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愛艷
摘要:剪紙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幼兒園是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的地方,剪紙這種民俗藝術作為幼兒園中的一種教育活動將其引入幼兒園的教育中,無論是對孩子的培養,還是對民俗藝術的傳承都具有積極意義。本人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經驗,對如何在幼兒園中正確的進行剪紙教育活動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可以為幼兒園教師剪紙教育活動提供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參考,為幼兒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關鍵詞:剪紙藝術;幼兒;有效途徑
在藝術形式方面,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它通過視覺沖擊帶來藝術感和透明感,是一種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幼兒在剪紙的教育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小心靈活的使用剪刀,學習剪紙技巧等,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幼兒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并在剪紙成果中獲得滿足與快樂。我們還利用游戲來吸引幼兒的興趣,也可以使用親子剪紙的方法,來增加親子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保證幼兒的能力多方面提高。
一、剪紙藝術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剪紙有助于充分發揮個人價值
剪紙活動是為了在幼兒快速成長的關鍵時期培養他們良好興趣愛好的,通過剪紙游戲鍛煉大腦及肢體的協調性。在剪紙的過程中,教師悉心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幼兒全身心的投入帶剪紙活動中,從而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個人創造力,使幼兒能夠把個人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剪紙可以充分鍛煉幼兒的靈活性與敏捷度,有利于幼兒的身體正常發育。
(二)剪紙有助于體驗文化藝術魅力
剪紙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極具文學藝術性。幾千年來,剪紙更是直接的表現出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幼兒園的剪紙活動能夠快速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讓幼兒在剪紙活動中體驗中國文化藝術的魅力。幼兒在進行實際操作時,教師應該進行生動明了的解說,幫助幼兒加深對剪紙藝術的理解,進而使得優秀的傳統藝術能夠得到孩子們的喜愛與傳承。
(三)剪紙有助于幼兒藝術教育培養
幼兒園藝術教育涵蓋了方方面面,繪畫教育和剪紙教育就是其中典型的兩種藝術教育方式。中國傳統的幼兒藝術教育觀念滯后,灌輸式教育帶來許多誤解,不利于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剪紙教育是培養幼兒興趣的最佳方法,教師采用靈活的方法引導孩子的剪紙能力與技巧。剪紙教育活動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堂學習內容,培養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完成剪紙作品更是有助于幼兒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進行剪紙的學習。
二、幼兒園中開展民間剪紙教育活動的有效途徑
(一)開發工具材料,探究剪的方法,體驗剪的豐富和有趣
傳統剪紙使用的剪刀和刻刀非常鋒利,不能普遍適用于幼兒園的小朋友,那怎樣的工具既可以滿足幼兒剪的欲望,還可以保證幼兒的安全呢?我們首先廣泛搜集各種剪紙工具,并根據這些工具的特點找到了不同的替代品,比如:打孔機、壓花機……這些替代品安全又易于幼兒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鋒利的刻刀而呈現鏤空的效果。隨后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了有層次性的投放:小班投放圓頭剪刀、花邊剪刀、各種壓花機等,中班投放圓頭剪刀、打孔機、花邊剪刀等,大班投放圓頭剪刀、花邊剪刀、打孔機、尖頭剪刀、刻刀等。在使用這些材料前,幼兒需要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并做好安全防護。伴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教師投放的工具會越來越精細,也越來越豐富,既有利于幼兒精細動作的發展,又能滿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兒的需求。
對于剪的材料,我們也進行了大量的開發:廣告紙、報紙、錫箔紙、糖紙、包裝盒、布頭、掛歷、皮革等這些來源于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都成為了幼兒游戲的寶藏。質地不同的材料對剪的力度和手法要求不一,幼兒在和不同材料的互動過程中,鍛煉了手部肌肉,豐富了區域活動的內容,也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幼兒把報紙上的大字剪下來配上自己的繪畫作品,變成了畫報;有的幼兒把廣告紙上的圖案剪下來做成了餐廳區域的“菜單”;還有的幼兒把廢舊皮革剪成各種形狀,隨變一擺變成了戶外跳格子的材料……不同材料的投放和不同工具的開發,碰撞出不同的實踐機會,帶給幼兒不同的體驗過程,有效激發了幼兒“剪”的探究欲望和潛能。
(二)寓教于樂,在游戲中滲透剪紙藝術
幼兒園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對于游戲的熱衷程度是十分高的,并且我們也要求幼兒的學習要以游戲活動為主,大部分的道理和知識應該從游戲中獲得,在剪紙教育過程中也不例外。事實證明,游戲確實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也是幼兒較容易接受的學習模式。基于此,在剪紙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營造游戲環境,讓幼兒把剪紙當成一種游戲,幫助幼兒避免為了學習而產生的壓迫感和緊張感,使得剪紙整個過程都是輕松愉快的。
例如將剪紙同兒歌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利用兒歌教孩子使用剪刀的注意事項,“小剪刀,輕輕拿,當心它的大嘴巴……”這種將剪紙同兒歌相結合,使得剪紙活動更加游戲化,更能受到幼兒的喜愛。除了兒歌,魔術游戲也一直深得幼兒的喜愛,在教剪紙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紙張進行各種變形,讓他們更多的了解紙張,感受紙張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如幼兒練習剪牡丹花,可以讓幼兒先觀察實物,充分了解花瓣的特征,并且可以自己編兒歌,牡丹花瓣真好看,一共有六個花瓣……學生便唱著兒歌邊進行剪紙活動,從而對剪紙更加有興趣,最后再讓幼兒自己動手完成他們想要的剪紙作品,從而最大程度激發幼兒對剪紙的熱情。
三、結束語
剪紙藝術作為我國至今最悠久,流行最為廣泛的民間手藝之一,其實用性強、表現能力極為豐富、寓意美好,身為中華民族的后代,要懷有傳承、發揚光大和創新這一綺麗的民族瑰寶的美好情感,開發校園剪紙藝術課堂,特別適合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加入該教育,對培養幼兒審美能力和操作能力都有著重要作用,同時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具有積極意義。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探索剪紙教學途徑和方法,明確剪紙教學在幼兒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宗旨和目標,以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提升自身審美能力為主要培養目標,逐漸在實踐中找到最佳教學方式,讓幼兒真正愛上剪紙藝術。
參考文獻
[1]劉桂珍.析剪紙藝術在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論壇,2011(12):50-51.
[2]謝明英.一剪之巧奪神工,美在人間永不朽———用剪紙技藝啟迪學生智慧[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0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