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虎
摘要:肉牛氣腫疽是肉牛養殖過程中經常見到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性疾病,該病主要是由于牛感染氣腫疽梭菌導致的。從臨床發病情況來看,該病的主要特點就是傳染性強、發病突然、對機體破壞性較強等。如果牛舍中有病牛出現,將會在整個牛舍中迅速蔓延開來,在患病初期病牛局部肌肉會出現氣性腫脹、且伴有酸臭氣味排出,這樣一來就會使得肉牛的成交額大大下降,影響養殖場的整體經濟效益。本文就從肉牛氣腫疽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診斷方法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具體闡述,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希望為廣大養殖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肉牛氣腫疽;流行病學;診治措施
1流行病學
1.1病原
氣腫疽梭菌是導致肉牛氣腫疽發病的主要病原,該菌是一種厭氧菌,菌體通常沒有莢膜,生命力非常強,體外環境下也能夠生成芽孢,并且在某些條件下還能自由移動。但其實氣腫疽梭菌本身抵抗高溫、化學消毒劑等的能力是比較弱的,它的抵抗力是在形成芽孢之后才大幅度提升。目前我國殺滅氣腫疽梭菌常用的化學消毒方式就是用0.2%氯化汞處理10min左右或者是用3%甲醛溶液處理,從而有效確保氣腫疽梭菌可以徹底失活[1]。
1.2發病機理
當已經形成芽孢的病原侵襲牛只時就會導致其出現發病,在這個過程中,病菌會首先入侵機體腸腺,然后在腸腺內增殖,當增殖到一定數量之后病原也會入侵病牛的血液和淋巴,之后擴散至全身各個部位。在病菌繁殖的過程中會分泌α毒素和透明質酸酶,這兩類物質融合之后細胞會壞死并形成溶解胞間連絲,從而加速氣腫疽梭菌在病牛體內的蔓延[2]。與此同時,在氣腫疽梭菌繁殖的過程中也會分泌酸類物質并伴隨有大量的氣體,從而導致細胞變性,患病部位逐漸膨大形成氣腫,腫脹之后敲擊該部位也可以聽到空鼓音。另外,當氣腫疽梭菌將蛋白組織分解之后會生成硫化物氣體,使得患病牛散發出惡臭的氣味。
1.3易感動物
該病在任何種類的病牛中都可能會發病,并且患病牛分布在各個年齡段、任何品種,特別是年齡小的牛更容易染病,且一旦染病幾乎都會死亡。另外,如果發病情況比較嚴重的話,非疫區的牛也可能會染病。
1.4傳播途徑
患病牛主要是通過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飼料、飲水,或者是接觸被病菌感染的土壤引發消化道感染,亦或者間接感染進而出現發病情況。
1.5發病特點
肉牛氣腫疽的發病通常會呈現一定的季節性,夏季、秋季是該病的高發期,尤其是夏季,夏季通常炎熱多雨,且蚊蟲較多,這樣一來就給氣腫疽梭菌的生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臨床癥狀
2.1急性型
患急性型氣腫疽的病牛通常都是突然發病的,在發病初期病牛體溫會迅速升高、胃腸內出現脹氣、呼吸困難、反芻行為停止,發病一段時間之后病牛就會倒地死亡。也有的病牛在患病初期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但是第2d就會突然暴斃。
2.2慢性型
患慢性型氣腫疽的病牛在發病初期通常會表現出明顯的體溫上升、精神萎靡、食欲減弱、反芻行為停止、走路跛行、肌肉組織豐滿處出現氣性腫脹,在腫脹部位穿刺立即就會有帶有氣泡的黑褐色液體流出,并且四周組織也會出現明顯的水腫,之后就會表現出敗血癥的癥狀且呼吸加速、脈搏加快,這種癥狀持續不了多久病牛就會臥地不起、體溫急速下降,最后衰竭而死[3]。
3診斷
3.1臨床診斷
臨床上通常會根據患病牛的發病情況來對病牛進行診斷,如果病牛的肌肉豐盈處出現明顯的腫脹,其觸摸患病部位有明顯的灼熱感、按壓有捻發聲,對病死牛進行剖檢,發現其肛門、口腔等處均有暗紅色的泡沫流出,如果將患病部位切開,也可以看到有暗紅色的酸臭液體排出、淋巴結位置出現腫脹且切面呈現出紅色、肌肉內有很多大塊的壞死灶,這時就可以初步判斷出病牛患的是氣性腫脹。
3.2分離培養
為了進一步確定病牛是否患氣腫疽,診療人員也應當取病料接種在葡萄糖血瓊脂平板上之后將其放在無菌條件下培養,之后再蓋上一塊無菌脫脂棉并滴加10%氫氧化鈉溶液1mL以及焦性沒食子酸1g,然后快速將其放在恒溫箱中培養24h,觀察現象,可以看到培養基上出現兩種形狀完全不同的菌落,一種呈圓形,另一種呈現葡萄狀。
