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悅華,王慕然,朱燕琴,胡靜波,柏亞妹
1.上海靜安區市北醫院,上海200435;2.南京中醫藥大學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會導致病人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并且是心腦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素,嚴重影響病人的健康。近10 年來,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增長迅猛,2002 年高血壓病人為1.6 億例,2010 年患病人數達3.3 億例[1],約45 萬人死于高血壓,直接經濟負擔660 億元,占我國衛生總費用的3.4%。且以中青年高血壓患病率上升最為明顯[2]。高血壓已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肥胖是導致高血壓年輕化的主要原因[3]。《2017 版高血壓指南》將高血壓定義 為 收 縮 壓/舒 張 壓≥130/80 mmHg(1 mmHg=0.133 kPa),估計<45 歲的男性診斷為高血壓者將增加2 倍,<45 歲的女性被診斷為高血壓者將增加1 倍[4]。國內外研究均表明,高血壓是可以控制的,但我國高血壓病人控制情況不佳[5-7]。有資料顯示,2012年我國18 歲及以上的居民中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5.2%,控制率僅為13.8%[8]。血壓控制不佳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病人缺乏自我管理。特別是青年高血壓病人,他們在社會和生活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出院后缺少時間和精力來管理疾病,與老年高血壓病人相比,自我管理能力差,血壓控制不理想,遠期生存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給自身健康和醫療衛生資源帶來極大的負擔[5]。因此,促進中青年高血壓病人進行有效的疾病預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尤為迫切。但目前尚未檢索獲得能全面評估中青年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行為的工具。本研究旨在編制一套適合我國中青年高血壓病人的自我管理行為量表,為進一步在中青年高血壓病人中開展自我管理干預提供評價工具。
1.1 量表的編制
1.1.1 初始量表編制 成立研究小組,通過查閱大量文獻,確定自理理論和慢性病自我管理項目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在理論基礎的指導下,選取10 例中青年高血壓病人進行開放式訪談,問題有:“您怎么理解中青年高血壓的自我管理?”“您認為可以從哪些方面對疾病進行自我管理?”。對訪談結果進行整理,經研究小組多次討論,結合《2017 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9],將中青年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行為定義為:在醫護人員的支持下,中青年高血壓病人在長期應對疾病過程中對自身疾病、生活方式、用藥、飲食、運動、情緒和資源利用方面的行為進行管理。并形成初始版量表,包括自身疾病管理、生活方式管理、用藥管理、飲食管理、運動管理、情緒管理和資源利用管理7 個一級條目、37 個二級條目。
1.1.2 專家咨詢
1.1.2.1 專家確定 專家遴選標準:①從事慢性病研究、健康管理5 年以上;②中級及以上職稱;③碩士及以上學歷;④能配合參加本研究的全程咨詢。本研究選取了符合入選標準的6 名專家進行咨詢。
1.1.2.2 編制專家咨詢問卷 自行設計咨詢問卷,包括專家基本情況、對本研究的熟悉程度、專家自評判斷依據和指標評價問卷。其中,指標評價問卷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即非常相關計5 分,比較相關計4 分,一般相關計3 分,不相關計2 分,完全不相關計1 分,同時請專家提出修改意見。
1.1.2.3 進行專家咨詢 采用發送電子郵件的方法進行專家函詢。函詢前向專家簡要介紹本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目的和需要專家做的工作。進行2 輪德爾菲專家咨詢,在第1 輪咨詢結果的基礎上,修改制定第2 輪咨詢問卷,同時反饋第1 輪的咨詢結果。結合專家意見對量表進行修改。
1.1.3 確定最終量表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上海市某二級甲等醫院心內科住院病房接受治療的中青年高血壓病人150 例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60 歲;②符合2010 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收縮壓≥160 mmHg,舒張壓≥90 mmHg;③病人意識清楚且自愿參加研究;④治療前無明顯焦慮、抑郁情緒。排除標準:①癥狀性高血壓;②繼發性高血壓;③有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器質性疾病或嚴重并發癥;④意識不清、不合作的病人。由研究小組成員發放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調查前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統一指導語。回收問卷時,調查者仔細核對,出現漏項或錯填,當場進行補充和更改。采用SPSS 20.0 對數據進行項目分析和2 次驗證性因子分析,刪除部分條目,形成最終量表。量表的信度采用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 系數)和分半信度進行評價。效度評價包括內容效度指數(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和結構效度。
2.1 專家積極程度 選取的6 名專家均為副高級以上職稱,工作年限≥5 年,2 輪專家咨詢均發放問卷6 份,回收6 份。2 輪咨詢分別有6 名專家和3 名專家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說明專家參與本研究的積極性高。
2.2 專家咨詢結果 根據第1輪專家的意見,對量表進行修改。①一級條目:將“自身疾病管理”和“用藥管理”2個一級條目合并為“疾病管理”,將“飲食管理”和“ 生活方式管理”2個一級條目合并為“日常生活管理”;②二級條目:修改了5個條目,將6個條目合并為2個條目,增加了3個條目,刪除了2個條目。最終形成包括5個一級條目、34個二級條目的量表。
采用第1 輪專家咨詢修改后的量表進行第2 輪專家咨詢,根據專家意見,將2 個二級條目進行合并,形成包括疾病管理(10 條)、日常生活管理(9 條)、情緒管理(6 條)、運動管理(4 條)、資源利用管理(4 條)5 個一級條目的量表。
2.3 項目分析 采用t 檢驗法計算條目的臨界比值(CR 值) ,以量表總分為依據對數據進行排序,自最高分向下取25%及最低分向上取25%分別作為高分組和低分組,檢驗高分組得分是否與低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顯示,條目6 和條目27 得分高分組和低分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故刪除。各條目得分見表1。

