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蘭 劉子承 張 恒
(1.云南師范大學泛亞商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師范大學數學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近年來,云南省保險業整體發展較快,但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且省內各州市發展不平衡。保險業作為金融市場重要的支柱之一,其本身特殊的分散風險、補償損失和社會管理等功能,在保障社會穩定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2014年國務院提出“新國十條”,要使我國從保險大國轉變為保險強國,進一步推動保險業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風險意識的逐步提高,保險業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目前云南省保險業還處于快速發展之中,因此進一步研究保險業的發展狀況,對于促進區域保險業協調、健康和穩定發展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
由于保險是金融業的一部分,國外文獻大多集中在研究金融市場發展測評問題,而關于保險業發展測度的文獻較少。國內關于保險業發展水平測度問題主要有孫祁祥等(2008)從相關比率指標、經濟保障指標、金融地位指標、結構優化指標和自身效率指標五個維度對保險發展定量描述。尹曄等(2020)從保險滲透性、可得性和使用性角度選取指標,使用變異系數法確定權重,對我國區域普惠保險水平進行測評。在指數構造方面,2015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采用綜合指數法編制了中國保險發展指數,反應各領域內具體發展情況。在實證方面,研究多通過選取一定的樣本運用計量方法研究保險市場區域差異的成因高樹棠(2013),保險發展與經濟增長影響因素王向楠等(2019),以及保險發展不平衡對策等方面進行研究。之前學者的學術研究成果無疑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鮮有研究從保險經營狀況、金融地位和社會保障地位對西部地區保險業發展現狀加以探討。
截至2019年年末,云南省保險公司總資產1012億元,較年初增加109.5億元。全省共有保險公司法人機構1家,省級分公司41家,其中當年新開業1家,外資保險省級分公司2家,州市級中支及以下機構2740家,實現129個縣區全覆蓋。從收入來看,2019年全省累計保費收入742.10億元,其中,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297.02億元,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445.07億元。10年間,保費總收入增長了3.15倍,財產險與人身險保費收入基本保持3.15的同步增長。其中人身保險中的健康險得到快速發展,增長了7.95倍,2019年健康險保費收入達到126.88億元;壽險增速最低,為2.5倍。從支出來看,原保險賠付支出費用增長了3.93倍,其增長速率高于保費收入,但從絕對數來看賠付支出遠低于保費收入,健康險的賠付支出增長率最高為6.47。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身險特別是壽險部分到期賠付費用在快速增長。
在近十年中,昆明市在保費收入方面始終保持著占全省保費總收入40%左右的比例,2019年為300.26億元,占領了云南省半壁江山,其次是曲靖市70.61億元、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49.70億元和玉溪市47.93億元。增長速度最快的前三個州市分別是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4.84倍,昭通市4.62倍,以及臨滄地區4.41倍;增長最少的3個是1.60倍省本級,2.43倍紅河州,以及2.53倍玉溪市。在險種方面,健康險是各州市增長最快的,昭通市的健康保費收入較10年前增長了38.12倍;壽險是各州市增長最慢的,各州市較10年前約增長2.5倍。
(1)保險密度
保險密度是指按照限定的統計區域內常住人口的平均保費數額,從人均角度反映了該區域保險市場發展狀況和人們的保險意識強弱。由圖1可知2010年云南省的保險密度為512元/人,而全國平均保險密度為1083元/人,云南省保險密度為全國平均保險密度的一半。2010年至2019年云南省和全國的保險密度都有大幅度的增長,但是自2016年開始云南省增速與全國水平差距進一步拉大,到2019年云南省保險密度與全國平均保險密度相差1518元/人。由此也可以看出云南省保險行業發展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這也是最近兩年保費收入增長迅猛的原因之一。

圖1 云南省與全國保險密度對比

圖2 云南省各地州2010年~2019年保險密度
由圖2可看出各地州2010年至2019年的保險密度基本情況,其中昆明市的保險密度歷年來遠遠高于其他地州,甚至遠遠高于同時期的云南省,發展表現出極大地區不平衡性,但各州市的保險密度都是呈現出增長的。
(2)保險深度
保險深度是指某區域保費收入占該區域生產總值(GDP)之比,反映了該區域保險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保險深度取決于經濟總體發展水平和保險業的發展速度。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保險觀念與經濟發展的同步性,以及保險業的發展潛力。

