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玲,鄧小梅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食管癌是我國的一種高發性消化道腫瘤疾病,是指癌變位置處于下咽至食管胃結合部之間的疾病,主要有食管鱗狀細胞癌與食管腺癌兩種病變類型,據統計:全世界的食管癌患者約有一半在中國,平均每年因食管癌死亡的患者為15 萬人,癌變致死率僅低于胃癌。隨著當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逐漸上升,有研究機構預測我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數量逐漸增加。對于老年食管癌患者而言,由于其機體具有特殊性,生理狀態較差,并且可能存在的合并癥較多,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要結合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狀態,治療存在的相關并發癥風險,預計生存期,患者本人及其家屬意愿進行綜合治療。考慮到患者的年齡,多種合并癥實際狀況,大部分老年食管癌患者并不適宜接受手術切除治療。基于此,本次試驗展開探究,重點分析紫杉醇+順鉑(TP)方案聯合同步放療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療效及對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詳細過程如下。
本次將60 名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觀察對象均為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間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治療方案單純放療治療與聯合同步化療治療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兩組,前組設定為對照組,后組設定為觀察組,比較不同治療方案的臨床效果以及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情況,本次研究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 例,患者年齡62 ~77 歲,平均年齡(68.72±3.21)歲,病例分期;Ⅲ期4 例,Ⅳ期26 例;觀察組中有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1 例,患者年齡64 ~78 歲,平均年齡(69.05±3.56)歲,病例分期;Ⅲ期5 例,Ⅳ期25 例;將參與本次觀察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程等臨床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①患者入院第一診斷符合食管癌標準,組織或細胞學病理證實為食管癌,并于首程接受調強放療治療;②患者如合并有其他疾病,但對調強放療治療不產生影響,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食管癌診斷;③患者神經功能及語言功能正常,能夠配合醫護人員完成本次試驗。
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其他心臟、肝腎功能疾病,未接受食管手術治療,無惡性腫瘤病史;②患者患有嚴重的肺部感染疾病;③患者具有嚴重的呼吸或循環系統疾病。
對照組患者接受單純放療治療,根據患者的胸部CT、食管吞鋇X 線片影像學結果對患者照射范圍進行劃定,采用直線加速器定位二斜野及垂直前野,通過常規分割法完成照射,每次2 Gy,每周5 次,照射總量在60~70 Gy,持續6 ~7 周;
觀察組患者接受放療聯合同步化療治療,放療步驟與對照組患者相同,此外采用紫杉醇(TAX)按照175 mg/m2劑量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持續20 d,再進行TAX 化療前對患者進行抗敏預處理,并同時對患者進行拉司瓊止吐處理。
比較不同治療方案的臨床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并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①按照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病情進展(PD)、病情穩定(SD)對治療效果進行判定[2];②采用Karnofsky 評分(KPS 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對治療前后患者的生理功能及生存質量進行評分,評分越高,提示患者生理功能及生存質量越好;③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生類型及發生次數。
本次實驗中的數據均需要利用SPSS21.0 軟件包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通過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通過t檢驗,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癌癥治療總有效率86.67%,對照組患者癌癥治療總有效率60.00%,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KPS 及生存質量評分相比無顯著差異(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KPS 及生存質量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提高,且觀察者患者提高程度好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KPS 及生存質量評分變化情況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KPS 及生存質量評分變化情況比較(±s,分)
組別 n 時間段 KPS 評分 生存質量評分觀察組 30 治療前 62.15±6.25 64.15±5.65治療后 75.55±7.45 92.55±6.70對照組 30 治療前 61.25±3.10 63.80±6.55治療后 67.25±5.85 75.35±3.35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隨著當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逐漸增多,各類癌癥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老年食管癌即是其中之一[3]。受到老年人群各類并發癥以及慢性疾病的影響,老年食管癌患者接受手術切除的適應性難以達到預期。近年來,隨著放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老年食管癌患者應用放射治療成為常用推薦方案。
目前臨床中主要采用同步放化療的方式對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進行治療。順鉑為一種廣泛使用的化療藥物,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利用細胞的非特異性與DNA 分子結合,引發交叉連接現象對DNA 進行破壞,對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進行抑制,并且順鉑抗癌譜廣,在聯合其他藥物共同使用時交叉耐藥情況較少,因此,將順鉑聯合其他藥物共同使用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4]。多西他賽是一種紫杉醇類藥物,其在臨床中能夠結合游離的微管蛋白來對癌細胞的有絲分裂作用進行抑制,進而起到消滅腫瘤的效果,但臨床研究發現將順鉑與多西他賽聯合使用時不良反應較為明顯;而紫杉醇是一種新型的抗微管藥物,其能夠作用于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過程中,起到穩定微管蛋白,抑制細胞有絲分裂的效果,通過在抗腫瘤的應用中,其能夠抑制癌細胞在復制分裂過程中的多種酶達到限制核苷類生物的合成效果,進而影響癌細胞的正常分裂與生成,達到抑制癌細胞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紫杉醇擁有較短的半衰期,在用藥后24h 內即可隨患者尿液排出體外,用藥安全系數高[5]。結合本次研結果,觀察組患者癌癥治療總有效率86.67%,對照組患者癌癥治療總有效率60.00%,差異顯著(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KPS 及生存質量評分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KPS 及生存質量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提高,且觀察者患者提高程度要好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
綜上,紫杉醇+順鉑聯合同步化療治療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療效確切,對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效果明顯,安全性顯著,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