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力 鐘杰 張煉鋼 唐炳 席旭晴
摘要:寄生蟲廣泛存在于養殖生產的環境中,其在特定的時期會感染動物,造成動物生產性能下降、繁殖障礙、死亡的情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減少寄生蟲感染幾率,提高豬養殖健康程度,減少養殖經濟損失,對于養豬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調查研究了常見的幾種寄生蟲疾病發病原因,結合生產實際提出診治的技術方案。
關鍵詞:生豬養殖;寄生蟲;防治措施
豬的養殖在國內發展迅速,但在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疾病的發生,為了防止疾病的發生建立了嚴密的防控技術體系,但在實際生產中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完全戰勝疾病。寄生蟲疾病是眾多疾病中的一種,豬感染寄生蟲疾病其生產性能和繁殖性能都會下降,因為寄生蟲疾病治療困難,在花費很多資金的情況下也很難治愈,有的愈后效果不好,無生產價值。這給養殖效益帶來了很大的損失。能夠感染豬的寄生蟲種類較多,大部分都存在于豬生產的環境中,寄生蟲天然具有適應強的特點,自然環境的變化對其影響較小,一般的消毒抗蟲類藥物也無法將寄生蟲殺死,所以現在寄生蟲疾病不好防御?,F代養殖中為了減少寄生蟲疾病的發生都采用消殺能力強的消毒劑和定期驅蟲的辦法減少寄生蟲對豬生產的影響[1]。本文結合幾種常見的寄生蟲的生理特點,提出合理的防治技術方案,為寄生蟲疾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1常見寄生蟲情況
寄生蟲分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兩大類:體內寄生蟲主要有鞭蟲、結節線蟲、腎線蟲、肺絲蟲、蛔蟲等,體內寄生蟲與豬爭奪營養成分,寄生蟲在體內發育會破壞豬的生理組織造成組織結構異常,有的破壞消化道造成腸穿孔、破壞肝臟和肺臟生理結構完整性,造成免疫和造血功能障礙,有的會影響消化酶的分泌,使豬生產性能受到影響,間接浪費了豬飼料;體外寄生蟲主要有螨、虱、蜱、蚊、蠅等。后三種現在較少,但螨蟲一直是豬生產的重大危害?;加序x疾病后豬的身體出現瘙癢難耐,干擾豬的正常行為、因為頻繁扭動摩擦解癢,降低飼料報酬,豬的生長速度也受到影響。感染螨蟲后,因為摩擦解癢,皮膚出現紅腫和出血的情況,會感染其他類型的疾病。像豬的乙型腦炎、細小病毒、豬的附紅細胞體病、偽狂犬、豬痢疾、豬副結核等疾病,給養豬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2]。
2體表寄生蟲
豬的寄生蟲以疥螨和蛔蟲病最為常見,對豬的危害也特別嚴重,常常造成豬群飼料轉化率下降、生長發育不良、生長緩慢。因此,做好豬群體內外寄生蟲的驅蟲工作是提高豬場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豬疥螨會造成豬的瘙癢癥狀,因為瘙癢會使豬身體不適,采食能力下降,生長受阻,食欲減退,生產成本增加,是嚴重危害養豬生產的疾病之一。這種疥螨一般先在豬的體表與地面接觸較多的腹部發生,先是出現紅疹,之后逐漸出現銀屑病的情況。
3體內寄生蟲
該病主要危害6月齡以下的豬群。起初的癥狀不明顯,患病豬會有生長緩慢、消瘦、眼睛暗黃,有些寄生蟲寄生在影響神經的部位,豬會表現出神經癥狀,行動時會出現突然昏迷,醒來后正常無癥狀。感染組織內的寄生蟲會出現呼吸系統的咳嗽、呼吸短促,消化道糞便帶血、便秘癥狀。其中腸道內寄生蟲主要是蛔蟲,他會寄生在胃腸道內膜上,減少腸道對營養物質吸收的面積,妨礙營養吸收;蛔蟲的生長繁殖與豬機體競爭營養,通過吸收被消化道消化的食物,造成豬體營養不良;研究還發現蛔蟲能分泌毒素,毒素具有酶結構,能夠與機體發生競爭,同時毒素還能影響腸道上皮細胞結構,造成腸道潰爛壞死,最終影響豬的生長發育。