表1 項目分析結果

(續表)
2.4 探索性因子分析 KMO 統計值為0.811。Bartlett's 球形檢驗χ2=1 718.436,P<0.001,說明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根據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刪除因子載荷小于0.4 的條目T14。將疾病管理的T1、T8、T9、T10 調整到日常生活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的T15、T17 調整到疾病管理,資源利用管理的T30、T31調整到日常生活管理,T32、T33 調整到疾病管理。結合專家意見,日常生活管理T11~T13 這3 個條目仍納入日常生活管理因子,刪除日常生活管理T16,刪除資源利用管理。形成包括4 個維度、29 個條目的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因子荷載)
2.5 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 對量表進行2 次驗證性因子分析。2 次分析模型擬合結果均達到驗證性因子分析模型擬合評價標準。第1 次分析條目T2、T11、T12、T13 4 個條目的因子負荷小于0.4,故刪除;第2次分析所有條目的因素負荷均大于0.4,無需刪除,具體見表3。最終形成包括4 個一級條目、25 個二級條目的量表。

表3 兩次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
2.6 信效度分析 通過Cronbach's α 系數進行信度檢驗得出總量表的信度系數為0.930,各維度的信度系數為0.767~0.889;總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872,各維度的分半信度為0.797~0.864。總量表的內容效度為0.765,各維度內容效度為0.653~0.818。見表4。

表4 各維度信度分析
2.7 相關性檢驗(見表5)

表5 各維度得分之間的相關矩陣(r 值)
不良飲食習慣、服藥依從性差、工作壓力大等成為中青年高血壓病的主要危險因素[10]。中青年高血壓病人群體在自我管理方面應該有這個群體的側重點,因此在自我管理行為評價工具方面也與老年高血壓有所不同,因此,編制能客觀評估中青年高血壓自我管理行為量表的意義較大。本研究在文獻查閱、專家咨詢和臨床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了4 次調整,并對量表的信效度進行了分析,最終形成包括4 個一級條目、25 個二級條目的量表。量表制作符合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條目數適宜,內容通俗易懂,可作為中青年高血壓病人中自我管理的評價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