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攻堅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2021-2023 年)》《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等。會議強調,開展科技體制改革攻堅,目的是從體制機制上增強科技創新和應急應變能力,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體系;要遵循電力市場運行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優化電力市場總體設計,實現電力資源在全國更大范圍內共享互濟和優化配置,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電力市場體系。
工信部:2022 年底推動10 萬家中小企業業務“上云”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將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促進工程”,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預計到2022 年底,組織100 家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10 萬家以上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推動10 萬家中小企業業務“上云”。
發展改革委:中歐班列累計開行47414 列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11 月份,中歐班列開行1246 列,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連續19 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截至今年11 月底,中歐班列歷年累計開行47414 列,運送貨物429.7 萬標箱,累計運送防疫物資1343 萬件,共計10.3 萬噸。
前11 個月我國吸收外資破萬億元
日前,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1至11 月, 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422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9%。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同比增長17%、19.3%。去年全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999.8 億元,今年前11 個月就突破1 萬億元。
1-11 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2%
日前,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加快。1-11 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94082 億元, 同比增長5.2%, 比1-10 月份回落0.9 個百分點;11 月份環比增長0.19%。
央行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 萬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12 月15 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 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 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降低約150 億元,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 萬億元。
地方國資
山東: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整體任務完成85%
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山東各項重點任務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截至10 月底,山東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整體任務完成占比達85%。
今年以來,山東省屬企業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1-10 月份實現營業收入17137 億元、利潤總額812 億元、凈利潤562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9%、43.8%、46.6%,各項指標再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11 月社會融資新增2.61 萬億元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11月金融數據顯示,11 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61 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786 億元,比2019 年同期多6204 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同比明顯多增是11 月金融數據的亮點,多增部分主要來自政府債券和直接融資。
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近16 億元
截至11 月26 日, 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 E A) 累計成交量3722.82 萬噸, 累計成交額15.97 億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交易以來,總體運行平穩有序。
我國首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揭牌成立
11 月20 日,中國重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正式揭牌成立。這是經人社部批復設立的我國首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將突出綜合性、專業性、全國性的建設方向,圍繞數字經濟人才“引、育、留、用、轉”等關鍵環節,致力于為數字經濟人才和企業提供一站式人力資源服務解決方案。
國資要聞
國務院國資委:通報“科改示范企業”推動改革創新和發展情況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召開媒體通氣會。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出席會議,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翁杰明指出,“科改示范行動”實施一年多來,200 余戶“科改示范企業”堅持市場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雙輪驅動”,著力優化股權結構、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始終堅持市場導向、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持續加大科研投入、靈活運用正向激勵工具,企業經營業績持續向好,活力效率顯著提升,科技人才隊伍日益壯大,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彭華崗: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金字招牌”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日前出席“2021 中國品牌論壇”開幕式并致辭。彭華崗表示,中央企業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工作、積極作為,品牌戰略引領大幅提升,品牌專業運營明顯增強,品牌支撐保障不斷完善,品牌組織管控持續提高,品牌全球影響不斷擴大。下一步,國資委將開展品牌提升行動,堅持統籌推動、分類指導,深入推進中央企業品牌新發展,指導企業不斷創建更多代表中國形象的“國家名片”,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金字招牌”。