肝吸蟲的生命活動對動物傷害很大,肝吸蟲的幼蟲能夠移動,其在體組織內強行移動會形成蟲道,造成體組織的永久性壞死,特別是肝臟內的蟲道會造成肝臟壞死變性,結締組織增生,導致肝臟的免疫能力下降,動物疾病發生率提高。細小幼蟲移行損傷肺,造成細小性肺炎,造成呼吸困難。組織內寄生蟲造成的病變,會引起其他的細菌或病毒的感染。
豬寄生蟲病是危害養豬業的潛伏性疾病,給規?;i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4防治措施
4.1預防措施
應結合本場的實際情況和當地流行寄生蟲的調查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驅蟲程序,能夠有效地控制豬寄生蟲病的發生,減少因寄生蟲病造成的損失。建立有效的生物防護屏障,減少規模化豬場寄生蟲病發生。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對于必須引進的豬在隔離期間要進行糞便及寄生蟲血液方面的檢查。使用驅蟲劑進行驅蟲,嚴防外源寄生蟲進入本場。在養殖場內嚴禁飼養其他動物,堅持滅蠅、滅蟑、滅蟲等工作,減少中間宿主攜帶寄生蟲入場的幾率;做好寄生蟲的檢測工作,豬舍必須嚴格執行衛生標準,有條件地區可以沖洗消毒,堅持全進全出的方式,有效地阻斷寄生蟲的傳播;豬群按照生長階段供給營養,提高豬群機體的抵抗力。
4.2治療方案
選用驅蟲藥選用新型、廣譜、高效、安全的驅蟲藥物。堅持聯合用藥,單純的伊維菌素、阿維菌素對體外寄生蟲效果好,而對在豬體內的吸蟲和絳蟲效果較差,所以可以聯合使用阿苯達唑同時殺死體內寄生蟲。也可以選用復方驅蟲藥進行驅蟲。
規?;i場驅蟲程序根據養殖場的情況,一般應對全場豬進行全群驅蟲,減少寄生蟲幼蟲生存幾率??蓪⒑辆S菌素的藥物添加到飼料中,進行體內寄生蟲的驅除。在投藥的同時,使用二嗪農溶液等藥物對豬舍環境、生產工具進行消毒。對于引進豬轉入生產區前應進行全面驅蟲,可使用廣譜的驅蟲劑,觀察驅蟲效果,及時更換驅蟲方案。實施定時驅蟲,種公豬每年在1、3、6、9、12月份分別使用廣譜驅蟲劑進行驅蟲。在母豬分娩前2周使用阿苯達唑伊維菌素預混劑進行一次驅蟲,使母豬在產仔前身體不帶蟲,轉入分娩舍前必須對產房進行消毒驅蟲。
斷奶仔豬轉入保育2周后,統一口服驅蟲藥,連用5~7d,由于疥螨等蟲卵排出體外10d左右會發育成蟲,所以體內驅蟲后,蟲卵沒死會進入環境中,體內驅蟲藥結束后的7~10d,再投藥一次,將由蟲卵孵化發育的幼蟲殺滅。在潮濕天氣比較容易發生疥螨病,應提前預防,生長育成豬也應該驅蟲,可在5月齡時,按上述要求重復驅蟲一次[3]。
使用驅蟲藥應注意的事項體表噴霧驅蟲前要先清洗豬體。噴曬藥物時要均勻。體表噴霧治療后,應隔12h后才能進行豬群體表消毒工作。也可以使用藥浴的方式進行體表驅蟲。因為許多驅蟲藥都具有毒性,所以要準備好解毒藥物。對懷孕母豬使用驅蟲藥時要選擇安全性較高的驅蟲藥。屠宰前1個月內不得使用藥物進行驅蟲。為保證驅蟲的效果,應將驅蟲后的糞便清理干凈,轉運出養殖場,對糞便進行凈化處理。
5結論
豬的驅蟲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要一次解決寄生蟲問題不現實,所以要結合本廠的實際情況,建立長期驅蟲方案。定期對豬體進行評估,檢查驅蟲效果。做好飼養管理工作,減少寄生蟲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萬遂如.規?;B豬場寄生蟲病的防制技術[J].養豬,2020(1):81-83.
[2]張隴軍.豬體內外寄生蟲病的防治措施[J].獸醫導刊,2019(9):35-36.
[3]王會杰.生豬養殖常見疾病及預防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1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