識
我國教師專業的知識主要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基本知識,現代教學法和課程論,以及教育教學最新前沿知識等。而高職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這些基本教育學理論,還要根據高職學生和專業特點,將體現高職特色的職業教育教學理論融合進去。
1.2教師崗位專業能力
教師崗位專業能力是指在對教育專業知識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體現出的教學中的能力。高職教師崗位專業能力的內涵應包括以下幾點:(1)能夠與學生進行合理溝通的能力;(2)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合適信息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3)能夠應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整合學科知識的能力;(4)能夠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和研究的能力;(5)具備“雙師”身份,掌握職業資格和教師資格證書規定的能力;(6)具備社會交往和組織協調的能力。
1.3教師崗位專業精神
教師崗位的專業精神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專業態度和職業素質。主要包括:對教育事業充滿熱忱的教育情懷;在工作中立德樹人,用師德規范約束自己的職業素質;熟悉工作崗位職業要求、遵守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的專業態度。
1.4教師職業發展序列標準
在教師的個人職業發展道路上,按照時間維度,可劃分為:新進教師-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技藝大師)等階段;按照資歷和工作業績,可劃分為初級助教、中級講師、副高級副教授、正高級教授等職稱;按照工作內容和性質,可劃分為授課教師、教研人員、企業兼職教師、輔導員、行政人員等崗位。在高職院校的教師職業發展道路上,以不同的崗位序列標準,明確工作任務,綜合各類工作評價,獲取不斷發展的機會,能夠最大程度的保障高職院校教師群體的和諧發展。
二、 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現狀調研分析
2.1調研實施背景
課題組在山東省三地進行了關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發展需求、職業規劃以及信息化水平方面的問卷調研,參與調研的教師人數近1000人,截止2019年8月共回收有效調查問卷659份。
2.2調研結果分析
第一份調查問卷中,九成左右的青年教師認同教師這一職業身份,并且有強烈的職業成長需求;38.7%的青年教師認為自己入職以來,對教育理論知識掌握仍有不足,學校組織教學理論或課程建設方面的培訓力度小,同時缺少其他的補充學習方式。 69.1%的青年教師沒有使用線上教學軟件(平臺)上課的經驗,54.1%的青年教師曾經參加過校內或者校外教學技能比賽,對信息化課程有一定了解,33.3%的青年教師認為自己接受教育信息化的通道閉塞。7.2%的青年教師(尤其集中在進校2-3年左右的教師群體)尤其希望參與科研方面的培訓,并能夠盡快參與一些教科研項目。86.7%的人認為自己需要對未來職業發展方向有更多的了解,卻苦于缺少有效獲取信息的途徑。第二份問卷調研結果顯示,由于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要求,促使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快速投入到信息化教學的浪潮中,九成以上青年教師都有了使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完成教學任務的體驗。跟第一次問卷結果不同的是,線上教學軟件(平臺)的使用率達到了100%;大約87.7%的青年教師在線上教學中嘗試使用除了傳統PPT課件以外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如微視頻、電子教材、線上教學資源庫、錄播視頻等,跟學生的線上互動率也非常高。
2.3調研結論:
通過分析結論,找出問題產生的根源有以下兩個方面:
學校層面:(1)青年教師培養的保障機制跟不上發展需要,缺乏更有效的管理制度與組織建設;(2)沒有將青年教師專業化培養納入大數據體系,缺少可量化的青年教師培養智能化平臺;(3)信息化教學模式單一,沒有信息化素養的體現。
個人層面:(1)沒有建立多元化的職業規劃;(2)主觀意識較為被動,革新意識差,反思與自我評價體系缺失。
三、信息化社會背景下的高職青年教師專業化職業發展的策略與路徑
青年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保障每一所高職院校未來的重要基石,在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社會背景下,課題組結合山東省三所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培養案例,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并最終形成有可操作性的高職青年教師專業化職業發展的實施路徑。
1、轉變舊觀念,加強制度建設,為青年教師的專業化形成保障機制。完善崗前培訓制度,將教育理念學習、教學基本功訓練、信息化技術訓練、雙師資格企業培訓、職業規范和職業發展規劃等內容作為硬性制度來實施,同時制訂相應規范來保障培訓過程的有效性。A校在青年教師培養過程中著重強調校園文化建設帶來的影響力。從2018年起,在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制度中出現了《青年教師職業行為規范》,并先后利用寒暑假邀請國內教學和行指委專家來校進行講座,進行職業行為資格和職業行為規范的培訓,形成了“君子人格,大國工匠”的育人目標。在2020年12月,該校借助“君子文化”育人品牌獲得了全國職業院?!耙恍R黄贰毙@文化品牌學校稱號。