圖3 云南省與全國保險深度對比
由圖3可知2011年至2016年云南省保險深度的增長趨勢基本與全國保持一致,但是與全國水平仍有差距。2010年云南省保險深度為3.05%,云南省保險深度為3.65%,到2019年云南省保險深度上升到3.20%,而全國平均保險深度為4.30%,云南省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進一步拉大。其間2011年、2012年和2018年保險深度出現下降,主要是由于2011年保費收入下降,2012年和2018年GDP增長較大而保費收入增長較小。總得來說云南省保險業收入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比較低,保險業發展相對滯后。

圖4 云南省各地州2010年~2019保險深度
通過圖4,可以看出各地州的保險深度情況與云南省情況表現出一致性,都表現出2010年起開始下降,2016年開始回升,2019年又有所下降的趨勢,并且這種趨勢在經濟發展較為迅速的地區表現得更為明顯。昆明、麗江、德宏和西雙版納保險深度近十年有較快增長,迪慶和怒江增長較小。
(1)保險資產與銀行業金融資產的比率

表1 云南省保險業總資產與銀行業總資產對比
通過計算保險資產與銀行業金融資產的比率,可衡量保險資產相對于銀行資產的地位,同時也可以衡量儲蓄替代效應的大小。從表1可以看出,保險資產占銀行業資產的比重有所上升,從2012年的1.91%提高到2018年的2.47%,但云南省保險業的發展遠落后于銀行業,基本上維持在2%左右,二者增長水平不匹配。從原保費收入占云南省儲蓄存款余額的比重看,從 2011年3.62%提高到2018年4.6%,2019年為2.26%,比重下降較大,主要是由于城鄉儲蓄存款余額有較大增長。保險的儲蓄替代效應略有增長但效果不明顯。
(1)云南省保險的社會經濟保障作用
在近十年中,云南省農業保險不斷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保險險種增加,覆蓋面不斷擴大。截至2019年年末,全省已開辦農險險種50余個,累計提供風險保障1489.6億元,賠款支出10.7億元,受益農戶135.4萬戶次。在深入推進保險服務的同時兼顧發揮保險在脫貧中的作用,高原特色農業保險為9個州市的101.63萬貧困人口提供“財產+人身”的490億元風險保障,106.99萬貧困人口被補充醫療保險項目覆蓋,沿邊居民擁有1 015.75億元的意外傷害保障,29.25萬名貧困兒童被提供193億元重大疾病、住院醫療保險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為貧困人口脫貧提供了保障,降低了再次因病因災返貧風險發揮了保險的民生保障功能。
(2)人身保險的給付與醫療衛生支出的比率
人身保險主要包括健康險、壽險和意外險,醫療衛生支出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內支出中的醫療衛生支出項目。通過計算人身保險的賠付支出與醫療衛生支出的比率,衡量人身保險與醫療社會保障制度在后備基金中的相對地位。由表2可知人身保險的賠付與醫療衛生支出的比率在不斷上升,表明人身保險給付在醫療社會經濟保障體系中的地位近年來有上升。人身保險給付在醫療社會經濟保障體系中的地位逐年加大,為全民醫療保險承擔了一部分壓力。

表2 保費收入與儲蓄存款余額對比
結合以上數據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云南省保險業發展水平落后于全國平均,省內各地州之間差距較大,出現昆明一家獨大現象,大部分地州與平均水平具有較大差距。保險作為一種普惠性金融產品,在未來的發展應當照顧到發展較為滯后的地區。(2)云南省保險資產在銀行資產中的比重逐年加重,但占比低,儲蓄替代效應不明顯,金融地位較低,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較小。政府應重視云南省保險業發展,給予一定政策扶持,促進保險發揮金融功能。(3)云南省保險在社會經濟保障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在脫貧工作和醫療支付當中,充分體現了保險的民生保障功能和防范風險的作用。未來要將商業保險積極參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在推進之時,應考慮不同民族習慣,設置保險種類或者開展相關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