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山區居民消費需求擴大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林依俤
(南平市順昌縣重點項目投資發展中心,福建 南平 353200)
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屬于“需求側”的三大需求。消費、投資作為需求主要力量,對福建省南平市經濟的增長起著決定性作用。當前,我國經濟已經實現了從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更多依靠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的轉變,2020年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達54.3%,為近年來最高。南平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近年來超過40%,居民消費支出占最終消費支出的比重又超過70%,居民消費需求始終是拉動南平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南平作為一個欠發達、欠開發的地市,消費水平有較大提升空間,消費需求將在今后經濟發展當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再到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消費需求呈現提質升級等新趨勢和新特征,“互聯網+”的消費新模式和新業態加快發展壯大,激發了消費新熱點,南平消費需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從人均消費支出上看,近年來,南平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呈階梯式向上增長(見圖1),2016年~2019年4年增長34.7%。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人均消費支出18240元,同比下降0.8%,不具有歷史可比性。從市場零售額上看,消費市場新興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快速發展,市場零售額較快增長。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730.62億元,4年增長48.2%,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隨著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移動電子支付日益普及,網上消費能力潛力不斷釋放。2019年南平網絡零售額再創新高,達72.2億元,4年均增長37.3%。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線下消費受阻,“全閩樂購,綠色南平”線上線下融合帶動消費,網絡購物、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問診等線上消費逆勢上揚,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促進了消費恢復性增長。

圖1 2016年~2020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其增長率數據來源:南平統計年鑒(2017-2020)、南平市統計局網站。
居民消費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商品向更多服務消費轉變,消費需求向多樣化和層次化方面發展,商品房持續熱銷,醫療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等服務性消費已基本形成消費熱點,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消費品質從低端向中高端升級。從居民八大類消費支出結構上看,2019年南平人均居民用于食品煙酒類支出為6043元,占全部生活消費支出的32.9%,比2015年下降了5.3個百分點,僅增長15.9%。醫療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居住增長最快,4年分別增長78.1%、65.5%、65%、43.3%,占全部生活消費支出比重分別上升了2.2個百分點、2.2個百分點、1.8個百分點、1.3個百分點,是拉動居民消費支出增長的主要動力。居民消費意愿持續回升,從表1可知,2016年~2019年南平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為0.60,大于邊際儲蓄傾向,說明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的部分有60%用于消費,反映出南平居民的消費意識較強。八大類消費支出中,邊際消費傾向最高的是居住(0.15),其次是教育文化娛樂和交通通信(0.11)。在收入增加的情況下,首先考慮的是改善居住條件,居民購房意愿持續增強,然后是考慮增加教育文化娛樂和交通通信支出,滿足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居民的消費結構在不斷升級的趨勢之中。

表1 2016年~2019年4年居民邊際消費傾向分析
居民飲食營養結構趨向合理,肉、蛋、奶類產品消費量快速增長,2016年~2019年人均動物類食品、蛋奶及制品、水產品消費年均分別增長12.3%、17.1%和16.9%,糧食消費量有所減少。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標志著居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2016年南平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4.4%和36.3%,2019年降到31.7%和35.6%。居住環境不斷改善,2016年~2017年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分別增長20.8%和19.6%,2018年~2019年增幅減弱,到2020年商品房的銷售面積達367萬平方米,增長7.3%,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住房面積質量進一步提高。耐用消費品在城鄉居民家庭迅速普及、不斷升級,家具類、家用電器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金銀珠寶類需求快速增長。居民信息消費需求不斷增強,網絡購物人群不斷增多,電腦成為常用家用電器,手機全面普及,不少農村居民也能熟練操作智能手機上網。2019年,每百戶農民家庭擁有移動電話249部,家用計算機36臺。
近年來,在農村地區交通、物流、通信等消費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的同時,電子商務不斷向農村地區延伸覆蓋,極大地改善了農村流通狀況和消費環境,促進農村居民消費潛力持續釋放。2016年~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6%,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1.7個百分點,收入的增長促進了農村居民消費“買起來”。2016年~2019年南平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長8%,比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高出1.5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與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率由1.9∶1縮小到1.7∶1。
2016年~2020年,與福建省相比,南平居民消費支出變化主要呈現以下特征。
由于近年來全省與南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均保持在1.3,消費增速與全省基本保持一致。2016年~2019年南平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年均增長7.7%,僅比全省居民人均消費增速高出0.1個百分點。2020年南平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下降0.8%,與全省基本同步。
南平消費絕對量與全省對比呈現逐年擴大趨勢,2019年南平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933元,4年絕對差距擴大了1732元。
從圖2可以看到,食品煙酒、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支出比重高于全省。其中:2019年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交通通信支出比重分別比全省高出2.2、1.3和0.1個百分點,說明教育醫療交通通信發展類品質類消費支出已成為南平居民新的消費領域,2019年南平居民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交通通信支出比重分別比2015年提高2.2、1.8和2.2個百分點,消費結構升級明顯加快。食品煙酒、衣著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務比重雖有逐年下降,但分別比全省高出0.9、1.1和0.7個百分點,說明居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本生活成本支出比重高于全省。住房支出比重低于全省5.5個百分點,成為差別最大支出項目,說明南平居民住房支出壓力低于全省水平。

圖2 2019年南平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結構數據來源:根據南平統計年鑒(2020)數據結果整理。

