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摘要:在實際工作中,依托現代技術發展,煤礦生產也使用了大量的機電設備,進而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安全水平、管理質量。機電設備使用雖然有眾多優勢,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需要在做好日常安全管理的同時加強對機電設備的管理,保證生產安全進行。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現代化;安全生產
科技推動各行各業邁向現代化,煤礦生產也從傳統開采向現代化邁進。現如今,煤礦使用的機電設備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并且應用了一些智能化設備,給煤礦生產帶來新氣象。安全一直是煤礦生產的難題,也是必須正視并解決的問題。基于此,需要在促進煤礦生產現代化的同時提高生產安全,促進煤炭行業健康發展。
1煤礦機電現代化
1.1智能化
現代煤礦生產中,智能化系統應用日益增多,其技術優勢也逐步顯現出來。今后,機電設備會繼續拓展核心技術,提高功能性與應用范圍并且更加智能化,可以提高開采、裝卸等工作的現代化水平,同時也可提高安全系統性能,提高作業安全水平。
1.2微型化
設備微型化是煤礦機電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與發展方向。當前很多煤礦生產活動空間受限,大型機電設備運轉更容易受環境影響。而微電子技術則在應對環境問題上更有優勢。
1.3系統化
現如今機電一體化應用范圍日廣,設備功能不斷加強。這一技術將眾多功能整合、集成,可以充分發揮出設備的作用,隨著系統化技術不斷發展,有效減少了設備運行差錯,整合了設備優勢,提高了系統運行效率與質量。
1.4綠色化
如今節能環境成為民眾普遍共識。在這一背景下,煤礦機電設備也向著環保節能的方向發展,落后的高能耗設備逐步被淘汰,對于煤礦企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2當前煤礦機電管理與安全生產問題
2.1安全管理思想落后
現在,大多數的煤礦產業已至現代化的開采時代,煤礦機電系統建設中,自動化程度高和發展速度快的特點較突出。但是對于某些中小型規模的煤礦企業對機電系統的熟悉認知依舊不足,只單純當作機電系統為煤礦生產系統中的一部分,重視度低。除此之外,“生產為主”思想也會對煤礦企業產生影響。煤礦生產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僅注重生產量是否增加,往往對于設備日常實際的運行情況不夠重視,出現設備帶病運轉以及帶隱患運行等等諸多問題。
2.2設備老舊
目前,由于某些煤礦企業資金問題,在選擇設備時,只注重設備的生產能力,常常忽視其安全性能;另外一些安全、消防設備也難以滿足安全生產要求,更甚者采購已被淘汰的設備繼續使用,設備的保養、維修費用匱乏,導致設備磨損、缺油、銹蝕等問題,很難確保生產安全。
2.3設備監督管理不嚴
某些煤礦企業疏于對機電設施的管理,例如設備安裝不正確,檢修問題較突出,無法立即報廢、更新。部分煤礦設施相關資料、檔案記錄簡單、敷衍、甚至一帶而過,并且無相關監督補救措施。煤礦設備設施資料不詳盡易產生工作漏洞,若后期的相關工作人員再不加以重視,就會致使煤礦企業的安全事故發生概率持續提升。
3強化機電管理與生產安全的措施
3.1安全管理職責的劃分與落實
責任制作為指導煤礦員工生產與服務的關鍵準則,可以衡量各個員工工作是否盡職盡責。為確保職責清晰、落實情況良好,必須采取以下兩點措施:
(1)煤礦必須確立一整套完善的監督檢查機制。所有員工都是監督檢查的主體與客體,全是監督檢查對象,亦是被監督檢查對象。此外,僅僅依賴相互監督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可以設立監督考核部門,以落實監督的獎懲機制、保證煤礦安全。
(2)把責任制與績效考核相聯系。績效考核不僅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還可以衡量員工的工作表現,把責任制與績效考核相結合,就可以加強員工對于風險的憂患意識,還能調動所有員工積極參與對煤礦安全的控制,形成風險共擔意識。
3.2加強薄弱環節檢查
安全事故中大部分是由于薄弱環節出現問題,為避免薄弱點出現問題所產生的風險,第一必須發現薄弱點;第二,落實加強完善薄弱環節監督檢查工作。當發現薄弱環節之后,首先必須依據現場實際施工的具體情況展開補救與相關改善工作,進一步減少突發性的礦難事故;其次,消除薄弱環節,從根本上消除已經完成補救工作或已完成改善工作的薄弱點,進一步提升煤礦安全管理系統的安全性;最后,加強督查力度,此環節可以有效保證煤礦安全。
3.3強化機電管理,加強事故倒查
要持證上崗,人機對接,專人操作,專人維護,嚴格執行先培訓后上崗制度,加強操作人員考核,落實好各項安全措施。要重視設備大修、小修,將安全責任做事到設備出入廠的全過程,將安全管理做在事前,盡量減少事故可能性。要加強事故倒查。對于已經發生的安全問題,必須做好分析工作,汲取教訓,減少同類問題發生可能性。必須倒查事故對應的責任人,做到防微杜漸,提高生產安全性。
3.4將安全生產與質量管理相結合
在煤礦生產施工過程中,安全因素與施工質量是相互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當煤礦施工時,必須堅持強化安全生產跟質量管理相融合。
(1)建立健全分級動態質量管理相關機制。比如,可以確立班組質量管理為第一級的管理;把針對區隊工程質量開展的不定期抽查活動作為第二級的管理;對安檢處突擊檢查活動作為第三級的管理;監督稽查部門對質量的督查活動作為第四級的管理。
(2)創建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體系。將現場管理環境作為重點,把質量標準化融合貫通在安全生產的全活動周期內,同時創建信息反饋系統,把現場實際安全質量管理詳情實時反饋,以方便決策者進行決策。
3.5發揮煤礦安全設備的保障作用
在煤礦生產運作過程中,安全生產是核心,必須提升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等級。要通過加大投入安全設施及設備,以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并在相對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強安全設備投入使用的效率,禁止“只安裝不使用,當作擺設”。煤礦使用的安全設備及設施就相當于煤礦能夠進行安全生產的警報器,所以,保證安全設備的裝備齊全是煤礦安全的基礎。為有效利用安全設備所具有的保障作用,必須按期檢查維修防火相關設施、壓力相關設施、特種車輛和防水相關設施等等,以充分利用安全設備設施的保障及支撐作用。
4結束語
現如今煤礦生產所使用的現代化設備不斷增多,但安全問題依然時有發生,必須注意機電設備使用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在實際工作中,要善于發現安全問題,加強事故預防與機電設備管理,在充分發揮機電設備性能的同時提高生產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毋曉軍.現代煤礦生產中的機電一體化主要技術探究[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24):127-128.
[2]張海芳.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策略研究[J].當代化工研究,2020(21):48-49.
[3]左影輝.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運用研究[J].科技與創新,2020(2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