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著“十四五”開局之年、“三年行動”關鍵之年取得的碩果,年終歲首之際,國企改革這趟疾行的列車再次拉響了提速的汽笛。
2021年1-11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營業總收入673406.6億元,同比增長21.4%,兩年平均增長9.9%;利潤總額41434.9億元,同比增長40.2%,兩年平均增13.8%。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橫跨“十三五”收官與“十四五”開局,意在用好“十四五”前半段,更好地搶時間,推轉型,促突破,此謂起手定江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形成的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為新時代國企改革搭建了“四梁八柱”,有力保證了國企改革有方向、有目標、有遵循,在多個專項領域取得了實質進展和重大突破。
然而,改革不平衡、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依然存在,一些重點難點問題尚未完全攻克,多年來遺留的體制機制“危房”、責任落實“棚改區”、歷史淤積“堰塞湖”、改革推進“樣子貨”等等,都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活力效率,亟需補短板、強弱項,合力攻堅。
三年行動是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落地落實的具體施工圖,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國企改革各項重大舉措的再深化,是沖著徹底、全面、系統、重構而來的一次國資國企改革攻堅戰。
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明確,三年行動要完成八大重點任務: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推動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推動一系列國企改革專項行動落實落地、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
開局就要奔跑。各中央企業和各地國資國企緊鑼密鼓制定工作臺賬、完善實施方案,有力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2021年,可以說是唱響更多春天故事的一年。
這一年,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及98.2%的子企業實現了董事會應建盡建,近九成符合條件的二三級子企業實現了外部董事占多數。
這一年,混改不斷加速。144家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實施混改,引入社會資本902.74億元,同比增長66.36%。
這一年,重組換擋提速。從中國物流集團到中國電氣裝備集團,從中國星網集團到大型稀土產業集團,多家航母級央企鳴笛啟航。15戶地方國企實際控制上市公司發起并購重組計劃……
國務院國資委部署,確保各項改革任務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前基本完成,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國企混改、結構調整、穩增長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加快出臺,在未來這一段關鍵窗口期,國企專業化重組將迎來新突破,混改上市會掀起新高潮。
國企改革列車正在駛進又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