江西:國資國企精彩亮相2021 江西國際移動物聯網博覽會
近日,2021 江西國際移動物聯網博覽會開幕。由江西省國資委組織江銅集團、江鎢集團等9 家出資監管企業,以“促轉型、走前列、作表率”為主題,精心打造的智能制造品牌館,集中展示了企業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發展取得的成果;協同省水利廳打造的智慧水利品牌館,也展現出國資國企良好形象。
十堰:國資委開展黨建聯建暨“弘揚工匠精神崗位大練兵”主題黨日活動
日前,在位于十堰市茅箭區馬家河的十堰市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四標段工地上,十堰市國資委開展黨建聯建暨“弘揚工匠精神 崗位大練兵”主題黨日活動,深入推進“支部建在項目上 黨旗插在工地上”品牌創建工作,組織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參觀感悟、交流研討,讓黨旗在項目建設一線高高飄揚。編輯/ 溫碧琳 統籌/ 白露
國企動態
浙江省屬國企首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落地浙能集團
日前,浙江省屬國企首筆3652萬元碳排放權質押貸款在浙能集團所屬樂清發電廠落地。浙能集團積極穩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在抓好能源保供和防疫工作的同時,積極主動探索“碳管理”之道,“點綠成金”邁出碳金融創新的堅實一步。浙能集團首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的成功落地,是碳金融創新和碳資產管理的有效結合,為集團盤活碳配額資產、推進節能減排開辟了一條低成本、市場化道路。
廣州酒家集團: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開拓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12 月9 日,廣州酒家集團黨委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輔導報告會。會議要求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同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重點任務結合起來,廣大黨員干部要不斷加深對全會精神的理解、領會和把握,切實抓好集團“十四五”規劃的組織實施,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為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貢獻新的“廣酒力量”。
提前58 天!北部灣港防城港區年貨物吞吐量突破億噸大關
日前,隨著最后一抓斗煤越過“康斯坦丁”輪船舷,北部灣港防城港區年貨物吞吐量突破億噸大關,比去年提前了58 天。
據了解,今年1 至10 月,北部灣港防城港區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0002 萬噸,完成集裝箱量61 萬T E U(標準箱),分別達到2020 年全年吞吐量完成數,同比均呈兩位數增長。
一線報道
水電四局青海明珠物業:“二二一”工作有序開展
日前,中國水電四局青海明珠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進駐核工業二二一離退休人員管理局西寧管理處移交項目后,在該小區配備了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服務水平高的專業化、職業化人才隊伍。在做好日常衛生清潔、公共區域設施維護等工作基礎上,明珠物業還為老人提供24 小時電話接聽服務、免費入戶維修服務,大到水電氣暖設施維修、小到桌椅板凳維修,“明珠人”做到隨叫隨到。每個供暖季,明珠物業都會實施提前供暖和延長供暖周期工作。
文/ 樊逢春 張亞萍 李懷迪圖/ 申涇洮 王喜蓮
貴州生態漁業品牌特色博鰲論壇嶄露頭角
在不久前的2021 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民族品牌之夜活動上,貴州省水投集團生態漁業公司攜以有機花鰱魚為食材的“鴻運當頭”艷驚四座。自成立以來,貴州省生態漁業有限責任公司充分利用省水投集團公司擁有的水庫大水面資源和水資源,通過大水面增養殖、冷水(鱘魚)健康養殖、綠色設施養殖等舉措,全力打造生態漁業產業硬核名片“貴水黔魚”,孵化出一條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己任高質量探索之路。
文/ 鄧珊
中央企業
國內首個飛機實體火試驗驗證平臺交付使用
近日,國內首個飛機實體火試驗驗證平臺在航空工業津電通過驗收,并交付使用。該平臺可驗證在不同高度、速度、溫度等條件下,飛機不同艙位發生火災后防火系統的響應速度和滅火能力,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該試驗的順利完成,進一步鞏固了津電防火專業系統級供應商的地位和技術優勢,為引領防火系統全面進入開展大型實體火驗證與優化新階段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國家能源集團綠色低碳發展投資基金成立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綠色低碳發展投資基金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辦,并簽署子基金合作協議及項目投資協議。綠色低碳發展投資基金由國家能源集團資本控股公司聯合國家能源集團三家核心上市公司中國神華、國電電力、龍源電力共同發起設立,旨在為新能源投資及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基金由資本控股公司所屬國能私募基金公司負責管理、運作,采用“母子基金”架構運營模式,母子基金整體規模達150 億元。
穿越橫斷山脈!西藏最長公路隧道貫通
近日,中交集團所屬中交二航局參建的西藏最長公路隧道——覺巴山隧道成功貫通。該隧道于2018 年開工建設,地處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地質條件復雜,圍巖極其破碎,V 級圍巖占比達66.1%,存在2 個斷層破碎帶和4個富水區。該隧道建成后,將提升竹巴籠至林芝段全天候通車能力,改善滇藏線和川藏線進入西藏的路況條件,促進沿線資源開發,對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全球在建最大海水淡化項目產出合格飲用水
近日,中國電建所屬山東電建三公司E P C 總承包的阿布扎比塔維勒海水淡化項目正式產出合格飲用水,標志著全球在建最大海水淡化項目將滿足當地近200 萬人口用水需求。
該項目采用了世界目前最先進的反滲透淡化技術。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施工,項目逐步被打造成環境友好型工程:節能耗,更環保,無污染排放。
項目全部投產后,每日可產水90 萬噸,將極大地緩解阿聯酋淡水資源的緊張局面,惠及阿聯酋民生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國際合作
進博會看央企:“朋友圈”擴容,“購物車”甄選綠色好物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日前在上海開幕。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交易團組織98 個交易分團,16700人參與,充分發揮全球運營優勢,聯通內外市場,共享要素資源,舉辦多場專場簽約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本屆進博會上有大量聚焦綠色低碳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亮相。中央企業利用本屆進博會博采眾長,積極參與綠色產業國際合作,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友誼之船”起航 中建集團承建的孟中友誼展覽中心啟用
近日,由中國政府援建、中建集團承建的國父孟中友誼展覽中心舉行啟用儀式。該項目為中國政府援建項目,也是中孟共建的“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項目位于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東北部,建筑用地總面積為8 萬平方米,展覽中心以孟加拉國建國之父穆吉布·拉赫曼命名,建設內容包含約800 個展位的展覽館主體、公共和技術配套設施。
項目主體結構采用紅色的陶板外墻,鋁灰色的波浪形大屋頂,象征著中孟“友誼之船”與“貿易之船”。項目投入使用后,將有效緩解孟加拉國,特別是首都達卡地區承辦大型國際會展、會議的壓力,為項目所在區域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編輯/ 溫碧琳 統籌/ 余雙