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飛 秦源 張世豪
摘要: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科技不斷創新的背景下,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持續上升,因此,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但是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暴露了很多問題。很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因為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不能及時進入社會,而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影響的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本文在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的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進行研究,希望可以為如何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提供幫助與借鑒。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培養;研究
高校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的出發點是要使學生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讓學生在步入社會后能夠更好地滿足企事業單位的招人標準,所以,學校應加大對教學模式的改革,完善教學方式,注重提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為以后學生走進職場、進入社會奠定基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1]。但是,就近幾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就業形勢來看,學生由于實踐應用能力不強而與人才市場脫節的現象嚴重,所以,加強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這不僅對學生自身的進步有重要意義,還能促進企業的發展。
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隨著全球經濟的深入發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計算機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范圍越來越寬,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已經離不開計算機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才市場的需求在持續擴大,我國對于計算機科學領域的人才培養也越來越重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用型人才有利于增強的競爭力,從而推動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發展。因此,在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要嚴禁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高校教育者應順應國家的人才需求進行教育工作,優化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實行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由于我國高校自身的發展存在一定短板,所以在培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的過程中,只注重理論教學,而忽略了實踐應用,這使得學生在進入社會后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2]。而且,一些高校在進行教學時過于關注高層次學生的教育,忽視了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這造成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缺少應用能力,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二)學科體系不完善。由于我國計算機科學發展時間較晚,計算機人才的培養體系不成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不具備充足的專業知識與豐富的實踐經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的教學體系不完善,教學內容較落后,無法滿足計算機科學的發展要求,這使得學生在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后,無法適應計算機的發展進程,達不到企事業到位招聘的要求,阻礙計算機科學事業的發展。同時,由于高校學科教育體系的不完善,一些學生存在盲目跟風的狀態,在學習上很被動,缺乏主動性,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明確未來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和發展方向。
(三)高校教育缺乏自身的特色。在我國,很多高校在進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教學上,都根據國家發布的相關準則進行工作。在進行人才培養時不注重學科本身的特色建設,這使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千篇一律,缺少自己的特點,難以滿足計算機科學領域對人才多元化的要求[3]。在進行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時,大多數高校目標一致,沒有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對其進行合理的學習規劃,這造成了學生的專業學習特色沒有得到體現,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產生重要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舉措
(一)加強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實踐是理論的最終目的。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重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與應用能力。開展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還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當中,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能夠適應今后的生活與工作奠定基礎,滿足社會需求。
(二)完善學科體系。高校要不斷完善學科體系,改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教學內容,使學科體系與培養方案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嚴格執行培養方案,認真開展學科教育,改變落后的教學內容[4]。確保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完成專業知識的學習,如實進行實踐活動,在畢業的當年,能夠順利在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活動,按時完成畢業論文,進行畢業答辯等。學校要確保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合理分配,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使學生能夠適應新的生活與工作環境。
(三)在教學中設置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5]。高校在進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應設置靈活的專業方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挖掘學生的潛力,發現學生的特點,為學生的長久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避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千篇一律,對未來的工作失去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滿足企業對學生的需求。
小結:
在實踐中學習和鞏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知識,是該專業學生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提升和總結。即使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分很多種,但是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必須長久的堅持下去,不僅對學生自身意義重大,對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與科技進步也有重要的影響。高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改變,不斷創新,緊跟時代的步伐,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培養一批批優秀的學子,從而推動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春霞. 轉型背景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8, 014(010):152-153,156.
[2]曹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0, v.16(03):126-127.
[3]李東, 袁國麟.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 科技創新導報, 2018, v.15;No.434(02):149-150.
[4]許波, 李祥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探[J].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 020(001):117-120.
[5]卿宇. 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20, 036(00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