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勝

分類討論的思想是數學中重要的數學思想,重在考查學生思維的完備性。通過分類思考,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周密性和全面性得到提升和鍛煉。這種思想方法也會應用到將來的工作實踐中,能夠讓制作的方案更加完備。
分類是按照數學對象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將數學對象區分為不同種類的思想方法。正確的分類必須是周全的,既不重復,也不遺漏。
分類的原則:①分類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獨立的;②分類的標準必須一致;③分類討論應該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比如你研究9的分成,先從1開始,逐漸到4。
我們可以從近幾年來小學及初中考試中分類討論的案例中,感受一下分類這一思想在數學教學以及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案例一:山東省2018年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專題考查
小明每分鐘走70米,小紅每分鐘走40米,已知小明家小紅家學校都在一條直線上,小明家距學校700米,小紅家距小明家500米,他們同時從家去學校,誰先到達學校?
誤區:小紅的速度慢,小明的速度快,小明離學校700米,小紅離小明500米,所以學生腦想構建模型:
誤區二:把小紅家弄到了小明家的左邊
正確的分析:對小紅家的位置按在小明家的左右進行分類:
如果小紅家在小明家右邊,則誤區1成立
如果小紅家在小明家右邊,則誤區2成立。
因此,這道題必須二者全部具備。
好多人覺得這道題沒有什么,你讓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做一下試試,我們用一個班45名學生進行試驗,結果正確的答案只有一份。其它的全是錯誤的。
錯誤原因:①連題都弄不懂,也就是腦想不出模型。②產生誤區一的錯誤。③產生誤區二的錯誤。
或許有人會認為到了初中孩子們自然就會了,也能自覺到分類的程度。我們忽視了知識遷移的重要性。當你覺得這僅僅只是一道小學階段的題目時,其實它完全可以遷移到初中。
我們舉一個初中的案例: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一點A(2,3);已知線段AB=6,且AB//X軸。求B點坐標。此題與上面山東省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題屬于同一類型,因為A,B在同一條線段上,且與X軸平行,所以我們需要分類:1、B在A左邊,則B(-4,3);2、B在A右邊,則B(8,3).
在初中,我們也曾用一個班50名同學進行過試驗,結果正確率僅20個百分點左右,也就是說只有10名同學能夠用分類討論進行正確分析。
掌握分類的方法,領會其實質,對于加深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