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靜
摘要:作為信息化教學的產物,智慧教室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有力支撐,使老師為不同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策略提供了可能。借助智慧教室這個平臺,教師探索可以個性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度身定制個性化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讓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得以實現,使學生的創新品質和創新思維不斷發展。
關鍵詞:智慧教室 ?個性化學習
隨著當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教育中實現信息化建設是當下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 國家信息化政策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必須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環境,進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潮流——智慧教室的建設可以實現師生交互式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落到實處。
一、智慧教室建設促進個性化學習品質的發展
(1)智慧教室中運用的現代教育技術使學生個性化的自主學習成為可能。在智慧教室中的新型多媒體交互教學中,學生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信息接受者,他們同時也是信息的選擇者和處理者,他們可以在廣闊的信息天地中自由馳騁,以他們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選擇他們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使自身得到最大的發展。
(2)智慧教室中運用的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智慧教室中運用的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能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數字化資源所創設的環境,學生在學習上的思維活動是真實的、獨特的,能作為創造者在真實的體驗中掌握知識,為學生發展思維的獨特性提供廣闊、自主的空間。
(3)智慧教室中運用的現代教育技術使學生具備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個性化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使用信息技術工具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他們能運用網絡資源進行獨立學習或合作學習,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培養了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精神。
二、智慧教室建設促進個性化學習策略的實踐
下文以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的《愛蓮說》為例,談談如何利用智慧教室開展個性化學習。
(1)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前的準備。在實際教與學的過程中,利用備課系統開展協同備課。上課前,老師和學生利用備課的交互系統進行相關內容的互動,老師將上課的內容在交互系統進行公示, 明確課程的主要目標、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教學中要交流和討論的主要問題,所有學生根據內容提出自己關注的問題,以及上課內容期望的場景、案例,希望延伸的內容。老師綜合教學大綱、教學經驗、學生提出的意見和想法進行整體備課,形成教案。讓學生和老師共同完成上課前的準備工作。
例如在《愛蓮說》這節課程的協同備課中,有 26% 的學生提出希望課程中播放圖片來增加對蓮花的了解;更加值得欣慰的有2名學生提到課文是怎樣渲染蓮花精神與人生價值的……等等一些問題的反應可以使得在課堂前的準備工作中,利用智慧教室的協同教學工具,盡可能將學生學習中的個性化、層次性考慮進來,使教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2)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中的互動。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和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掌握, 我把這節課程分為五個階段進行講授。第一階段:根據學生預習對課文掌握的情況,然后有重點的朗讀了一遍課文,讓學生有個整體的把握。第二階段:學生齊讀,自讀后解決字、詞、句。第三階段:品讀探究,正確評價。這里有“個人思考”“集體討論”“師生合作”“教師點撥”等幾種方式。教師設計幾個關鍵的問題:①翻譯句子。②表現蓮高潔的句子還有哪些?③找出文中告訴概括蓮高潔的句子。讓學生探究、評價。第四階段:齊讀課文、小組討論釋疑。在這一階段學生提出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①作者為何“獨愛蓮”?②結尾為什么順序發生了改變,最后說牡丹之愛?討論以后,要求每個小組進行回答,完成后通過學生反饋系統進行投票,選擇各自喜歡的回答結果,然后由系統把結果呈現出來。第五階段: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再讀課文,生談收獲,齊讀結束。最后,要求學生就課程的內容寫一篇讀后感傳送到平臺上,供其他同學學習交流,對于一些好的文章進行講評。并且根據課堂上的答題情況平臺自動推送相關的課程內容給學生,讓學生起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3)學生在課堂后系統總結。學生需要對已經學習完的內容進行溫習、復習和總結,方能系統掌握,融會貫通。那么學生如何在課堂后進行分析總結呢?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讓學生進行分析總結。
首先,在每一堂上,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保存了每個學生在啟發式引導和課中測試環節相關數據,并生成報告。學生可利用這個數據分析自己就上課內容具體掌握情況,分析出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未掌握的知識和未充分掌握的知識,便于針對性的學習。
其次,老師結合上課內容和上課綜合分析報告,多媒體教學系統從資源庫上自動向學生推送練習題,學生通過對習題的回答,可進一步了解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每一題對應相關的知識點,有詳細注解,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最后,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鞏固知識的前提下,學生可向更深、更寬的知識領域探索,多媒體教學系統會根據學生的歷史數據、興趣愛好,推送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如課件資源、探索問題、習題等。
綜合而言智慧教室建設的優勢是: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形成獨立分析理解的能力;能照顧到不同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生的個性差異;能讓學生及時交流學習情況,并且把學習結果及時呈現出來;信息量大,并且便于較為詳細長久地記錄教學情況;能夠把教學內容有效地向課外拓展延伸,高效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下解決不好的問題。當然,在小組和全班同學交流之后,對于那些回答情況如何及時給予指導,如何及時獲得反饋信息等等問題,還應再做深入的探討。
智慧教室建設有助于構建個性化的師生學習環境,提升了教師的研究熱情,使教師積極探索不同學科的個性化學習模式,并努力打造智慧課堂。同時,也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品質得以提升,最終讓現代教育技術真正有效地服務于教育教學,服務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穎峰,陶力源,信息技術環境中的個性化學習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6):31-33.
[2]趙勁松、胡蝶、謝玉娣、王亞娟、唐浩如、鄭蘭榮、智慧教室建設及研究進展[J]. 教育現代化, 2019, 6(34): 96-98.
[3]姜叢雯,傅樹京,我國智慧課堂研究現狀述評[J]. 教學與管理, 2020(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