4防治措施
4.1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在西醫治療肉牛氣腫疽時通常會根據病牛的實際發病情況來給病牛進行肌肉注射,如果病牛發病比較輕,則可以給病牛肌肉注射青霉素,注射2次/d,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保證治療的效果,也可以不間斷地給病牛腫脹部位的四周涂擦適量的3%雙氧水。如果是在病牛發病中后期對其進行治療,則應當切實做好防散毒的措施。具體地可以迅速將腫脹部位切開,將病牛體內的滲出物和腐敗組織切除,然后用3%雙氧水徹底沖洗患病部位,并涂撒適量的磺胺粉。另外,如果病牛的發病情況比較嚴重,也可以給病牛靜脈注射10%葡萄糖500mL、10% VC 50mL,注射2次/d,連續使用2~3d之后病牛的癥狀會得到明顯的緩解[4]。
中醫治療中醫治療肉牛氣腫疽的藥方如下:取黃連30g、土大黃、苦膽草、金錢草、夏枯草各100g、馬鞭草50g、生姜20g,混合之后加入適量的水煎煮,靜置一段時間待藥液溫度適宜后給病牛灌服,2次/d,連續使用4~5d之后病牛的癥狀會得到明顯的緩解。
4.2防治措施
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病情控制如果在牛養殖的過程中發現有牛只患病,則應當立即將病牛或者疑似病牛隔離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另外,對于同牛圈未發病的牛也應當立即注射氣疽菌苗,并用10%漂白粉和0.2%氯化汞溶液對牛舍進行嚴格的消毒,徹底將牛舍內的病原微生物全面清除,從而有效減少各種病菌的入侵導致牛群患病。如果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病死牛,也應當及時地將病死牛尸體深埋,不能隨意亂丟或者銷售,避免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失。除此之外,如果在養殖的過程中需要調運或者出售牛群則應當在調運或出售之前對其進行嚴格的檢疫,檢疫合格之后才可以將其運出。
免疫預防當前我國控制肉牛氣腫疽病的有效措施是及時接種疫苗。特別是在氣腫疽發病率較高的地區更是應當在每年春夏季節定期給牛群注射疫苗,具體地應當根據疫情發病情況來制定合理的接種計劃,一次注射可以對牛群產生6個月的保護作用。當然,如果是對小于6月齡的牛要在滿半歲以后再進行1次疫苗接種。
提高工作人員的疾病防控意識,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養殖人員應當盡量采取自繁自養的方式來飼養牛群,同時養殖場也應當逐步加大防控知識的宣傳力度,全面提高飼養管理人員的防控意識,讓飼養管理人員可以充分了解該病的發生機理、臨床癥狀、治療措施等,這樣一來飼養人員才可以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切實做好流行病的調查監測工作。另外,在日常飼養的過程中飼養人員也應當定期對牛舍進行消毒,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各種病菌的入侵影響牛群的健康生長。
5結束語
總而言之,肉牛氣腫疽病的發病是當前影響養殖場經濟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牛舍中有患病牛出現則應當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對病牛進行處理,同時也應當用濃度為3%的甲酚皂水來對整個牛舍、墻壁、飼養用具等進行全面的消毒,從而有效減少氣腫疽病在整個牛舍中擴散的速度。另外,在日常飼養管理的過程中,養殖人員也應當密切關注牛群的生長情況,如果發現有牛只表現出異常癥狀,則應當立即將其隔離,并根據病牛的癥狀來采取治療措施。█
參考文獻:
[1]黃正美,郭聯嶺,粱紅.牛氣腫疽病的診治[J].畜禽業,2009(2):81-82.
[2]劉兆亮.簡述牛氣腫疽病的診斷和治療[J].新農村(黑龍江),2016(14):116.
[3]丁玉.一例牛氣腫疽的診治[J].湖北畜牧獸醫,2014(2):33-34.
[4]張建強.牛氣腫疽病的防控[J].獸醫導刊,201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