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菊
(羅田縣萬密齋醫院,湖北 羅田)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多發于中青年(20-50 歲)人群,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大多有長期彎腰勞動或坐位工作經歷,且絕大多數患者發生在腰4-腰5、腰5-骶1 間隙,是脊柱外科常見病、多發病[1]。臨床治療以生活習慣調整、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非手術治療方法為主,預后良好;但對部分病程較長、非手術治療無效、臨床癥狀反復發作或加重,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需進行手術治療的方式[2]。本文選擇了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兩組腰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對比分析對患者圍手術期實施不同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
從本院歷年診治的腰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研究樣本的篩選,根據本研究的樣本納入標準,在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的前提下,擇選出86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樣本均經本院臨床確診為腰間盤突出癥,并在本院接受了外科手術治療;樣本在本院實施相關治療的時間為2018 年6月至2020 年6 月;其中對照組43 例實施了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43 例)給予了外科康復護理;所選樣本臨床資料完整,且均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授權同意書;樣本排除有其他嚴重臟腑疾病患者、有精神類疾病及交流障礙患者,有藥物過敏史患者。樣本性別、年齡、病程、疾病分類等相關臨床資料數據,分組后組間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接受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
在接受基礎護理干預措施的同時,實施圍手術期外科康復護理:(1)根據患者病情及情緒、心理狀況,為患者制定康復護理計劃,并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安撫,緩解臨床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良心理[3];(2)指導和協助患者進行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調整,以確保患者可以通過科學飲食提高抗病能力、改善身體狀況[4];(3)通過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治療方法,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提高護理依從性[5];(4)對患者術后的臨床反應和身體狀況進行嚴密的觀察和監測,指導和幫助進行臥床期間的清潔、翻身;在麻醉效果消失后,鼓勵患者進行適宜的活動,以加快身體功能的恢復;(5)指導患者進行適宜的康復訓練活動,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同時保證休息和睡眠、加強運動中的保暖等措施[6];(6)定期出院患者進行回訪,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康復效果,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幫助調整康復治療方案;如發現患者出現病情反復,叮囑患者及時到院接受相關檢查和治療。
1.3.1 治療有效率
根據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體征,對患者進行綜合評價: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體征恢復正常,為痊愈;相關癥狀改善明顯,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仍存在痛感,為有效;相關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為無效。
1.3.2 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
并發癥包括壓瘡、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7]三項指標內容,對發生各類并發癥的患者進行例數的統計記錄,并分組計算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進行對比;護理滿意度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根據患者對護理服務的問卷評分,統計計算各組患者的總滿意度。
本研究獲得的所有指標數據均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指標以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用t 檢驗;計數指標及比例關系表示為(n,%),用χ2檢驗;以指標數據組間對比差異,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對樣本治療效果的評價統計表明,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5.35%、81.4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指標對比[n(%)]
相關指標數據的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僅有1例患者出現壓瘡,給予針對性干預措施后,患者壓瘡癥狀消失,未出現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臨床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33%,明顯低于對照組(11.63%,5/43);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大幅高于對照組(100.0% vs 86.0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對比(n,%)
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腰間盤突出癥患者,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身體狀況,可選擇脊柱內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單純椎板間開窗髓核摘除、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椎間融合等多種術式治療[8]。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和微創治療在臨床的推廣應用,在腰間盤突出癥手術中逐漸開始應用微創外科手術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然而,患者圍手術期的有效護理干預,在手術治療腰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康復治療效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外科康復護理模式,通過對患者進行術前的心理疏導、術中與醫生的積極配合、術后對患者的康復訓練及患者出院后的回訪等措施,給予了患者全程、全方位的科學有效干預,不僅能夠更加有效地實現手術治療目標、加快患者身體功能的康復,而且讓患者在護理人員的耐心細致的護理服務中得到了心理和生理兩方面良好的護理服務。本次研究的相關指標數據的統計和組間對比分析,充分證明了與傳統的常規護理干預方法相比,外科康復護理模式安全性好、康復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在對實施了手術治療的腰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康復過程中,給予合理的外科康復護理干預,能夠在有效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康復對治療效果的同時,讓患者獲得更好的臨床護理體驗,受到廣大患者及家屬的普度認可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