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提起青春期,你會想到什么?答案也許有很多,但其中一定包含“叛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新一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做出許多讓人難以理解的行為,被家長或社會視為“叛逆”。有些家長甚至將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的所有變化都看作“叛逆”,這其實是在親子關系里筑了一堵翻不過的“墻”。如果成年人只看到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而忽視他們行為背后的內在訴求,孩子就會被越推越遠,越管越失控。
青春期是大腦的第二個發育高峰期,更是青少年“破繭成蝶”的成長過程。叛逆,其實是成長的開始,但成年人往往看不懂,總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管教。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應該給予更多關注、尊重、理解和支持。比如,給他們更自由的成長空間,讓他們了解自己、發現自己、改變自己。再比如,拿起“放大鏡”找“金子”,運用恰當的表揚和鼓勵,不斷給他們信心和能量,讓青春期的煩惱變成生活中的一個個“小確幸”,讓孩子們的青春無怨無悔。
本期報道走近當下正處于青春期的“00后”,傾聽他們在青春期里的迷茫、困惑、需求……我們也采訪了一些家長和老師,看看他們遇見了什么樣的青春期孩子,又做著怎樣的努力,還邀請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專家,為我們答疑解惑,帶我們看懂青春期的“叛逆”,助力青春期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