2、建立可量化的青年教師培養智能化平臺,實現用大數據來保障青年教師專業化的職業發展。借助于國家利好政策的優勢,以及數字化校園的逐步成型,該智能化平臺可依據時間發展,按照學習路徑、成長軌跡詳細建立起青年教師的電子檔案。同時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結合信息化技術,構建起先進的網絡學習平臺和服務體系。A校在2019年建成了數字校園師生個人數據平臺,平臺上包括了該校所有師生在校內的活動數據,并網容納了教師個人教學檔案、教師辦公信息平臺、教師科研數據庫、個人獲得獎勵與成果數據庫等等,信息量龐大。不僅可以按照入校年份縱向查詢教師的成長軌跡,并且可以依據教師職業發展評價系統進行評估,預測教師三年內的職業發展走勢。還可以橫向跨專業對比教師職業發展績效,觀察每年進入企業掛職或參與實踐鍛煉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率,使用大數據分析得出各專業建設質量對比報告以及年度二級學院工作績效評估報告。如今,這套數字化平臺已經正式投入使用。
3、強化信息化素養意識,實現青年教師從掌握信息技術到構建信息化素養全方位滲透的教學模式。信息化社會背景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過程中需要更加重視青年教師的信息化素養程度??偟膩碚f,信息化素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信息技術方面:掌握信息技術軟件知識,能夠使用各種信息傳播軟件和硬件獲取有效信息。比如借助網絡和計算機瀏覽常用的教學平臺,學習相關教學軟件,瀏覽共享資源庫等等;(2)信息意識方面:通過策略能夠快速獲取所需信息,并能夠進行信息的加工處理、整合內容,同時具備信息方面的道德修養;(3)信息化教學資源:可以自行設計并制作出微課設計、仿真教學資源,能夠使用各種線上教學平臺,比如藍墨云、職教云平臺、云錄播等平臺形式,并且能夠熟練操作。C校在全校大力推行信息素養教育,現階段信息素養教育的形式以講座為主,通過以賽促教的形式促進信息素養教育也是一種積極的推廣方式。社會的高度關注,教育界各方面的重視,使得推進信息素養教育勢在必行。同時,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學習和培訓,把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評聘時的重要依據。
4、建立以主動反思為特征的自我管理體系,強化內在約束力和革新意識。青年教師從不專業逐漸變為專業人士的過程,正體現了自我管理的作用。自我管理分為三個階段: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革新。能夠走完三個階段,靠的是強大的內在約束力:自律、自控、自我調節能力強。青年教師只有養成主動反思的習慣,在教學過程和教科研過程中才能發覺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意識的進行調整。青年教師的職業目標是成為一名專業的合格的高職院校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青年教師年輕的心態,靈活的思維,開拓的眼界都是采取革新措施的有力武器。教學工作中需要時常進行反思,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完成了一次教學改革,一次次累積的成功經驗則會引導青年教師逐步走向職業生涯的頂峰。因此,建立一套自我管理的系統,養成不斷反思不斷革新的習慣,才是時刻保持教師的初心的最好體現。
由于自身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本文以高知青年教師作為切入點,對職業發展的專業性策略和路徑進行了初步探討研究?,F階段,青年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還有很多現實問題,這需要我們不斷摸索和實踐,借助時代發展的趨勢,找到符合自身情況的創新發展策略和路徑。
參? 考? 文? 獻
[1]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R].2016,(7).
[2] 教育部負責人就《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答記者問[R].新華網2019,(4).
[3]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R].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16,(6).
[4] 陳偉.西方大學教師專業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5):90-97.
[5] 百度百科.信息素養詞條[S].
[6] 李志民.《提高國民信息化素養刻不容緩》[N].人民日報,2018,(1)
[7] 齊燦、張宏.《TPACK框架下高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17,(3)
[8] 教育部.《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R].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20,(5).
[9]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R].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18,(4).
[10]陳偉.西方大學教師專業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5):90-97.
[11]孫禎祥.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教師領導里[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