圖3 2019年福建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結構數據來源:根據南平統計年鑒(2020)數據結果整理。
近年來,南平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居民消費能力得到有效釋放,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但仍存在諸多因素制約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影響消費能力的提升。
消費需求釋放的基礎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收入的多少直接影響消費需求的數量和等級、層次。從居民可支配收入上看,2017年~2019年南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分別為8.4%、7.3%和6.6%(扣除價格因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緩,呈現增幅逐步回落走勢。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579元,實際增長3.2%,在原有趨勢上加速下滑。從福建9 個地級市上看,2016年~2019年南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列未位。2020年南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最高廈門58140元比相差1倍多,與三明比低1723元,與寧德基本持平,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導致居民消費能力不強和消費意愿不足。
2016年~2019年,南平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娛樂、住房等支出分別增長78.1%、65%和43.3%,三項占總支出的41.5%,個性化、多元化、多層次的品質型和享受型消費需求持續增長。但是消費市場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供給和需求之間不平衡的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醫療、教育、家政、養老等行業高質量的有效供給較為稀缺,影響消費潛力釋放,而且造成了大量升級消費的流失。以健康服務中的醫療衛生服務業為例,目前,閩北山區仍存在缺少優質醫療設施和高水平的醫技人才、村醫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如南平每千人口執業醫師數為1.8人,與寧德持平,與三明2.1人、龍巖2.3人比有差距,與沿海城市福州、廈門、泉州比差距就更大。由于閩北醫療資源不上,居民小病跨市跨省異地就醫的目前仍普遍存在,造成消費外流。消費外流還體現在住房、教育培訓、旅游游覽和娛樂服務等方面,生活性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呈現逐年下降走勢,嚴重影響著南平的消費增長,消費與供給的不匹配成為影響居民消費潛力釋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費環境質量是影響居民消費潛力釋放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為擴大消費需求,南平不斷加強消費品市場的監管和指導,但阻礙消費品市場發展的因素仍然存在,消費環境整體欠佳,消費者維權投訴數量顯著上升。根據南平市市場監管局統計:2019年南平12315機構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7930件,比2017年增長96%,消費投訴主要集中在質量、售后服務、合同等問題上,消費領域的質量安全問題和市場非誠信經營行為時有發生,對居民消費信心產生較大影響,抑制了消費行為,消費環境有待提升。
南平消費市場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釋放消費潛力仍面臨一些體制機制約束,要把握好政策著力點,打通制約消費需求增長的堵點難點,更大地釋放消費需求,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經濟增長是擴大就業的根本動力,只有經濟發展才能夠擴大就業。為此,要加快現代綠色農業、旅游、健康養生、生物、數字信息、先進制造、文化創意等七大綠色產業發展,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能力,促進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聯動。扶持創業帶動就業,鼓勵靈活就業,拓寬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城鎮困難人員和庫區移民等重點群體就業渠道,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加強就業技能、崗位技能提升和創業培訓。進一步優化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有效降低居民基本公共服務支出,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費能力。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加大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的社會保障投入,釋放更多政策紅利。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充分利公共財政政策,調節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持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讓更多的有潛力的中低收入人群盡快步入中等收入群體行列,努力形成“橄欖型”的收入分配結構,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步發展。
進一步放寬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領域準入限制,支持社會力量增加有效供給,提高公共服務支出效率。充分發展新型消費,大力培育發展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以線上線下融合擴大消費。建立健全“互聯網+服務”消費體系,有序發展智慧校園、在線教育等建設,推動各類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智慧健康養老、數字化健康管理等新業態。深入發展在線文娛,鼓勵傳統線下文化娛樂業態線上化,支持互聯網企業打造數字精品內容創作和新興數字資源傳播平臺。鼓勵發展智慧旅游,推進武夷山、溪源峽谷、天成奇峽等景區AR、VR等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消費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大力發展智能體育,以南平市舉辦十七屆省運會為契機,加大體育場地建設力度,培育在線健身等體育消費新業態。
以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為切入點,加快形成供需銜接、城鄉一體、內外貿聯通的大市場。加快武夷新區芹口智慧物流園和光澤金嶺倉儲冷鏈、邵武公鐵港多式聯運等專業物流園建設,引進“四通一達”等知名快遞企業在南平設立區域快遞分撥中心,引導物流企業向物流園區集中集聚。加快改善鄉村電網、物流等基礎設施,深入推進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擴大電商進農村覆蓋面,促進“網貨下村”和“土貨進城”雙向流通,充分挖掘城鄉消費潛力。支持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鼓勵通過農村淘寶、線上直播等形式,帶動優質產品賣向全國、全球。發展網紅經濟,活躍夜間經濟和假日消費,豐富產品供給,帶動住宿、餐飲等相關行業增長。
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農民增收為核心,調整生產結構,優化區域布局,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圍繞構建“全域綠色食品”發展格局,深化開展“兩減一禁”農業綠色行動,打響“綠色、有機、健康”品牌。加強供需匹配,著力做特做精筍竹、糧油、茶葉、食用菌等特色優勢產業,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推進全國“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建設,以創建中國有機食品城市為目標,堅持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方向,建設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推進現代綠色農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強化重點群體的監測預警,特別是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兩類人群”,采取多種幫扶措施和政策,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建立完善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消費環境是影響居民消費水平擴大重要因素,優化消費環境對激發消費活力、提升消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消費環境存在的問題,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建立健全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完善消費領域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機制、信用信息公開等機制,營造安心放心誠信的消費環境。加大市場監管力度,著力解決居民關心的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等問題,加強傳統節日食品集中上市、群眾集中消費、食品消費量大的重要時間節點監管,加大農村市場整治力度,重拳出擊整治農村假冒偽劣產品,“守護安全,暢通消費”,全力促進消費,持續釋放消費者的消費潛力,有效拉動經濟增長。
近年來,南平市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快速發展,消費市場發展活力持續釋放,消費仍將是今后南平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