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青
摘要:針對許多豬場存在頻繁發生混合感染性疾病、普遍發生繼發感染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突出、硬件設施不完善等許多復雜問題,在此提出以下疫病控制對策,希望引起廣大養豬管理者的重視,確保豬群健康的生長和發育。
關鍵詞:豬場;混合感染、設施設備,疫病防控
1豬場存在的問題
1.1頻繁發生混合感染
隨著飼養方式的密集化,養殖環境相對惡劣,豬場疾病發生多以混合感染為主,豬群通常會感染2~3種以上的病原體,幾種病原體協同作用造成混合感染,進而致使豬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大增加,給豬場帶來的危害極其嚴重。豬群發生混合感染性疾病后,不僅是細菌混合感染,還會有病毒的混合感染,甚至有細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豬群發病后癥狀不典型,給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一定難度,這也是造成豬群死亡率較高的一種原因[1]。
1.2普遍發生繼發感染
規模化養豬場普遍發生繼發感染現象,尤其是豬群發生豬肺炎支原體、豬圓環病毒2型、豬偽狂犬病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等原發性疾病時,在豬群遇到溫差較大、轉舍、免疫接種等應激情況下,極易引起繼發感染,尤其是豬群發生呼吸道疾病時,遇到外界天氣突然變化,就能夠引起繼發感染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鏈球菌病、豬巴氏桿菌病和仔豬副傷寒等疾病。在豬群感染豬肺炎支原體疾病時,比較容易繼發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和副豬嗜血桿菌等疾病。
1.3硬件設施老化
一些豬場雖然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但是硬件設施沒有得到進一步完善,尤其是一些飼養時間較長的老豬場,豬舍內的飼養設備損壞、老化嚴重,不能給豬群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充足的飼喂飲水條件,甚至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規模化養豬業均需要較高的飼養管理水平,如果硬件設施不完善,就給養豬場的充分利用提出嚴峻的挑戰,并且嚴重威脅著豬群的身體健康[2]。
2疫病控制對策
2.1盡快完善硬件設施
養豬場在擴大規模的同時,應相繼增加投入設施設備的資金,尤其是硬件設施老化的豬場,需要將道路、供電供暖設備、通風降溫設備、料槽水線等進一步維護或更新,這樣在滿足豬群正常采食飲水的同時,還可以維持舍內環境適宜,避免豬群發生各種應激反應。同時良好的路面基礎給豬場沖洗和消毒帶來便利,促使疫病得到進一步凈化和控制。
2.2掌握疫病種類和發生規律
由于養豬場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發病率較高,管理人員應根據豬群飼養狀況、設施設備、環境條件、本地疾病流行情況等,再結合豬群發病臨床癥狀、剖檢病變,借助技術水平較高的科研單位或院校的實驗室,來進行病原的分離鑒定、檢測和診斷。掌握本場豬群存在的疾病種類和發病規律,從而制定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這也是做好疫病防控的關鍵因素[3]。
2.3建立生物安全體系
首先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實現自繁自養模式,盡量減少從外界購進種源的機會,必須引進種源時,應從無疫病區域引進,并且經過嚴格的檢疫合格后方可引種。引進豬場后先經過隔離飼養才混入大群飼養,這樣可以防止將外界病原體攜帶入場。
制定科學可行的消毒制度,由專門人員來完善實施消毒程序,確保豬舍內外環境得到定期的清洗和消毒,定期清洗和消毒飼喂和飲水系統,避免飼料和飲水受到污染,保證生產中各個環境清潔衛生,減少和消除環境中污染的病原微生物,降低豬群發生外源性繼發感染的機會。
