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21年1月,教育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出臺《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本刊摘編如下。
一、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著力完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保障體系,提出了四條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育人為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以促進學生成長為中心,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創建更加適宜學生全面發展、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的學習環境。
二是堅持統籌規劃。注重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完善政策條件保障機制,統籌建設平臺,系統開發各類線上教育教學資源,提高資源建設效益和運行保障水平。
三是堅持集成創新。匯聚推廣疫情期間線上教育教學積累的寶貴經驗,健全資源質量標準,完善資源開發遴選、更新提高、開放共享機制,確保資源源于課堂,適應不同用戶需求。
四是堅持應用導向。強化分類指導,完善教學組織管理機制,充分激發學校、教師和學生應用線上教育教學資源的積極性,推動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防止以線上教學簡單替代線下教學。
二、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主要目標
總體目標:到2025年,基本形成“三個體系,一個新常態,一個格局”。
其中,三個體系:一是基本形成定位清晰、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線上教育平臺體系;二是覆蓋各類專題教育和各教材版本的學科課程資源體系;三是涵蓋建設運維、資源開發、教學應用、推進實施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制度體系。
一個“新常態”是指學校終端配備和網絡條件滿足教育教學需要,師生信息化素養和應用能力顯著提升,利用線上教育資源教與學成為新常態。
一個“格局”是指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完善,信息化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三、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方面的特點
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精心設計,落實“三個堅持”,即堅持育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堅持質量至上,充分體現“國家工程、服務全國、質量至上”宗旨,堅持統籌規劃,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系統謀劃;二是體現高標準要求,依托“四高”開發,資源制作團隊集中體現“四高”特色,即參與地區教育質量高,所在學校辦學水平高,參與教師教學水平高,技術團隊專業水平高;三是加強流程管理,“雙審”保證質量,資源審查實行學科審查和政治審查雙線管理,學科審查專家提前介入教學設計環節,政治審查專家堅守底線思維,保證資源質量。
四、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目前有哪些教育教學資源
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于2020年2月17日正式開通,上線了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主要學科春季學期課程學習資源4649課時,秋季學期課程學習資源3803課時,實現了小學、初中、高中所有年級和各主要學科全覆蓋,呈現方式更加合理,師生使用更加自主。資源以微課視頻為主要形式,中學微課時長為20—25分鐘、小學微課時長為15—20分鐘,符合網上學習特點及視力保護的需求;采用“教師講解+多媒體大屏”的形式,最大限度還原課堂教學的真實場景,復現課堂教學的現場感,契合中小學生的認知習慣和需求。教育部立足于對學生的全面培養,還在云平臺上提供豐富多樣的優質專題教育資源,包含防疫教育、品德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經典閱讀、研學教育、影視教育、電子教材等。
(責任編輯? 吳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