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興軍
摘要:隨著我國大學畢業生的不斷增加,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也日益嚴重。近年來“就業難“一再成為了人們討論的話題,尤其是邊疆地區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更為突出,邊疆地區大學生就業前景問題成為了邊疆地區學生家長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創業;邊疆地區;用人單位
每一個在校的邊疆地區的大學生在畢業后都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業創業。在進入大學門的時刻每一個邊疆地區大學生就在為他們以后的就業問題考慮,因為這是他們走出大學校園第一個所要面對的難題。
(一)邊疆地區大學畢業生自身的原因
1.邊疆地區好多大學生存在著誠信問題,許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游手好閑,幾乎沒有刻苦學習,只把大學當作是休閑度假的地方。但一旦到了畢業求職之際,邊疆地區的大學生們才發現具有一定的文憑、證書和履歷等才能讓他們找到理想的工作崗位,而此時的他們,部分畢業生會用造假的證書資料魚目混珠或者是投機取巧來達到他們的目的。這一普遍存在的現象,給邊疆地區的大學生的整體的形象造成了不小的損害。
2. 邊疆地區部分大學生普遍認為讀了大學就該理所應有一份待遇好的固定工作。部分邊疆地區大學生對于就業過于挑剔,所謂高不成低不就。對于條件好的工作,無論有沒有這個能力的人都想去試一試,“碰碰運氣”。而對于比較差的工作,誰都不想去,跟風現象十分嚴重。
(二)邊疆地區高校自身存在的問題
1.由于近幾年來高校擴招后,邊疆地區高校仍然沿襲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缺乏改革和調整的積極性、主動性,沒有充分體現邊疆地區的優勢,專業設置和專業調整沒有面向邊疆市場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單純力足于自身師資條件,邊疆地區的部分大學教師一般都重視科研的發展,對本科生教學的責任心不強。
2.部分教師講課滿堂灌,課后不輔導,考試標準不嚴等;他們沒有思考過怎樣設置教育內容與方法才能讓同學更好地接受知識,輕視對學生的教養和學生知識面的擴展;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課程設置不明確;辦學水平殘差不齊,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功底不系統,應有的動手能力不強,這些因素越來越制約著畢業生的就業率升高。
(三)、邊疆地區家長錯誤的就業與擇業觀念
邊疆地區家庭原因也是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父母的要求,邊疆地區的大學畢業生父母要求其須在經濟條件好的地方就業,所以導致了一些邊遠地區以及貧困地區崗位剩余。許多大學生在在就業以及擇業方面存在偏差,同時缺乏創業精神也缺乏開拓創新膽識,缺乏艱苦創業精神,沒有“自己想成為老板”的意識,不想自主創業。
( 四)用人單位錯誤的觀念以及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
用人單位在用人上的“高消費”是一種普遍現象。在此環境下,尤其是對邊疆地區的大學畢業生來說,此類現象更為明顯,對邊疆地區的大學畢業生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中專生的工作只要專科生做,專科生的工作要本科生做,本科生的工作只要研究生做。這類情況下就造成了學歷層次低的中專生和專科生在就業上就存在很大困難,在他們面臨畢業時,就像無頭的蒼蠅撞來撞去,結果一無所獲。
在如今社會中,社會關系無處不在,有些在校期間表現特別優秀的學生,在找工作時卻因沒有社會關系而被一些用人單位拘之門外。與此相反,一些在校期間表現不好的學生卻找到比優秀學生好的工作。有些用人單位幾乎是近親繁殖,所招來的人都是和本單位相關人員有關系的,或者是自己的親屬,在此環境下,邊疆地區的就業觀念,不但挫傷了一些優秀畢業生的積極性,而且又對用人單位的發展產生不好的影響。
針對邊疆地區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問題,為了幫助邊疆地區的大學生能很好就業與創業,筆者根據自己在邊疆地區的親生工作實踐以及經歷,在此給出以下建議。對于邊疆地區的大學畢業生學生,首先應明確目標,提升自我,具體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1.提高規劃學習的能力,提高就業能力,認真做好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提高自我的社會適應能力。
2.培養優良的職業精神,提高就業能力。邊疆地區大學生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就必須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職業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忠于職守,獻身事業的樂業和敬業精神,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勞動態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在平時的職業活動中,具有無私、正直、勤奮、誠實、守信、堅定、勇敢等優秀職業品質。
3.明確自己創業動機。眾所周知,創業并非一件易事,邊疆地區在校大學生在選擇創業之前,一定要仔細考慮好自己的創業動機,弄清自己為什么要創業,了解自己的個性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明確自己的創業動機是清晰、明確的。
4.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及思想道德。大學生自身素質提高是大學生創業成敗的決定因素,在創業時,要有誠信,為人真誠。
5.要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在自己創業前,需要利用兼職等機會進行大量的社會實踐經驗鍛煉,擁有較多的社會實踐積累,這對于邊疆在校大學生今后的創業大有幫助。
6.針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邊疆地區的大學畢業生自身應作出調整和努力。解放思想,轉變就業觀。依靠自己實力解決就業問題。在一定的條件下,找準機遇,發揮自身之長,走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道路,在解決好自己就業時,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緩解了就業壓力。
本論文基于筆者親身實踐以及工作經驗,分析邊疆地區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與創業其面臨的困境和原因,并針對這些現狀提出幾個具有適用性和可實踐性的建議,希望能對邊疆地區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與創業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助,并對其就業方向及職業發展提供指導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黃天責.加強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職業技術研究.2004(3).
[2]張凱.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就業指導對策分析.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3]蔣一丹.創業教育-----高校面臨的新任務(J). 教育發展研究.2003.
[4]艾美芳.中國當代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
[5]李曉穎.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國外的研究與經驗(J).西北人口.2010.
[6]陳浩凱,萬學章.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教程-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