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和本場疫病種類,由專門的獸醫人員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且在選擇疫苗時保證質量和毒株相符,按照疫苗說明正確操作,確保免疫接種效果。合理使用疫苗,做好豬場疫苗免疫接種。建議豬場重點免疫接種好豬瘟、偽狂犬病、豬氣喘病等傳染性疾病,同時根據檢測抗體水平來調整免疫接種程序和進行緊急接種,控制主要疫病的發生。
2.4樹立預防為主的理念
大多養豬場還采用傳統疫病控制觀念,認為豬場有一名好獸醫就萬事大吉了,豬群發病后全靠獸醫來診斷治療,或者一味相信疫苗的作用,這些都是防控疫病方面的誤區。因為再有效的疫苗,如果飼養環境污染嚴重或者豬群體質較差,也不能獲取理想的免疫接種效果。同時藥物也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再加上大多豬場的發生是混合或繼發感染后,不是單純的細菌感染,如果使用藥物也不會收到明顯的治療效果,甚至沒有什么效果。所以在實際生產中會出現用藥后病癥有所緩解,一旦停藥病情就會反復,甚至有的使用3~4個療程的藥物后,還是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因此防控豬群疫病發展的有效措施是預防病情的發生。
2.5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在豬群飼養管理中預防豬只發生疾病的主要手段是提高豬體對疫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所以需要供給優質全價的飼料營養,滿足豬群生長發育的需求,避免發生營養缺乏引起的各種疾病。同時在飼喂過程中需要嚴格檢查飼料形狀和顏色,嚴禁將霉爛變質的飼料飼喂給豬群,因為豬群采食霉菌毒素超標的飼料后,不僅引起霉菌毒素中毒、體質下降,繼發感染其他疾病。而且霉菌超標還可以引起機體免疫抑制,進而導致豬群感染各種傳染性疾病[4]。
提供給豬群良好的環境條件,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和夏季防暑降溫工作,避免豬群受到冷應激或熱應激。加強通風管理,保證舍內空氣新鮮充足,墊草干燥干凈、陽光充足,并促使豬群適當進行活動,有利于增強豬群體質和抗病能力。
2.6定期觀察豬群
加強日常管理,每天認真巡視豬舍,觀察豬群體表、采食、飲水和精神狀況等,一旦發現有異常病癥應上報獸醫技術人員及時追尋原因和診斷治療。對于種用價值較高的豬群應每天上、下午逐頭進行體溫測量,并將檢測的溫度繪制成為熱曲線波型,這樣在豬群沒有其他異常情況下,就可以在潛伏期或前驅期盡早發現病情,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無謂損失。檢測溫度應做到定時,因為外界氣溫、豬只采食、飲水、運動等都會對體溫有所影響,并且豬只個體之間也有體溫差異,因此在匯總溫度時需要將特殊情況考慮進去,以免產生錯誤判斷。另外可以認真觀察種公豬的性欲、射精量和精液品質等能夠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3小結
規模化養豬場應完善藥物預防方案,根據不同生長階段容易感染的細菌性疾病,做出預防性給藥方案,例如在哺乳期仔豬容易感染大腸桿菌發生腹瀉,這樣需要及時添加廣譜抗生素藥物來預防仔豬腹瀉的發生,可以給母豬添加抗生素來預防乳房炎的發生。針對所存在的細菌性疾病種類和發生階段,制定一個完善的藥物使用方案。樹立保健和預防觀念,這樣樹立預防疾病的理念,在豬群的不同生長階段合理選用抗生素或中草藥,有利于預防豬群的外源性和內源性的細菌性繼發感染,確保豬群健康狀況和良好的生長發育[5]。█
參考文獻:
[1]王興輝,蒙炳超,龔才偉.黔南州某種豬場豬瘟免疫凈化探索[J].中國畜禽種業,2017(8):37.
[2]賈俊嶺,湯偉.談談豬舍空氣過濾設施對控制豬生殖與呼吸癥候群的應用及效果[J].獸醫導刊,2016(14):233.
[3]胡元春.規模化養豬場疫病凈化工作方案[J].現代農村科技,2016(18):63.
[4]朱建國,張任娜.對集約化豬場疫病凈化關鍵措施的探討[J].中國豬業, 2012(6):43.
[5]趙繼寧,鄭增忍.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國際規劃與我國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策略研究[J].中國動物檢疫,2008(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