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立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改革開放以來,證券市場蓬勃發展吸引了無數的投資者。由于規章制度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上市公司屢屢發生經濟問題,在損傷了投資者利益的同時也嚴重傷害了投資者的信心,更引發社會各面思考該如何保障股東和投資者的利益。建立完善、適用的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是保障股東和投資者利益的有效途徑之一。國外的評價體系多是基于成熟的市場環境,這樣的評價體系能否適用我國的企業,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有效市場假說的含義是市價會迅速反映新的信息,人們不能利用公開信息來賺取額外利益。有效市場理論似乎否定了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的作用,但是以下幾點能夠很好證明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評價的重要性。第一,有效資本市場是針對投資者總體的行為。對于獨立個體的投資者,業績評價能夠給他們投資提供信息依據,降低風險。第二,加強了會計信息的實用,是對市場需求的二次加工。第三,有效的市場中,股價反映的信息基本是會計信息,但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雖然表現在股票價格上,但是并不能自發生成,因此,經營業績評價有利于有效資本市場的形成。第四,在資本市場中,上市公司對企業經營業績的評價,不僅能調整自身行為,而且調整了市場風氣,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杜絕了弄虛作假的機會。
在股票市場中,經營者與投資者信息不對稱,經營者擁有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真實的企業信息。作為理性人,經營者只會釋放出利好于自己的企業財務信息,投資者想得到企業的真實信息,但他們只能被動地接受經營者提供的信息。這種信息不對稱性導致了“逆向選擇”問題。投資者在選擇購買哪家公司股票時,他們只是通過以往的經驗分析全體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并推知上市公司的平均經營狀況。這樣的話,投資者只愿意支付平均價格。換句話說,也就是投資者只愿意買更低價格的股票,但這類公司往往經營能力不盡如人意,如此惡性循環,最終股票市場會成為次貨市場,整個上市公司的質量都難以保證。科學的業績評價恰好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業績評價可以告訴我們公司具體的信息,也包括了管理層試圖隱藏的信息,這樣就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投資風險。
沃爾用七種比率的線性關系來評價企業的信譽,分別給定各指標的比重,然后確定標準比率(以行業平均數為基礎),將實際比率與標準比率相比,得出相對比率,將此相對比率與各指標比重相乘,得出總評分。沃爾評價指標體系里的指標所占比重是否合理難以斷定。從技術上來看,個別指標異常會給總體都帶來不科學的影響,從而產生誤導性結果。
其選取的財務指標見下表1:
證券之星-若山風向標測評系統在財務分析和數據動態獲取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各指標權重確定缺乏客觀性。
誠信證券評價指標體系對公司進行排序,并公開結果,引導投資者的行為。其所采用的方法是綜合評分法。步驟如下:①選取指標;②計算每個指標值并進行評分;③單項評分通過權重值計算總分。誠信證券評價指標體系僅從三個方面來評價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而對償債能力具體的影響未能解釋;存在著指標選取和指標賦值過于主觀性的問題。
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經營的實際情況,制定基于投資者視角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見表2)。

表1 證券之星-若山風向標財務指標分類表

表2 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1)盈利能力指標:①主營業務利潤率:對企業全部收益的影響程度。②凈資產收益率:反映股東的收益水平。③總資產報酬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和營業效率的指標之一。④每股收益:是股票價值的直觀體現。⑤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通常越高越好。
(2)償債能力指標:①資產負債率:指標值低于70%為好,若大于1,則說明該公司已經資不抵債,有瀕臨倒閉的危險。②速動比率: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速動比率是適度指標。③已獲利息保障倍數:從該指標反映出企業盈利對債務的安全程度。
(3)資產營運能力:資產營運能力對利潤很重要,資產營運能力越高,等量資金收益越多或者等量受益用的資金越少,因此設置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來反映上市公司的營運能力,它們都是正指標。①總資產周轉率:該指標說明上市公司的營銷能力強弱。②流動資產周轉率: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利用現有的流動資產越充分。③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是存貨與銷售的比率,是反映營運能力的重要指標,與行業有關系。
(4)企業成長能力:①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表明企業重點發展方向的成長性。②資本積累率:資本積累率反映了企業凈資產的增長狀況,是企業成長能力具體體現。③總資產增長率:該項指標反映銷售能力。
(5)現金流量狀況指標:①銷售現金比率:該指標值越高,表明企業壞賬幾率低,銷售回款速度快。②主營業務收入現金含量:該指標反映企業現金回收的能力。③盈余現金保障倍數:反映企業潛力以及盈余質量。④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該指標較大,企業按時償還到期債務。太大則表示企業流動資金利用不充分。⑤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該比值>0,企業發放紅利的可能性越大,數額也越大,若<0,則相反。
隨著市場投資者的不斷成熟,企業管理工作不再僅僅是企業內部需要,而應該積極有效地保障投資者的利益。本文結合目前中國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現狀,依據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探討出一套能夠滿足市場投資者需求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建立的指標體系中投資者最關注的應該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現金保障能力,這也與現實是相符的,對于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成長能力和營運能力也會適當考慮,但是其關注度會適當減弱。在評價指標的選取上,為了能在盈利、償債、運營、成長和現金保障狀況這五方面得到充分顯示,本文參考了眾多文獻資料,在多項財務指標中認真篩選出本文的指標體系,新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科學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